李雪健是当之无愧的老戏骨,他的演艺之路堪称辉煌。
从话剧舞台到影视剧荧幕,他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斩获无数奖项。
1990年,李雪健出演了电视剧《渴望》。
他饰演的宋大成,为人憨厚、做事勤勤恳恳,成为荧屏 “真善美” 的象征。
一时之间,收货好评众多,也让他成功揽获了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男配角奖、第九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而后,他又出演了电影《焦裕禄》。
为了更好地贴合人物形象,李雪健在开拍前 20 多天就开始 “绝食”。
最终,李雪健通过这一角色红遍全中国。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学焦裕禄、看焦裕禄、走焦裕禄路”的热潮。
也让他斩获了金鸡奖、百花奖的最佳男主角。
似乎在李雪健的演绎生涯中,只有一件事:演好剧!
因为大家在知道他的这些作品后,只知道他又带来了98 版《水浒传》中的宋江;
《少帅》中的张作霖;《封神第一部》中的姬昌……
从未听过他有何绯闻传出,甚至连他妻子的信息都知之甚少。
直到身份曝光之后,不少人忍不住感叹:“原来是她!怪不得李雪健老师能够红这么多年。”
那是1983年,那时的李雪健,在空政话剧团还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角色。
而他的妻子于海丹,早已在圈内崭露头角,追求者众多。
从小,于海丹在艺术家姑姑于兰,导演表哥田壮壮的熏陶下,绽放了自己的演艺才华。
1978年前后,于海丹就已经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名声赫赫。
她与李雪健在话剧舞台上邂逅。
她看着这个不爱说话,但行动上细心体贴的男人,心里多了一丝激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在工作中的接触越来越多,互相欣赏的情愫也在心中悄然滋生。
虽然当时于海丹是圈内有名的美人,追求者众多,但她偏偏看上了李雪健这个 “老实人”。
他们在 1983 年步入婚姻殿堂,开启了一段相濡以沫的人生旅程。
婚后,于海丹离开了娱乐圈,全心全意地做李雪健身后的女人。
从饮食起居、家务琐事到家庭关系的维护,于海丹都亲力亲为。
她默默地付出,成为李雪健的坚实后盾,让他无需为家庭琐事操心。
而在演艺事业上,于海丹也是李雪健的第一个观众和评委。
她总是会第一时间研读李雪健的剧本,为他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当李雪健演出时,于海丹总是全神贯注地观看,结束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
事实证据,她就像是李雪健演艺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因为她提出的意见往往切中要害,让李雪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表演。
两人琴瑟和鸣,婚姻状态羡煞旁人。
但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甜蜜宽恕这对壁人。
2000 年,李雪健被查出患上鼻咽癌。
那一刻,于海丹陷入了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之中。
她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丈夫,没有及时发现他身体的异样。
但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于海丹很快振作起来。
她要全力支持丈夫渡过难关。
而李雪健,虽然身体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演艺事业。
他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上午拍戏下午治疗,坚持先把戏拍完。
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依然咬牙坚持,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情而耽误整个剧组的进度。
但病情的恶化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的体重骤降,颧骨突出,眼窝深陷,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堪。
化疗带来的巨大痛苦更是让他难以忍受,头发尽数脱落,双腿仅剩皮包骨,嘴唇溃烂不能说话。
在最痛苦的时刻,李雪健甚至想过放弃,他觉得活着太痛苦了,死了比活着好。
于海丹看着丈夫如此痛苦,心如刀绞。
她泪流满面,语重心长地劝说丈夫,唤醒了他对生的渴望。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这么轻易放弃,为了妻子、儿子和家人,他必须坚强起来。
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一起抗癌治病,于海丹昼夜不离、悉心照料。
正是在妻子的精心护理和鼓励下,李雪健的病情有所好转。
如今虽然李雪健的嗓子留下了后遗症,不能像往常一样发声,
但在影视作品中,他仍坚持使用原声。
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对演艺事业的重视,也是他珍惜每一个表演机会的表现。
即使有时身体状况会力不从心,但李雪健仍然活跃在荧幕前,努力给大家呈现最好的表演。
对于青年演员,他也从不吝啬,积极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演艺经验。
如今李雪健和于海丹都已 70 岁,感情依旧甜蜜如初。
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的爱情更加深厚。
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充满着对彼此的关爱。
而他们的儿子李亘,则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基因,成为一名导演。
更难得的是,李亘选择了不靠父母名气,凭自己实力打拼。
其实说一句“李雪健能红几十年,离不开妻子于海丹的默默付出”也不为过。
如果不是于海丹的深情劝说和不离不弃,怕是李雪健老师难以坚持到最后。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李雪健老师的身体越来越好,两人感情甜蜜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