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东北成了冬季顶流咱都知道。
眼下东北的人流量谁看了不得喊一句:“张万森,东北下南方人了”。
冰雪大世界几万人同时进场,太平机场堪比春运现场;
索菲亚教堂遍地彩色面包服,洗浴搓澡排队三小时未必进得去。
一个冷知识,东北的骨科医院,最近也被南方游客挤爆了。
繁华背后总有人负重前行,不会冰面行走的游客,十个有八个都狠狠摔过。
出发前的南方人,乐观开朗自信大方,落地后满大街找防滑鞋。
铺天盖地都是“南方小土豆勇闯东北”的话题,人在东北第一天,就想问问你们现在还好吗?
零下二十多度的东北,看姿态就能分辨出本地人和外地游客。
走路时健步如飞的是东北人,抬不起脚如履薄冰的铁定是南方游客。
东北人的胯骨轴像是安了稳定器,还以为全人类出生起都会“出溜滑”这种个人技。
直到看到了南方游客,他们不光不会“出溜滑“,鞋上沾了雪还学不会跺脚。
东北人开始记笔记:南方小土豆膝盖弯不了。
评论区南方人自证:一个土豆有毛病,不代表所有土豆都坏了哈。
会跺脚的朋友,看见雪的瞬间也失去理智,秒变清澈愚蠢的大学生,上去直接拿头往雪里嗑。
很遗憾,来之前做攻略很详细,可压根没人告诉他东北长时间的积雪是硬滴。
某网友在容易打滑的地面进行了一场社会观察,奉劝南方人千万别往这快走。
只见路过的东北人轻轻一滑,稳稳落地,绝对不摔。
但这路面对南方人的杀伤力满级,能轻松放倒每一个路过的游客。
轻则双膝跪地,重则屁股根骨折,最坏结果就是120拉走直接抬进骨科。
人不会两次跌进同一条河流,但有的人会在别人摔倒的地方继续摔倒。
边上刚摔倒的大姨眼瞅都快起来,被她一嗓子吓得坐地上接着缓缓,再多坐一会没准还能等来第三位。
南方游客虽然脚不稳,但嘴很硬。
你要说她学不会“出溜滑”,她立马冲出去给你演示,什么是标准摔倒落地成盒。
有的冰面太小,本地人看都不看一眼,对南方游客来说往这摔的力度刚刚好,不会太疼还能体会到冰雪的无情。
下面这位广东的朋友,为了感受东北,大庭广众之下跟冰面打架;
摔得多惨不清楚,起码是有点街舞基础。
这不,评论区已经有人开始造谣,说是去东北可以学街舞。
还有不少游客关于东北玩梗的短视频看太多,来了一心就想体验泼水成冰。
有人把泼水成冰搞成原地大跳,光听声音“哐铛”一声就知道这下肯定摔得不轻;
原本摆好机位为了给自己录制纪念视频,现在直接去医院给大夫看VCR就行。
有的虽说没摔着,但盆里的水一点不浪费,全扣在自己头上;
零下二十多度少不了头疼感冒,还不忘问问对方拍摄的效果咋样。
还有的到了景区非要玩拉爬犁,拉爬犁的师傅距离较远,穿得又太严,玩起来谁也顾不上谁,你想喊停师傅都听不见;
据说游客直接在爬犁上冻哭,边哭边说你们东北真的好恐怖。
外地游客在东北哐哐摔跤的事儿传开了,本地人那几天连滑雪场都不去了,就为了把骨科床位让给更有需要的外地游客。
咋说呢,南方人来东北玩雪,东北人玩起了南方人;
冰天雪地里全是意想不到的笑料。
虽说这波游客摔得不轻也冻得不轻,但目前南方游客现在的待遇,已经让本地人逐渐破了防。
为了让南方来旅游的朋友玩得尽兴,哈尔滨秒变讨好型人格,疯狂宠爱“南方小土豆”。
对了,原本“小土豆”是某位南方博主自我调侃,结果被不少南方游客套在自己身上玩梗,现在东北人已经不让管游客叫小土豆了,要叫也得叫尊贵的马铃薯公主!
把冻梨切片摆盘东北人听都没听过,普京当年来吃冻梨都是用手拿着啃的;
更别说鸵鸟上路,企鹅背书包,热气球升空,还有劳斯莱斯豪车免费接送;
说想在索非亚教堂拍照,哈尔滨文旅直接在教堂上挂上人造月亮;
说狗拉爬犁太残忍了,第二天直接让狗休息,改成人拉爬犁了;
游客穿得太少说有点怕冷的,下一秒路边拔地而起许多供暖小屋;
上面挂着“游客取暖”的牌子,言外之意就是本地人有点眼力价,别来凑热闹。
不光把气垫船搬到了松花江,让鄂伦春族穿着民族服饰去中央大街遛弯,还把体院185帅哥拎出来穿着花棉袄接客。
早餐店大姨都开始给豆腐脑加糖了,司机大姐接送游客更是自动降低说话的音量,就为了维护好家乡的形象。
恋爱脑都有底线,但哈尔滨是真没有。
酸得本地人直接喊话哈尔滨:你差不多得了啊,家里有这些好东西,我们咋从来没见过?
就连前面说得路滑游客摔跤问题,基本也被文旅局给攻克了。
容易摔倒的路面及时清理,刚下的新雪先不用扫,留给南方游客玩一会。
甚至一部分东北人纷纷在网上给南方人出谋划策,亲自指导走路发力方式。
“别穿旅游鞋,一冻鞋底就邦硬,走路肯定打滑。”
“下盘要稳,小碎步前进,拿不准就往前挪着走。”
就连景区工作人员都把守在每个关键路口,一个个盯着生怕游客摔着。
东北就像热情的大姨,表面爱说爱闹调侃,实则处处给你操心。
生怕你这么老远来一趟,千万别玩得不尽兴,别玩得不高兴;
最好是什么都能体验上,最后连吃带拿再回南方。
嘴上到处挑你毛病,开你玩笑,其实比谁都希望你脚下留神,千万别磕着碰着;
虽说网上都在调侃破天富贵终于轮到了东北,哈尔滨终于干过了三亚。
但不论是哈尔滨的讨好,还是本地人的热情,都是东北人骨子里就有的憨厚和仗义。
它不是这一场冬季的限定表演,而是不管你去或者不去;
他永远都会像惯着自家孩子一样,“惯”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