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水文循环及其对降水和径流的影响

科技良言 2024-11-08 17:09:14
内陆水文循环及其对降水和径流的影响

内陆水文循环是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遇冷凝结成雨,其中部分形成径流返回海洋,而另一部分水汽蒸发上升,与海洋再次输送来的水汽一同被气流携带至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上空,再次遇冷凝结成雨,部分雨水形成径流,部分则继续蒸发上升,向内陆深入循环。越接近内陆,水汽逐渐减少,直至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因空气中水汽含量极低,难以形成雨雪。

这种循环被称为内陆水文循环,亦称大陆上局部地区的水文循环。局部地区的水分循环对降水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河川径流等水文现象。在此过程中,水汽持续向内陆输送,但输送量随深入内陆而递减,部分水汽转化为径流最终流入海洋,不再参与内陆水分循环。因此,从海洋吹向大陆的水汽会因沿途损耗逐渐减少,导致远离海洋的内陆腹地相对干旱,降水量与径流量均较少。相比之下,从陆地蒸发的水分虽有部分借助气流向内陆移动,但水汽量通常有限。在气候潮湿、水量充沛的地区,蒸发量大,水分循环更为旺盛。这些活跃的水分循环不仅促进本地区降水,还有利于相邻地区的水汽输送,使水分能够更深入地进入内陆,形成大型河流。

影响水文循环的因素众多,但主要通过影响降水、蒸发、径流和水汽输送发挥作用,主要包括:

(1) 气象因素:如风向、风速、温度和湿度等;(2) 下垫面因素:即自然地理条件,涵盖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3) 人类活动:涉及水利、农林和环境工程等措施。

其中,气象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因蒸发、水汽输送和降水这三个关键环节基本决定了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和大气环流状况。径流的具体形态虽受下垫面条件影响,但其基本规律仍由气象因素决定。

下垫面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蒸发和径流来调节水分循环。利于蒸发的地区,水分循环活跃;而利于径流的地区,则对水分循环不利。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间接影响蒸发和径流,进而作用于水分循环。

水利措施分为调节径流的水利工程和坡面治理措施两类;农林措施则包括坡地改梯田、旱地改水田、深耕、密植、封山育林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加下渗、促进径流,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蒸发和降水,从而加强内陆水循环。

2 阅读:168

科技良言

简介:介绍太阳能、生物质和新能源汽车的知识、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