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青囊相助丨“冬病夏治”正当时之“三伏灸”与“三伏贴”

一桐看军事 2023-07-18 17:18:04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号

戳音频,快来听听吧!

“三伏灸”与“三伏贴”

均是 “内病外治”的中医疗法

它们是根据《黄帝内经》中

“春夏养阳”和“长夏胜冬”理论

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之时

通过艾灸和中药敷贴特定穴位的方法

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

或者加重的疾病给予针对性治疗

从而起到温阳散寒、行气通络

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达到治病和养生目的

“三伏灸”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

督脉灸

督脉灸是一种在督脉上施以隔姜或隔药灸的疗法。其施灸面广,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末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

督脉灸可激发协调诸经经气,发挥平衡阴阳、调整虚实、温补督脉、抵御病邪、温通气血的功效。

督脉灸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鼻炎、颈椎病、腰椎病等疗效确切。另外还有抗衰老、增强抵抗力,强身健体的功效。

任脉灸

任脉为人体经脉之一,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其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因此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任脉总调人之精、血、津液,是人生养之根本。

任脉灸能改善妇科相关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卵巢功能早衰、宫寒不孕等;其次可以强健脾胃功能,改善脾虚、胃寒、胃胀、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还能改善前列腺良性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等。

麦粒灸

麦粒灸是艾柱瘢痕灸的一种,即将艾绒搓成麦粒大小的艾柱直接放在体表以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

尤其适用于有呼吸道疾患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慢阻肺、过敏性鼻炎等。

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可在患者背部的风门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位置上施灸,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本法具有温通经脉止痛、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对关节痹痛、肌肤不仁,如五十肩、网球肘、膝关节痛、腰痛等症状均有较好疗效。

“三伏贴”、“三伏灸”适用范围

主要适合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病患。

(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鼻渊、鼻鼽、喉痹(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厌食、疳积、流涎、腹泻、遗尿者;

(4)月经不调、痛经、经行泄泻、产后身痛或小腹坠痛者;

(5)骨关节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炎);

(6)其它: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痛。

“三伏贴”贴敷期间注意事项

1、贴敷后局部出现皮肤微红或者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为正常反应。若贴敷后出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等感觉时,需立即揭去药膏,禁止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贴敷处皮肤出现破损、水泡等严重反应,请及时至医院就诊。

2、三伏贴不是贴的时间越长越好,一般成人每次贴2~4小时为宜,孕妇、小儿使用时要缩短时间并时刻关注皮肤反应,儿童建议每次贴敷0.5~2小时,具体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皮肤反应而定,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不可擅自延长贴敷时间。

3、敷贴2日内,饮食宜清淡,勿食冰饮、生冷瓜果、辛辣、荤腥等食品,避免减弱疗效和诱发过敏反应;

4、贴敷当天,避免贪凉,不要过度吹电风扇和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以免汗孔关闭而降低敷贴效果。

5、注意局部皮肤清洁,敷贴当天忌洗冷水澡和游泳。

6、三伏贴避免了打针服药的痛苦,比较容易接受,但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灸前

放松心情,剧烈运动后勿灸;餐后一小时方可艾灸。

灸时

艾灸时不可过饱、过饥;调和情绪,不宜大喜、大悲、大怒;宜适当多喝水,有助于排湿排浊。

阴、里、虚、寒证多灸;阳、表、实、热证少灸。春夏多灸、秋冬少灸。急体弱多病者,艾柱不宜过大。

灸后

适当喝淡盐水,可引艾火入肾,促进运化吸收。注意保暖避风,不宜立刻洗澡,接触冷水,清淡饮食,忌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青囊小贴士

(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号)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 2023-07-18 17:51

    忽悠,别上当。

一桐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