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文艺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爱的是它试图触碰现实,表达一些深刻的社会议题;恨的是,很多国产文艺片都掉进了“不知所云、故弄玄虚”的陷阱。
以赵丽颖、辛芷蕾主演的电影《乔妍的心事》为例,来聊聊国产文艺片的困境。

【赵丽颖、辛芷蕾】
这部电影首日票房4000多万,虽然有赵丽颖这样一位人气明星加持,但口碑却一言难尽,豆瓣评分低迷,被不少网友吐槽“剧情空洞”、“逻辑混乱”。
国产文艺片究竟怎么了?
一、叙事逻辑混乱:拼凑感十足的剧情一部好电影,首先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但《乔妍的心事》的剧情,却让人感觉像是一块块拼凑起来的积木,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赵丽颖】
电影前半段,导演试图营造一种悬疑的氛围,通过展现两姐妹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个是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一个是生活窘迫的底层女性——来引出她们之间隐藏的秘密。
这样的设定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导演的处理方式却过于粗糙。
姐妹俩相遇的场景过于突兀,缺乏铺垫和过渡,让人感觉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刻意安排的。

【赵丽颖、辛芷蕾】
姐姐对妹妹的怨恨也缺乏合理的解释,仅仅一句“你的一切本来都属于我”就想要概括多年的恩怨情仇,未免过于单薄。
后半段的剧情更是让人无力吐槽。乔妍被资本威胁续约,竟然上演了一出“弱女子暴打资本大鳄”的戏码。
且不说一个身经百战的商人会如此鲁莽,单就乔妍一个柔弱的女子,能够轻易制服一个成年男子,就已经足够让人匪夷所思了。

【赵丽颖】
这种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刻意安排的情节,不仅缺乏逻辑支撑,也严重损害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导演还硬塞进了投资商和女星的性丑闻等与主线剧情毫无关联的支线,这种为了博眼球而刻意添加的“佐料”,只会让观众觉得导演是在侮辱他们的智商。
二、角色塑造单薄:脸谱化的符号好的电影,角色应该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但《乔妍的心事》中的角色,却更像是符号化的存在,缺乏深度和层次感。

【赵丽颖、辛芷蕾】
赵丽颖饰演的乔妍,就是一个典型的“大明星”形象:光鲜亮丽、众星捧月。
但除了这些外在的标签,我们看不到她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她就像是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按照剧本的安排走完流程,缺乏让人共情的真实感。
甚至有人吐槽,赵丽颖在电影中的表现,更像是本色出演,而不是在塑造一个角色。
相比之下,辛芷蕾饰演的姐姐,在角色塑造上略胜一筹。她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女性的辛酸、无奈和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

【辛芷蕾】
从她被丈夫家暴,到她为了保护妹妹挺身而出,再到她失去孩子后的崩溃,辛芷蕾的表演都充满了张力,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即使是辛芷蕾的出色表演,也无法弥补影片在角色塑造上的整体缺陷。姐姐对妹妹的怨恨,以及对妹妹的亲情
这两种复杂的情感,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平衡和展现。她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

【赵丽颖】
三、艺术表达不足:流于表面的呐喊《乔妍的心事》以计划生育背景下的超生为题材,本可以深入探讨一些社会议题,例如原生家庭的影响、女性的困境等等。但影片的处理方式却过于浅尝辄止,缺乏深度和力度。
对原生家庭的描写,仅仅停留在姐姐对妹妹的嫉妒和怨恨上,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

【辛芷蕾】
对女性困境的展现,也仅仅局限于被家暴、被威胁等情节,没有触及到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诉求。
影片的表达,更像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呐喊,缺乏真正的思考和力量。
此外,影片在艺术元素的运用上也乏善可陈。摄影和音乐等,都显得平淡无奇,没有起到烘托气氛、提升影片艺术性的作用。

【辛芷蕾】
甚至有网友吐槽,影片的画面过于灰暗,让人感觉压抑和沉闷。一部文艺片,如果连基本的艺术性都无法保证,又如何能够打动人心呢?
结语:《乔妍的心事》的失败,再次敲响了国产文艺片的警钟。

【辛芷蕾】
国产电影的未来,需要更多有担当、有追求的电影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文艺片,看到更多能够触动我们灵魂的作品。
信息来源
半岛都市报 2024-10-29 观影团|观看《乔妍的心事》,半岛观影团影迷第一波口碑出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