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7日,已在衡阳孤军死守47天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给老蒋发出“来生再见”的最后一份电报后拔枪自杀,一旁的副官眼疾手快,将手枪击落。
此时,城中的守军第十军与下属各部的通信联络电话线均被日军飞机重炮炸断,已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各部均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衡阳的陷落已成定局。
第三师的师长周庆祥,以方先觉的名义传达命令,下令部队停战,树白旗。由于援军迟迟不到,方先觉已经无兵可用,经过多次深思熟虑,他终于接受了这个结果。
方先觉让参谋长起草投降的条件:
1.确保军官和士兵的生命安全。
2.对伤员提供医疗服务,并妥善埋葬阵亡士兵的遗体。
3.第十军保持原有建制,不离开衡阳,就地驻防。
8月7日晚,方先觉和日军的68师团长堤三树男正式进行了谈判,日方对第十军的坚韧战斗精神表示敬意,并完全接受了所有的条件。
8月8日中午,日军后撤,双方停火,衡阳保卫战持续了47天后落下了帷幕。
之前,衡阳会战在8月份时已接近尾声,国军三个师,再加上战前的两个师,基本已所剩无几。
原来团长在巡视阵地时,总是鼓励所有士兵继续与日军激战,坚守阵地等待援军以报答国人。后来,团长不再提及援军的问题,只说,杀一个敌人就少一个敌人,就能更快地取得胜利。
实际上,军官们不需要动员,所有人都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一线阵地上的军官和士兵全是轻重伤员,没有受伤的人几乎没有。到了这个阶段,再多说一句其它的话都是多余的。所有人都决心与阵地共生死。
当时,衡阳农民银行仓库是城内剩下的几块阵地之一。大概还剩下百余人,但对手至少有五六千人,可以说占有绝对优势。日军的大炮还可以猛打,而国军士兵的子弹都得一颗一颗省着用。
8月5日,日军对衡阳的第三次总攻正式开始。
一个第十军的浙江老兵后来这样回忆:
“日军的总攻开始了,我认为我的生命也快到头了。8月5日一大早,日军开始向我们的阵地倾泻炮弹,炮弹在离我很近的地方落下,溅起的尘土和血肉像雨点一样连绵不绝。”
“我们在炮击中默默忍受着,我的战友老余就在上午的炮击中牺牲了。虽然老余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但战场上的运气是你真摸不准的。你是新兵,只要你有运气,可能打无数仗也无事。而老兵虽经验丰富,但也只是相对而言。老余是被一发炮弹直接击中的,在他的位置上,只剩下了一个大黑坑,连一个尸首残骸都没找到。”
"为了在一天内夺取我们的防线,敌军以数倍于我们的兵力疯狂冲击我们的阵地。他们甚至不惜在近身战斗中,向尚处在混战中的阵地发动炮火攻击。我就是在这样的攻击中受伤的,炮弹碎片直接削飞了我的左臂。那时,我只能躺在地上,等待死亡的降临..."
"受伤后我失去了意识。那天虽然我们的阵地并未被突破,但我已经不能再战了。我被战友们送到了野战救护站,昏迷了两天。醒来后,我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的军长下令投降了!"
"我们在8月8日的早晨得知军长决定投降的消息。那时,医院里大家哭成一片。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感到极度的伤心和愤怒。
许多受伤的战友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悲痛,有的人甚至选择了自杀。他们中有些人无法忍受投降的耻辱,有些人感到以前的牺牲都是徒劳,还有的人因为惧怕鬼子的残暴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投降的消息传到战地医院时,一声接一声的枪声在露天的医院之间回响。我心中充满了痛苦,我们第十军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我们都无法理解,军长为什么要宣布投降,难道继续战斗会让局势更糟吗?"
"那时,我对我曾经非常尊敬的军长充满了怨恨。这次投降等于抹去了我们所有的付出和牺牲。"
"当时,在衡阳城中,只剩下两种人,死去的人,和即将死去的人。我是后者。我们的伤员有几千人,全部都是重伤员,无法再上战场。"
"到了中午,敌军停火了。衡阳城在过去的四十多天里第一次变得安静起来。我的断臂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到了下午,我们听说军长和其他高级军官已经被敌军关押了起来。我们对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那时,我也想过自杀,但每次想到我的家人,我就不忍心做出这样的决定。"
"出乎我意料的是,投降后,敌军并没有对我们采取行动。一些伤势较轻的官兵甚至自行离开了城市,而敌军并未阻止他们。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找到了几个来自浙江的老乡,我们决定一起回家。"
"我们几个伤员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城市,日本人并没有阻止我们。他们正在忙着处理城外的尸体,烧尸的黑烟直冲天空。那些骄横的敌军此刻都显得萎靡不振。在衡阳的战斗中,我们和日军都是失败者。"
"我们在路上流浪,感激湖南的老百姓对我们的帮助。他们听说我们从衡阳撤退,纷纷倾囊相助,资助我们的生活和旅费。经过大半年的流浪后,我在1945年回到了金华的家乡。"
"我回家后不久,我身体虚弱的母亲就去世了,幸好我能及时回到家,为她老人家尽孝。没过多久,日本宣布投降,我正在街头卖货,看到人们欢腾的消息,我这个百战余生的老兵站在街头,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衡阳保卫战,和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样,都是抗战期间发生在湖南境内的三大恶战,苦战,我军将士在人员,装备均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以命相搏,以方先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将领,身先士卒,临危不退,创造了坚守衡阳城长达47天的战争奇迹。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参加过衡阳保卫战的抗日老兵已经屈指可数了,在此也祝福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我辈当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我们不要轻易对前辈妄加评论,能够跟日本人干了47天的人绝不是贪生怕死的投敌之人。
所有对日作战的老兵,人民感谢你们,愿你们的后代永远安定幸福
恶战不退铮铮骨,血战衡阳壮士心。
致敬血战到底的我中华铁血勇士
孤军坚守一个多月 没有援军 弹药消耗完 伤兵满营 缺医少药 投降很正常
让人敬仰的民族脊梁,投降也只是退出战斗罢了,没有加入伪军伤害百姓
再怎么都比张学良强
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杀日本人的都是英雄
抗日英雄永垂不朽[点赞][点赞][点赞]
致敬老兵
一个没受伤的都找不出来了
1966年捣毁忠烈祠,烈士遗骸抛洒干净!
一个大男人看哭了
医院伤兵自杀枪声此起彼伏[笑着哭]你确定伤兵带枪住院么?
一寸山河一寸血
抗战期间在中国战场唯一一次伤亡交换比日本比中国大的战斗。
晚节不保,还不如余程万
衡阳一战,国军装备不差,人员也齐整,就是援兵不行。要是不断有援兵骚扰日寇的阵地,空投物质能及时到位。日方根本不可能侵占衡阳
日本兵如果确实按约定对伤兵,降兵没有处理而放任离开,那么方先觉在无兵无援无弹药的情况下投降就很能理解,继续下去除了还能给日军一点伤害外再无作用!这些百战老兵却得无意义的死去
在武器训练后勤保障都远远落后的情况下,凭的就是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灵魂以及,血肉。
这个决定对不起战死的将士
让我想起了十万粤军只有3000回,抗日真的惨烈,无论怎样,打过萝卜头的都是英雄好汉!
衡阳之战如果成功中心开花,那在歼灭日军后,完全可以大反攻了,但国军外围部队浪费了第十军争取的机会
方先觉在日军进攻之前做了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空城,所有老百姓都撤离[点赞]
光头指挥下的豫湘桂大溃败中的少许亮点,也正是这场战争,直接把民国在国际上少许的声望都打没了,乃至于本应该参与二战后世界秩序构建的中华民族连一点点话语权都没了。
敢为国而死之人,有资格为国而生,为国拼至如此绝境,哪怕投降也是没有出路的出路,脊梁也是挺直的,这些英雄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
一定要找机会彻底剿灭倭寇
第十军本来与七十四军齐名,可这一战打断了脊梁,从此沦为二流部队,可惜。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方先觉没错,就是觉得好可惜
民族英雄[点赞]
这些都是英雄,必须祭祀
自杀了多好,,,
忠孝仁义张学良……
他副官是个二百五
致敬抗日老兵英勇杀敌,致敬有血性的湖南人,放眼全国能数得出手战绩的湖南有多少场[点赞][点赞][点赞]
为什么没有援军呢,老蒋的将军们都是各自为战,打仗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被削弱,
方先绝能活着就应该感谢这些保护他的人,你知道死战的时候,上面投降,部分下面的士官和士兵是什么心态吗,死战了四十七天,只要突围出去了,就是英雄,名利荣誉加身,现在投降见人都低一等,特别是一些野蛮的宗族,没准回去就被处死了。
国军威武![点赞]
袁和平导演的《援军明日到达》即将公演,期待继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后,再次展示中国军人在衡阳阻击日军南下,47天!!!一场堪称二战史诗级战役中的英勇!衡阳保卫战!向英雄致敬!
英雄
比东北人强
我看到一个版本是方先觉投降之后,日本人承诺照顾伤员却没有兑现,很多伤员得不到治疗而死亡。
方先觉后来命运如何
里面最神的知道是什么吗,知道国军增员就在边上以后,城内派出了40多个敢死队出去接应。结果冲出去以后,增员迟迟不动。那40多个觉得愧对兄弟们,结果又冲回来了。蒋介石为了寻求国际援助,活生生的把衡阳保卫战弄了成了一场国际大秀。。。先辈们威武!!!
英雄。
47天没有支援,是一群被放弃的棋子[哭哭]
致敬。路人倾囊相助,真是一家人啊。
[祈祷][祈祷][祈祷]
血撒衡阳唯壮士,铮铮铁骨老兵心。向先烈致敬![点赞][点赞][点赞]
不容易啊
[大哭]
投降有理?
向抗战老兵致敬[点赞]
如果城破人死,那就成全了第10军和方先觉了
衡阳保卫战的历史意义:堵上了第四军(北伐铁军番号)在长沙的战略失败,保卫了重庆的安全,守住了,顶住了日本侵略者最后的疯狂,保留蒋委员长最后的颜面,歼灭了日军最后有生力量。中国战场在此战之后完成战略僵持到战略反攻的切换。为二战中国战场作出巨大贡献。第十军,泰山军,民族之脊梁。向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所有战士致敬。
吐槽他的人先去了解一下衡阳保卫战的战果
小鬼子有什么信誉可言,南京投降被俘军队还不是被集体屠杀了。
47和74都是好样的[点赞]
投降失去了军人尊严!援军曾经与鬼子血拼至城西南二塘,雨母山阵地,守军却没有突围。最后城内伤兵基本被杀,鬼子沿湘桂公路和铁路烧杀抢掠,进攻桂林。
致敬!
都是英雄
现在也是:杀死一个美军就少一个敌人[得瑟]。
这战役小日子打的很苦,小日子很敬重对手,没有为难投降士兵,放城里人离开,要是南京那时候老蒋不走守城有这等决心死战,估计历史要改写
花生米只会娘个西匹
立场不同看法不同。
虽败犹荣。
拍个电影呀 不比那些古装剧好看
一句回家,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谢谢各位前辈!
西方军队伤亡超过百分之三十就可以投降了,而且还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