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高热之下,河南省考却有近20万人弃考,真的不会影响诚信吗?

夏有乔木嘛 2022-07-13 14:24:06

考公炒到现在,几乎让它成为了一个形容词,形容公务员考试报考学生之数量,汇聚在考场之外时,可遮天蔽日。

我们知道,公务员考试其实有国考和省考之分,按“过来人”们的“口供”,国考在上岸难度上是要比省考更高的,所以学生为了求稳,会更倾向于报考省考。

比如河南,作为考公大省,在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中也贡献了几乎最多的分母,但没想到很多学生还没有进行约分的时候,就退出了考试,这是咋回事呢?

考公高热之下,河南省考笔试近20万人弃考

其实考公越来越热也是有迹可循的发展趋势,毕竟和如今社会上的许多岗位相比,公务员的条件都是相当优越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也就是几乎没有失业风险。

这正好符合大学生们如今对于就业稳定性的激烈渴求,而稳定性第一,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摸爬滚打几年后得出的经验教训,社会上的岗位稳定性实在不怎么乐观。

像之前毕业生们最广泛投身的著名割韭菜行业“教培”,在“双减”下来之后整个凉凉,还有著名高薪行业房地产,近几年也在不断往外踢人,失业者众多。

再有就是之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随着几年的热血膨胀后,如今泡沫大多已经消散,开始缩减人员和人员招聘,为转型做准备,许诺的薪资待遇也大不如前。

此外还有旅游业等等因为大环境而失业的人群,这意味着学生们每一次失业,基本上都会面对成倍增长的竞争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跳槽和裸辞的心愿也降到了最低。

因此,稳定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大家开始纷纷扛起“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大旗,开始了对于铁饭碗,对于铁饭碗中格外优秀的公务员的追求。

既然考虑得如此周到,也认清了现实,那为什么河南省考会上演大量弃考的一幕呢?在前几日的省考中,河南省共有近20万人弃考,无疑是近年来的弃考之最。

目前这样艰难的就业环境下,再加上学生们已经为此努力了这么久,正是应该破釜沉舟一战的时候,为什么反而这时会有这么多人弃考呢?

为什么这么多考生选择弃考?这种行为是否影响诚信?

一方面肯定是与报录比有关。据统计,河南这次省考的平均考录比达到了49:1,虽然单看还不是很难接受,可我们要知道,平均数据和热门岗位的数据不是一个级别。

大部分考生其实追逐的还是那几个待遇更好的岗位,以中共郑州市委政法委员会的数据为例,这岗位的报录比达到了1804:1,几乎是断崖式录取了,很难不望而生畏。

另一个原因就是省考延期。众所周知,如今的大学生对于就业的紧张感来得更早,所以很多学生一旦有了考公的心思,基本在大学时就会开始报考。

这样毕业季的时候基本就可以一边找工作,一边等待结果,而后进行选择了。但今年不同,省考延期,让考试时间和毕业季正好撞上了,这就需要学生们作出决断。

有些学生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工作,那么考公的想法就淡了,还有的学生是虽然没有合适的offer,但也不想错过找工作的黄金期,备考和找工作不能兼顾,也弃了。

还有的同学是因为有其他的考试,像有的同学在本应是省考的备考期间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如果成功上岸了,以后就走学习深造路线,那么也自然就不用参加考公了。

还有的同学因为省考和国考的时间挨得近了,所以一想准备这么长时间,不如u参加国考吧,所以最后的时间里在突击国考内容,也就不费时间参加省考了。

这时有同学会好奇,公务员考试毕竟是大考,放弃会不会影响诚信呢?实际上如果是笔试阶段放弃考试,对考生本人并没有影响,但如果是笔试阶段后,就要多注意了。

如果是国考的小伙伴,如果在笔试合格后放弃考试,需要填写《放弃公务员考试声明》,如果能够在规定时间通知用人单位,那么就没有什么大碍。

写在最后虽然笔试阶段放弃考试对于学生诚信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我们要知道考公热度逐年递增,越往后考试是越难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晓月教育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8

夏有乔木嘛

简介:夏有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