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的韩国K9自行榴弹炮

阿隆过去 2024-08-23 16:24:46

DOI:10.19486/j.cnki.11-1936/tj.2020.01.001

2019年11月10日,由印度组装的K9“瓦杰拉”自行榴弹炮在印军演习中首度亮相,这标志着印军长期缺乏先进自行火炮的窘境,总算开始缓解了。算下来,自2000年开始,韩国的K9自行榴弹炮已成功打开了土耳其、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挪威及印度的市场,包含底盘在内的合同销量654辆,合同金额约24.02亿美元。在新世纪各国普遍削减陆军规模,向轻型化转型的情况下,这款着眼于传统的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装备居然能有如此销售业绩,着实令人侧目。其中,不少合同居然是在媒体曝出K9自行榴弹炮实战出糗的新闻后签订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T-72坦克在海湾战争中“声名扫地”后,俄罗斯不得不将其大改型号改称T-90,以免对其外销产生消极影响。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韩国K9何德何能,居然能摆脱军火销售的“魔咒”?

实战出糗有缘由

所谓K9自行榴弹炮在实战中出糗,发生在2010年11月23日下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中。这次事件看似偶然,实际上却是当年朝鲜半岛南北方矛盾积累的必然结果。当天上午10时,韩军在延坪岛附近海域进行军事炮击演习。朝军要求韩军立即停止挑衅,但韩军置之不理,并向朝鲜海域开炮。11月23日14时34分,朝军动用6门“金策1号”多管火箭炮,对延坪岛韩军炮兵阵地实施火力急袭,造成韩军2名士兵和2名平民死亡,16人受伤,岛上多处发生火灾和停电。韩军部署在岛上的6门K9自行榴弹炮中,有1门被朝军炮弹击伤。在接到反击命令后,韩军炮兵不仅反应极慢,而且剩下的5门K9自行榴弹炮中,有1门又因发生机械故障而退出战斗。剩下的4门K9自行榴弹炮,向西北方向16.7千米外的朝军炮兵阵地实施了两轮反击,共计发射了80发炮弹。

事后美韩根据卫星照片判读,只找到了己方45发炮弹的弹着点,其中有14发落入朝军炮兵阵地后方的水田里,其余35发炮弹全落入海中。如果只从这个新闻事实判断,可以说无论是韩军,还是韩国研发的K9自行榴弹炮,都在世人面前丢尽了颜面,实在对不起韩媒日复一日宣传包装出来的“精锐”、“无敌”、“先进”形象。不过,远程炮兵火力系由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远程火炮要想反应迅速、打得准,不仅要求火炮自身射击密集度好,弹道一致性好,而且还要求侦察系统必须提供目标准确方位及实时气象情况,更有赖于使用者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以及根据侦察系统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射击诸元。

从落入朝军火炮阵地后方农田里的14发炮弹造成的弹坑看,其散布呈一个椭圆形。纵向长轴大约为200米,横向短轴约为100米,近弹20~25米,远弹150~200米。如果刨除其中的2枚远弹,那么这群炮弹射击密集界的半径约50米,相当于16.7千米射程的0.299%。其纵向散布约为射程的1%。如果从这两个指标看,韩军K9自行榴弹炮的射击密集度还算中规中距。其射弹严重偏离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射击保障工程做得极差。延坪岛附近海域一直是朝韩双方的海上争议区,几十年来一直冲突不断。就在2010年3月26日,附近海域还曾爆发震惊世界的“天安舰”事件。按理说,延坪岛地处朝韩斗争前沿,岛上驻军战备程度应该很高才是。以韩军所拥有的技术侦察手段,以及能得到的驻韩美军技术支持,发现朝军构筑火箭炮临时发射阵地的征候应该不难。

退一步说,就算没能提前发现朝军构筑火箭炮临时发射阵地,延坪岛上的韩军炮兵部队还配备有美制AN/TPQ-37型炮位侦察雷达,理论上具备在朝军火箭弹尚未落地前就解算出朝军发射阵地坐标的能力。但是,韩军的装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着实不敢令人恭维。据韩媒披露,延坪岛上的AN/TPQ-37型炮位侦察雷达曾于当年4月16日发生天线故障,5月28日发生变压器和电源故障,7月21日发生配线故障。每次故障都花了3~8天时间维修。11月23日下午朝军发起火力急袭时,AN/TPQ-37“恰好”不在工作状态。更糟糕的是,发生冲突后,韩军气象保障分队仍恪守4个小时更新一次气象信息的和平时期作风,致使韩军炮兵于15时12分发起第2轮反击时,使用的仍是气象保障分队14时提供的当地气象数据。

如此保障水平,K9自行榴弹炮要是能打准,那才是活见鬼了!所以,K9此次出糗,主要责任在韩军混乱的组织及官兵低下的素质。

浑身“名牌”韩国攒

K9自行榴弹炮是韩国三星造船与重工业公司从1989年开始研制,1994年制造第1门样炮,1998年正式服役的一款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韩国由此成为世界第2个、亚洲第1个装备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国家。

K9的炮塔和车体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为19毫米,可防轻武器火力和155毫米榴弹破片。炮塔座圈装有4部独立操纵的电驱动装置,紧急情况下可手动操纵。乘员组为5人。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他头顶上方有扇可向后开启的舱门。舱门前方装有3具潜望镜,中间1具可更换为被动夜视型。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右侧,炮长助手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左侧。车长头部上方有1扇向后开启的舱门。舱门前方装有1挺用于防空和自卫的M2式12.7毫米机枪(备弹500发)。炮塔顶部左侧装有间接射击瞄准镜。

K9在车体前方右侧装有1部与PZH2000型自行榴弹炮同款的MT881Ka-500型8缸水冷柴油机。转速为2700转/分时,输出功率为735千瓦。MT881是MTU公司研发的第三代军用发动机MT880系列中的一款,着重提升可靠性、低油耗和降低体积重量。在K9上,和这款发动机配套的是美国阿里逊公司的X1100-5A3式全自动传动装置,该装置是美国M1主战坦克所用的X1100-3B式传动装置的改进型,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K9采用与英国AS90自行榴弹炮相同设计的液气悬挂装置,车体每侧各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有3个托带轮。履带为双销型,带有可更换橡胶垫块。K9战斗全重47吨,最大行驶速度67千米/小时,公路最大行程360千米。K9自行榴弹炮采用从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原装进口的52倍径155毫米火炮身管。药室容积为23升,采用立楔式炮闩,装有双室炮口制退器,身管中部装有抽气装置。 此外,身管装有温度报警装置,用于为自动火控系统提供身管温度信息。炮尾装有多普勒式初速测量系统,测量范围为20~2000米/秒,用于为车载计算机提供弹丸初速信息。

K9自行榴弹炮装有21发底火自动装填装置,可自动输送、插入和抽出底火。自动装填系统从炮塔尾舱的弹丸架上取出弹丸,放入输弹槽,以备输弹。发射装药为人工装填。该炮在炮塔内最多携带48发炮弹,最高射速为6~8发/分(3分钟内),爆发射速为3发/15秒,持续射速为2~3发/分(1小时内)。反后坐装置由2个液压式驻退机和1个气压式复进机组成。高刚度摇架可使射击时身管的横向运动减至最小,从而提高射击精度。行军时,火炮身管由安装在车体前部的行军固定器锁定。驾驶员无需下车即可遥控操作行军固定器使身管固定或解脱。

该炮可发射所有北约制式155毫米弹药,包括杀伤爆破弹、杀伤爆破底排弹、火箭增程弹、子母弹、发烟弹、照明弹和化学弹。此外,还可发射各种类型的全膛增程弹,包括底排型(例如K307式全膛增程底排弹)。火炮发射K307式全膛增程底排弹时初速为924米/秒,发射火箭增程弹和上述底排弹的最大射程分别为30千米和40千米。炮车共携带48发弹丸及其发射药装药。除传统的药包装药系统(M3A1、M4A2、M119A1和M203)外,该炮还可采用韩国自研的模块发射药。采用相同底盘,可携104发炮弹,最高传输速度为12发/分的K10弹药补给车也于2006年前后研发成功。

除此之外,K9还配备了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模块式定向系统、自动火控系统、火炮俯仰驱动装置和炮塔回转系统。停车时,火炮可在30秒内开火,行军时可在60秒内开火。利用车载火控系统,该炮可实现3发弹同时弹着。车内还装有三防系统、采暖设备、内/外部通信系统和人工灭火系统。通过数据数字电台或音频通信设备,K9可接收从连指挥站传来的目标瞄准数据。此外,该炮也能利用车载火控设备计算瞄准数据。

综上所述,K9虽然号称是韩国“自行研发”,但发动机、传动装置、悬挂系统、火炮身管及火控系统等关键部件均是舶来品,是个地地道道的“攒机货”。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韩国并没有完整的工业系统,其军工产业链更是缺项严重,更无技术积累可言。如果每个关键部件都靠自行研发,大概率会拖成像印度LCA战机、“阿琼”主战坦克那样的“胡子工程”,而且还未必能修成正果。上世纪80年代,韩国也想挣个面子,在军工领域也创个“汉江奇迹”,结果采用自家身管的KH179牵引榴弹炮成了声名远播的“炸膛王”。从此,韩国虽然嘴上仍然硬气,但无论再研发什么武器系统,都乖乖地改为“拿来主义”。

低价倾销抢市场

进入新世纪以后,西方世界主战装备,尤其是陆战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放缓。但是,52倍径155毫米榴弹炮无论是内、外弹道性能、射程、精度还是升级潜力,都不是39倍径同口径火炮所能比拟的。因此,许多国家在冷战装备逐渐到寿后,仍有更新52倍径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客观需求。这种级别的武器系统,世界上能研发的国家少而又少。因此大多数国家只能选择外购或引进技术自行组装。引进武器装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需求问题,往往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掺杂其中。 除非引进国政治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否则很难下决心改弦更张,采购与以往作战体系格格不入的装备。所以,在苏联解体,俄罗斯持续战略收缩的情况下,仍坚持采用前华约作战体系的国家越来越少。 大型装备只有能融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作战体系,才可能有较好的销售前景。

具体到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领域,占据世界军售市场半壁江山的美国,其技术超前的XM2001“十字军战士”自行榴弹炮因项目超支、系统超重及不符合美军转型要求而下马。拥有绝对空中优势,对地面远程支援火力需求并不迫切的美军,选择了让39倍径身管的M109A6“帕拉丁”自行榴弹炮继续“发挥余热”。直到近年才着手研究为其升级换装更长倍径身管事宜。美国不能提供52倍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而市场上可供客户选择的产品,除韩国K9外,还有德国的PZH2000和AGM,英国的AS90-52和南非的G-6-52,日本的99式。

PZH2000作为世界上第一款52倍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其技术水平直到今天仍然世界领先。不过,该炮战斗全重高达55吨,加上反应装甲后更重达60吨,许多国家根本用不起。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该炮单价就已经高达667万美元。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美元购买力下降及德国人工成本急剧上涨,该炮单价已涨至千万美元左右,这足以让诸多国家望而却步。德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推出的AGM轻量化自行火炮采用履带式底盘时战斗全重27吨,采用8×8轮式底盘时战斗全重23吨。不过,该炮射速降到了6发/分,携弹量明显降低,持续作战能力下降,而且该炮采用的无人模块化炮塔可维护性差,加之该炮依然昂贵,所以也乏人问津。

英国的AS90-52一来推出时间有点晚,二来技术架构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底盘技术水平尤其糟糕,火炮射击精度和射击稳定性都差强人意。南非的G-6-52底盘技术老旧,机动性不佳,射击精度更是在同类火炮中的垫底水平。日本的99式且不谈性能如何,其年采购量仅为个位数,却要维持生产线,其成本无异于天价。

相形之下,韩国的K9虽然是个“攒机货”,但恰恰因为采用了诸多西方大国成熟的部件,因此其综合性能虽比不上PZH2000,但却高出其他竞争对手一筹。它完全符合北约弹道协议,能毫无阻碍地融入西方作战体系,沿用既有的训练体系、炮弹及零配件库存。而且在重要部件维修方面,使用国完全可以甩开韩国这个“二道贩子”,直接找原产厂商提供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及配件供应是军火商主要利润来源之一,K9集成了几大西方列强的部件,这些国家为了经济利益,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地帮助K9拓展市场。

除去以上优势,对于客户来说,韩国出口武器不附加任何条件,结算方式灵活多样,而且K9超高的性价比极具吸引力。韩国为扶值本土军工企业,可谓不惜血本,大搞低价倾销。2001年,韩国与土耳其达成价值10亿美元的K9全套技术转让协议,还附赠1条现代汽车生产线。算下来,每门土耳其版本的K9仅为350万美元。2015年,韩国与波兰达成价值3.2亿美元的120辆K9底盘协议,供波兰将AS-90-52的炮塔组装到K9底盘上。每辆K9底盘不过266.7万美元。2016年,芬兰和爱沙尼亚里分别购买了48辆和12辆K9,单价均未超过350万美元。2017年,挪威采购24辆K9及6辆K10,合同总计约2.26亿美元,算是K9外销史上罕见的高价了。2017年,韩国同意向印度转让全套技术,帮助印度在本土组装100门K9,合同金额为4.2亿欧元,约合6.46亿美元。摊下来单价也不过646万美元。

在主要部件皆须外购的情况下,韩国如此低价倾销,利润率恐怕几近于无。不过,纵观韩国战后经济发展史,在任何一个领域起步初期,都走的是先贴牌代工,赚点微薄的人工费,再逐步搞进口替代,提高国产率水平,接下来形成自主品牌,利用性价比占据市场份额,最终搞产业升级这样一条发展路线。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技术薄弱的后发国家来说,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发展策略。韩国军工自冷战末期开始起步,走的也是类似的发展道路。韩国政府于2009年制订了国防科学技术先进化计划,制订了到2020年度军火出口额达40亿美元,跻身“世界十大武器出口国”之列的宏伟目标。对韩国来说,现阶段对外销售军火赚不到可观利润没啥大不了的,只要能扩大“韩国武器”的影响力,积攒口碑,就算是“伟大胜利”。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