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浪潮也来越热,不知道几年后会不会出现全民考公的景象。2022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已超200万人,平均百人竞争一个岗位,可想而知能考上的都是“神人”。
就像运动员一样,考公务员也有“黄金期”,也就是22岁-25岁。在此阶段,考生们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为什么把黄金期定位这个年纪呢?
首先,22岁、23岁应该是大多数人大学刚毕业的年纪,有应届生的身份。如果不参加工作,继续考公,今后两年还可以享受“毕业未就业,仍是应届生”的权利。
现在的公务员招录中,能有一半以上的岗位都是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考生能选择的岗位很多,竞争更小。
但如果是自考本科这种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不算公务员中要求的“应届毕业生”。
和工作相比,大学生活应该是每个人觉得最轻松、最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学生们有很多时间可以泡在图书馆学习。无论是考研、考证、考公,大家都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没有生活琐事烦恼。
而且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随着年纪增长而下降的,尽量在年轻时保持学习,这对个人能力和个人提升很重要。
如果你身边有还在大学的学生们,劝他们早点考公吧!
毕业就考进体制,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发展空间更大,机会更多。一个23岁考进体制的人,会比一个30岁考进体制的人走到更高的位置。
公务员升职如果没有特殊表现,大多看工龄,多出7年工龄的人,怎么也能升一级。
考公的黄金年龄在22-25岁之间,但超过25岁就没有机会了吗?实际并不是,苏炳添在32岁的年纪,跑出打破纪录的成绩,这给多少人鼓舞。
公务员报考限制年龄35周岁以下,学历高的可以放宽到40周岁。只要你有报名的资格,就能考。什么时候考都可以。
但走入社会的我们,有家庭、工作等等重担压在身上,公考之路何其艰难。
无论身处哪一个年龄段,都应该量力而行,理性报考。不要盲目跟风,为了合群或从众,逼迫自己参加考试。不仅不会上岸,还会浪费自己太多时间。
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清楚想明白,到底自己未来想要一个怎样的职业规划。在备考前一定要多多了解公务员考试的政策和考情,打好基础,后期才可以更好的冲刺!
2022第二批省考即将发布公告,有考公想法的大家,可以在此阶段学习一阵公务员考试内容,行测、申论。
感受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内有没有把握达到150分以上。自己适不适合学习这些科目。
如果不适合,内心抗拒。那还是老实工作,不要费时费力考公了!
你在放屁,150分省考不是竞争特别激烈的岗位十拿九稳
备考一个月,150分,就很棒[得瑟]
怎么说呢?学的好不如考的好,考的好不如报的好,报的好不如cs好[呲牙笑]。正常人还是专业,年纪(应届最好),有个什么相关证件的就牛了
我们省考基本150多分才进面[流鼻涕]心好累
二十出头,记忆力体力精神应试能力都处于巅峰,三十几岁再准备考试,就费劲了,很难考得过年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