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不过《列子》一书中,引用杨朱的话,中国的历史可可不是几千年几万年啊!那中国历史到底有多久呢?
杨朱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当身之事或闻或见,万不识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太古至于今日,年数固不可胜纪。但伏羲已来三十余万岁,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消灭,但迟速之间耳。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后数百年中余名,岂足润枯骨?何生之乐哉?”
杨朱说“太古之事”,也就是我们说的“远古”,“灭矣,孰志之哉”,早过去了,谁能够说得清楚啊!比如我们讲三皇五帝,就远得很了。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颛顼、帝喾(kù)、尧、舜、禹。这个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作为历史记载了的,只不过“若存,若亡”,你说有这个历史吧,但依据找不到了,所以我们学到的中国历史更多的是从炎黄二帝开始的。“五帝之事若觉若梦”,即使是五帝的历史也像一场梦一样,都过去了。“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三王的历史也不太确定,“若存若亡,若觉若梦,或隐或显”。
你看人生多短暂啊!“亿不识一”,在一亿件历史事件中,值得考证的可能只有亿分之一,“当身之事,或闻或见,万不识一”,我们现在活着,眼睛所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万件事能被记住的事不到一件。即使问你昨天你身上发生了些什么事,通常你都说不清了。比如昨天早晨醒来第一个思想是什么?谁记得?你吃饭的时候,想了什么人和事,吃的菜是什么味道,请你描述一下,几人又说得清?再进一步“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就算在我们眼前发生的事,譬如你刚才思想打了个茬,现在你想想想了什么?“千不识一”,估计你所记得的也不到千分之一。
“太古至于今日,年数固不可胜纪”,所以说中国历史到底有多久呢?不可胜纪,很难讲清楚。“但伏羲以来三十余万岁”,但杨朱说伏羲氏的历史到他那个时代应该是有三十多万年了。“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消灭,但迟速之间耳。”,你说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成功还是失败?这几十万年的时间过去了,就是佛经上说的四个字,“了不可得”啊,影子都不剩了。“但迟速之间耳”,只是时间长短一点的问题。所以杨朱的历史哲学,表面看是消极,实际上非常积极。他觉得人有个人主义,要为自己活着,自己的人生不是为给别人看的啊!
“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后数百年中余名,岂足润枯骨?何生之乐哉?”人其实非常可怜,为了那么短时间的毁誉而烦恼,搞得自己形体、精神都痛苦。说白了人生大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个个人都是这样,看不通这个道理啊!“要死后数百年中余名”,自己认为万古留名最重要,“岂足润枯骨”,你名气再大,这名气能给你死后的那块骨头抹点油,润滑一下吗?还是一具尸骨一具而已。“何生之乐哉”,所以名利的追求有什么人生之乐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