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简短微博震动娱乐圈,曾被称为“选秀奇迹”的利路修发布退圈声明:“感谢所有支持,我终于彻底从娱乐圈下班了。”
这位俄罗斯籍艺人用最利落的方式,为持续三年的“反内卷偶像”现象画上休止符。
时针回拨至2021年2月,腾讯视频《创造营2021》开播第三天,一段选手直拍意外引爆流量。
镜头里的利路修顶着头蓬乱卷发,用俄式中文哼唱着《Jackpot》,全程面无表情的表演被网友戏称为“被迫营业教科书”。
这种与选秀工业体系格格不入的气质,反而催生出现象级传播——#利路修想下班#话题阅读量48小时破10亿,其微博粉丝数从3000暴涨至500万。
节目组导演孙莉在后期采访中透露:“我们最初设定的剧本是‘国际学员逆袭’,但利路修完全打破了预设。”
当其他选手凌晨三点仍在练习室加练时,他准时回宿舍睡觉;在衍生节目《营人进入异次元会变笨蛋吗》里,他因连续输掉游戏露出解脱般的笑容。
这种“反向求生”的姿态,意外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心理学教授评价:“他成了大众对抗内卷的情绪投射载体。”
在宣布退圈前的最后一次媒体专访中,利路修首次披露完整心路历程:“从2020年签约那天就开始计划离开,这四年像在完成一份劳务合同。”
这番剖白揭开了诸多谜团:为何他在成团夜听到“第17名”时如释重负?为何拒绝所有综艺常驻邀约?为何将商务合作控制在每月2个以内?
翻阅其工作室公开行程表可见清晰“撤退路线”: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密集参加32场活动,2022年4月起骤减至每月1-2个通告,2023年除必要品牌活动外几乎隐身。
这种反常操作曾引发业内猜测,直到其经纪人王梦辰证实:“2023年底我们就开始清算合约,用一年半时间处理完所有未尽事宜。”
在退圈消息发布后,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25亿,惊人的数据背后,折射出娱乐圈的残酷悖论——最想逃离流量的人,往往被流量裹挟最深。
利路修的超话里,既有粉丝哭求“再发条微博吧”,也有路人感慨“他活成了我理想的模样”。
这种矛盾在其商业价值曲线中尤为明显:根据统计,其2021年代言报价高达800万/年,2023年主动降至300万仍稳居外籍艺人TOP3。
某运动品牌总监透露:“我们看中他‘人间清醒’的标签,这在过度包装的娱乐圈太稀缺了。”
但正是这种稀缺性,成为困住他的无形牢笼!!!
利路修的退圈绝非个案,近三年内,超过37位95后艺人选择暂别或永久退出娱乐圈,其中不乏顶流偶像。
艺人经纪专家指出:“这反映出Z世代从业者的价值转向,他们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感。”
这种转变直接冲击传统造星模式——练习生合同期从10年缩至5年,经纪公司开始增设心理咨询预算。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内容市场,优酷《这!就是街舞》导演陆伟观察到:“年轻观众越来越反感剧本式真人秀,他们需要真实的人格呈现。”
这正是利路修现象的核心启示:当行业还在批量生产“完美偶像”时,市场早已渴望看见鲜活的生命状态。
退圈声明发布之后,有网友在莫斯科大学遇到利路修,他正在哲学系办理入学手续,准备攻读美学硕士学位。
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他用新学的俄语谚语回应:“钟摆停在中间时才能看见两端。”
或许这才是故事的真正起点——那个在选秀舞台上数着下班倒计时的年轻人,终于能在现实生活里,重新掌握自己的时间刻度。
在娱乐圈这个永不停转的巨型机器里,利路修的离开像颗温柔的螺丝钉,它提醒着我们:有时候,停下脚步比盲目奔跑更需要勇气。
当行业还在争论“反内卷偶像”是否可持续时,当事人早已用行动给出答案——真正的自由,从尊重自我意志开始。
图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