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期,继续来讲法系St-Chamond坦克。
布局方面,该坦克长8.9米,宽2.7米,高2.4米,战斗全重约22吨。主炮在车体前部偏右位置,一挺机枪在主炮右侧,两挺机枪在车体两侧,还有一挺朝向车体右后一侧。乘员数量为8人,包括指挥官、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助理炮手、4名机枪手和机械师。车体较长且方正,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在后半部分,前后两端均超过履带长度,这种设计导致其在通过复杂地形时容易出现问题。不过,在驾驶员和车长位置上方的前部车顶上有便于观察的固定观察塔,能较好地全方面观察到车体周围情况,有助于战斗应用。
防护方面,其前装甲厚度为11毫米,侧面17毫米,厚度为8毫米;早期型号防护相对薄弱,后期对前装甲进行了加强,增加了8毫米厚的装甲板。其正面装甲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弹开敌方炮弹,但其侧面装甲缺乏角度,且受弹面积较大,存在防护短板。不过整体防护水平在当时来说,能抵御轻武器火力和炮弹破片,只需注意在面对大口径火炮攻击时的防护能力有限。
机动方面,它由一台90马力(67千瓦)的潘哈德四缸汽油机驱动,转速为2500转每分钟,采用克罗切特-考拉度电传动系统带动履带行驶。但由于车体较重且履带较短,与车辆长度和重量相比极不协调,导致其机动性较差。最大公路速度仅为12千米每小时,越野时速度更慢,加速度和原地转向也比较迟缓,在战场上难以快速机动和灵活调整车体朝向。
军备方面,主武器是一门75毫米Mle 1897型野战炮,弹药基数为106发,水平左右射界仅有约12度,高低射界为-10度至11度,射速大约为每分钟6到8发。该炮威力较大,在中近距离能对敌方坦克、工事和步兵造成有效杀伤。副武器为4挺8毫米或霍奇基斯 1914型机枪,备弹量为78条96发弹带,理论射速约为每分钟450到500发,可用于对付近距离的步兵和空中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坦克的自卫能力和对步兵的压制能力。不过,由于车体较长,主炮的旋转角度受到很大限制,影响了其火力的发挥。
总的来说,该车的火炮较强,在开阔地带作战时若能利用好地形进行隐蔽和伏击,其火力优势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且车内乘员分工明确,有利于各作战任务的执行。然而,其机动性差、速度慢、转向不灵活、通过性不佳等是作战短板,还有主炮射界有限和防护一般,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战场上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