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对延安经济的稳健前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成为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围绕增强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等,提出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建议意见。
夯实消费根基 优化消费环境
稳健的消费底气,源自于稳定的收入预期。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要从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强化民生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让城乡居民不仅“能消费”,更加“敢消费”“愿消费”。
“提振消费的核心是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市政协委员梁丰说,设施农业是我市继苹果之后的又一大富民农业产业,但是当前不少农村大棚种植生产相对分散,规模化、基地化程度低,制约了种植户的收入增长,这就会让他们在消费时畏首畏尾。他建议,要大力实施设施农业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延安设施农业名优品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模式,加强产销对接,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大棚种植户增产增收,提升广大种植户的消费能力。
市人大代表袁丽是宝塔区川口镇刘渠村的苹果种植大户,她通过电商销售自家及周边村民的苹果,日子越过越红火。袁丽说:“只有增加群众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激发消费动力。”她建议,在政府引导下,相邻苹果产业村可以共建电商直播间,统一产品包装,开发苹果深加工产业,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消费能力自然水涨船高。
提振消费,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样不可或缺。如今,“预付式”消费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政府补贴”消费也涉及汽车、家电等诸多品类,这些举措强有力地提振了消费,但在政策落实落地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卡壳”、欺诈等现象,损害消费者权益。
“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保护消费市场活力。”委员们建议,要加大对“预付式”消费和“政府补贴”消费的监管力度,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加强媒体舆论监督,定期曝光典型案例和消费陷阱,让消费者购物无忧。
加力扩围政策 激发消费潜能
2024年,我市出台《延安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实方案》和《延安市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大幅提高新车购置和电子产品补贴力度。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12月,“两新”政策的实施,累计拉动消费19.97亿元,为延安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延安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62.5万元,带动消费674.05万元;新车购置补贴23.3万元,带动消费553.3万元;电子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核销127.83万元,带动消费1005.04万元。同时,发放10元至50元不等的百货餐饮电子消费券6443张,带动消费247.57万元。
市政协委员白国峰建议,在保持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补贴机制,确保补贴资金精准、高效发放。同时,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服务型消费,如文化旅游、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护、医疗健康服务、教育及体育消费等,特别是文化娱乐和旅游消费领域,需出台专项激励政策,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
“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的重点呵护对象。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过程中,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加大智慧养老、育幼产品和服务的补贴力度,大力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如智能手环、智能床垫、智能药盒等,为“一老一小”群体提供实时健康、安全监测、紧急呼叫、生活照料等服务。
创新消费场景 拓展消费空间
创新消费场景是激发消费欲望的重要手段之一,延安市积极探索、不断拓展消费空间,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拓展文化旅游、培训研学、休闲康养、数字消费等多元化消费场景,办好延安新区马拉松和黄龙千人垂钓、全国越野滑雪青少年锦标赛等赛事,扩大特色农产品电商消费,培育更多消费增长点。
2024延安“首马”新区马拉松吸引5万余人来延旅游,抖音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次、综合浏览量超3亿。赛事期间,延安的酒店、餐饮等行业收入显著增长,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当前,文旅行业正成为构建新消费场景的主阵地。2024年,延安市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731.54万人次,增长12.7%;旅游综合收入381亿元,增长15.2%。文化、体育、娱乐业及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活力四射,有力促进了延安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市政协委员张玉龙说,如今,游客更青睐白天游玩、晚上品美食的旅游方式,这在延州二道街夜市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他建议打造更多夜间经济街区,拓展消费空间,为延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销售提供更多优质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延消费。
市政协委员任超来自陕西黄河壶口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当前,来延游客对特色饮食、文化体验和展演等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任超建议,要创新开发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让游客在沉浸式游玩中深入了解和体验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旅游体验感,进一步拓宽壶口景区收入来源。
来源:延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