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的社区营造师,如何看见小朋友的需求?

成都儿童团 2024-11-11 11:51:02

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附近”。社区怎么规划、添置什么设施、策划哪些活动,都关系着居民的小日子过得幸福与否。

儿童友好城市观察第十八站,我们拜访了由一群建筑师社工组成的青年社会创新团队——大城小村。他们在成都多个社区通过空间营造、活动策划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他们对于社区的归属感。

当面对有大量儿童群体的社区时,一个以年轻人居多的团队如何精准捕捉到亲子家庭的需求,如何将儿童友好落地到社区的日常当中?

2018年,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的李棣在成都创办了共益企业「大城小村」,并集合了不少年轻的建筑师、社工在成都开展社区营造项目。

兴蓉社区是他们较早接触的项目,也是第一个成熟运营的儿童友好相关项目。

对兴蓉社区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这里生活气息浓厚,有不少老小区,居住着许多亲子家庭和老人。

兴蓉社区

但李棣的团队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或是学建筑,或是学设计的。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快速捕捉到孩子、家庭的需求。

“我们当时首要的想法就是,一定让居民参与进来。”李棣说到。

“大城小村”工作室入驻兴蓉社区后,他们先是引导居民在白布和沙盘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建成了社区规划馆,给整个社区做了3D数字模型,立体地展现社区的未来发展规划。

孩子们带上VR眼镜就可以身临其境地站在自己想要改造的区域中,通过手柄选择哪里要增加一些游乐设施,哪里要多放一些桌椅,或是哪面墙的颜色、材质需要改变一下。

通过游戏的方式,社区里的居民,尤其是小朋友都更乐意参与到社区的空间规划里面来。而这,也是社区营造的核心之一——鼓励居民参与。

在有互动、设想可视化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居民参与更积极,大家对于社区规划的意见也变得十分细节。

有居民提议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外可设置桌椅,用以与社区民警建立更好的沟通氛围;由于广场也是平时公共活动开展较多的场所,便有小朋友提议在这里设置公交站台,方便爷爷奶奶出行;每年12月兴蓉社区都会举办银杏节,有家长提议在广场对面的人行道上设置座椅,方便大家坐着看演出......

为了了解到居民最真实的需求,团队也会将VR装置搭建在三轮车上,设计师们开着车深入社区各个院落,通过和居民们“摆龙门阵”收集大家对社区改造的意见。

居民的意见会变成虚拟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并通过投票选出大家最满意和最亟需的设计进行深化并落地。

兴蓉社区维信广场的改造升级就是落地项目之一。

维信广场处在老年协会与幼儿园中间,是社区中老人与小朋友频繁活动的点位。但老年人和孩子的需求又有所不同,老年人需要更多用于休息的桌椅,以及更大的跳广场舞的空地;小朋友则想要跑道、沙坑、以及游乐设施。

“协调不同人群的需求,是我们要处理的事情”,李棣回忆:“我们会把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聚到一起讨论,小朋友就带着父母一起来讨论。我们一起看是选择在空间上进行区分,还是使用的时间段上做区别,或是用一些更融合的方法让空间更有效地利用。”

最终,维信广场被改造成了一个对儿童和老年人双向友好的空间:老人可以在街角空地上跳广场舞,小孩子在游乐设施上滑滑梯。

“最终的呈现一定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但正因为这是所有人从一开始就参与策划、讨论的项目,每个人都经历了多方协调的过程。所以即便各自有退步,大家依旧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结果。”在李棣看来,这也正是让居民积极发声,积极参与的意义所在。

在兴蓉社区,李棣与团队有不少直接从孩子那里得到的想法。

“百家图”是一面承载与记录社区百家成长的展示区域,它由若干拼图形状的展示箱拼接而成,每个展示箱里都是来自小朋友手绘的家庭故事。

小朋友们充满了表达的欲望,挥动着画笔努力地描绘着家人的特质,把自己的"一家子"都绘在了纸上。这面墙也是属于兴蓉社区的"全家福"。

拼图的创意正是孩子们提出来的。

团队中之前没有人想到这一形式,但有小朋友提出后,所有人都觉得特别棒。

“每个家庭的画面就像拼图一样扣在一起,小朋友觉得有趣,它其实也是我们社区营造的一个理念:人与人是链接在一起的。”李棣说到。

再例如,有人提出能否做一面关于百家姓的墙,居民的姓氏都可以放上去,大家可以去这面墙面前拼出自己的名字。

通过调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儿童和家庭的发声,便有了越来越多儿童友好社造项目一点一点落地到社区在日常当中。

社区营造师通过空间的打造、社区活动的策划满足孩子们具体需求,同时也修复着邻里关系,让孩子和成年人对他人,对生活都有了更加具体的想象。

2022年,大城小村团队来到了麓湖,开始了新的尝试。

“地图上的麓湖史”是团队的第一个项目,项目的背后,李棣思考的是,家中一老一小如何跨越代沟,隔代相处并建立更好的链接?

“地图上的麓湖史”由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资助

我们常说三岁就是一个代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那隔着一辈的的老人和小孩之间该如何理解彼此?如何理解对方的需求、关切和愿望,从而以更支持和有效的方式相处?

他希望通过带领小朋友做调研,完成一幅麓湖地图的方式,让孩子们和社区的老人建立更多的链接,让孩子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故事有更多的了解。

在调研期间,孩子们会走访社区,深入了解社区的人文与地理特色,对社区里的老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麓湖以及之前的精彩人生故事,并帮助老年群体融入这个年轻的社区。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孩子不再单纯的是被服务的对象,而是调研活动的主导者。

调研结束后,李棣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了一张童话版的麓湖地图。

地图基于麓湖的地理与人文资源特色,但画面呈现却如“天空之城”一般梦幻。社区变成了巨大的岛屿飘在空中,孩子们走访过的路径,采访过的人物都会一对应的角色出现在这张地图中。

在小朋友参与社区地图的调研以及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是收获了一张地图,认识了一些老人,更将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以及对身边的人,生活中的小事有更多的关注,从而定义自己的生活方式。

▲ 小朋友的调研工具包缩略

小朋友和老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在地图绘制完成后,部分小朋友们参与到了儿童戏剧坊的工作,他们将老人的故事改编成了舞台剧进行演出。

他们来麓湖之前在做什么,都在从事哪些不同的职业,他们从前都经历了哪些故事,以及他们来到麓湖后都做了哪些环保相关的故事......一切都变成了一幕戏剧。

在整个调研、戏剧演出的过程中,参与进来的不只是孩子——孩子们就像最强效的“粘合剂”,让社区中的家长、老人都链接到了一起。

家长会自发地陪着孩子。在排练话剧期间,不仅孩子们长时间的相处成为了朋友,家长也由此认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老年群体也发现了自身在社区的更多可能性,他们与下一代、下下一代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沟通。

这也是李棣最为关注的:通过有趣的内容策划吸引孩子参与,再通过孩子链接更多的人群,让社区中的彼此都能更“近”一点。

社区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家庭以外,社区是孩子能接触到的第一个“小社会”,他们上学、就医等社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都是在社区中进行的。在李棣的设想中,他希望把社区变成一所大学校,让孩子在更专业的帮助下,更友好的氛围中获得成长。

2023年,一个名为“瓶子银行”的策划开启。

在"地图上的麓湖史"项目对社区环保情况进行详尽调研后,他带着孩子们开始了可持续社区第二阶段的探索:与在地居民一起,实际参与到社区环保事务中,即"瓶子银行"—麓湖零碳社区志愿者之家营造计划。

“瓶子银行”由SEE基金会和美团青山计划和麓湖公园社区居委会资助

公园的一处闲置空间被营造为"低碳志愿者之家",并以此为原点,联系艺术家、专业老师们,开展了一系列围绕"瓶子"的可持续社区行动。

一场活动能否吸引孩子,在于是否好玩。

但家长则更关注孩子能不能学到知识,尤其是课外的知识,并在过程中有所收获。

家长们的诉求也让李棣意识到,所有的策划一定要在前期将“孩子的收获"这一点考虑进去,除了好玩之外,孩子在社区这所大学校一定要真真切切地获得营养。

小朋友的活动大致分为调研类与实践类。

社区中有不少从事环保事务的居民,他们将带着小朋友们去参观工厂、外出学习,在调研中学习环保相关的内容。

或是在专业艺术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在“低碳志愿者之家”中,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创作手法,对废弃瓶子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改造与"再生"。

以"瓶子"为主题但又不局限于"瓶子"本身,"瓶子银行"也尝试与更多社区邻居们合作共创。小朋友们会在社区进行水质检测,会跟着社区中的艺术家老师去“捡垃圾”,也曾通过“认菜-摘菜-种菜”的体验,开展社区低碳邻里宴与厨余垃圾堆肥活动......

在项目的最后,大家以一场戏剧作为了“瓶子银行”收官总结:一部由废弃瓶子制作的木偶剧《瓶子们的麓野历险记》。

用生活中废弃塑料瓶摇身而变的木偶角色,演绎"瓶子银行"期间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剧本,社区小小艺术家们全程参与角色设计、舞美制作及木偶剧表演,在2023年再次演绎出一个个"平凡"又"不平凡"的社区环保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是环保相关的知识,是基础的社区规划知识,是和伙伴协同合作时迸发的“团魂”,是跟着专业的艺术、戏剧老师学习时获得的美育教育,是和大家一起给流浪猫做猫窝时而萌生的同理心与共情力......

这些都是在课堂中难以获得的经验,却也是在当下社会中尤其珍贵的品质。

李棣将大城小村与社区的孩子们定义为“合作”关系——他们把社区变成学校让孩子们有所获得,孩子们的参与也带动了更多的家长,所有人一起共建、共治、共享一个和谐社区。

尊重儿童、平视儿童,也正是儿童友好在地化探索实践的核心所在。

“一米视界”将通过寻找和报道成都现有的儿童友好城市样板,发掘和讲述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儿童友好案例故事,吸引更多的机构、社区、企业等参与进来,推动和激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多元可能性,让城市的孩子了解城市,让孩子的城市看见孩子,真正实现孩子与城市共成长。

文丨嘻 排版丨阿乔

图 | 大城小村、曹鸿禹

[END]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