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抃(1008年-1084年),字阅道,自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北宋名臣、词人。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中进士,为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为殿中侍御史。赵抃弹劾不避权幸,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嘉祐元年(1056年),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后,赵抃奉使契丹。还朝后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出知成都。神宗即位后,以知谏院召还,拜参知政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外知杭州、青州等地。熙宁十年(1077年),再知杭州。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居乡。元丰七年(1084年)逝世,年七十七。 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抃既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的“铁面御史”,也是善于治理一方的清官能吏。赵抃治蜀时,为吏清正,以身作则,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使蜀中奢靡之风为之一变,政绩斐然,深受蜀民称道; 任崇安知县时,他主持兴修了一条二十余里长的河渠,引城西河水入城,解决了城内的生活、运输、消防等用水,后人称此河渠为“清献河”,清献河的设计科学,进水口的拦水坝历时千年不坏,现如今仍在发挥作用;越州灾情严重时,赵抃巧用市场规律救灾赈荒,使“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把灾荒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赵抃还善诗文,著有《清献集》十卷。
赵抃工诗善书,和他同时代的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他的作品之《致知府阁下尺牍》用笔端正严谨,点画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偏向“丽”的书风。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却结字则较宽散,用笔也朴质得多。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可说是偏向“劲”的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