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杀嫂”称得上是《水浒传》中最出圈的桥段,这段剧情中登场的几个核心角色都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他们的形象都已经被脸谱化,他们的名字都不仅仅只是特指那个角色,而是被人们用来代指某一类人。
比如武松是英明神武,武大郎是老实本分,潘金莲则是不知廉耻。
(武松、潘金莲剧照)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当年初看《水浒传》时,只觉得宋江为人忠义,可如今再看,却难免觉得宋江虚伪,所以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为人,或许也是人云亦云的被误解了。
若你细品原著,带入武松的视角去看待这些人和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武松怒杀嫂嫂
其实不光是宋江、武大郎、潘金莲这些角色,就连武松的形象也常被读者误解。
多数人印象里的武松是生来就一身英气的,其实不然,武松第一次在柴进府上登场时,不过是一个因为误伤了他人而无家可归的小混混形象而已,他成为“英雄”是在景阳冈打虎之后。
他有了“打虎英雄”的名号之后,回乡便成了世人心中的崇拜的对象。
也正因为如此,当他那美丽动人的嫂嫂撩拨他的时候,他也只觉得这是嫂嫂的热情,同时也是嫂嫂对他这“英雄”的崇拜,别无他意。
但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他才知道嫂嫂的动机不简单,这女子是想趁着哥哥不在家来撩拨他。
武松是怎样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再合适不过:“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他当即就怒斥了潘金莲一番,可那女子却依旧死性不改,后来甚至在王婆的撮合下与西门庆勾搭在一起,还做出杀夫之举,那就怪不得武松对她痛下杀手了。
(武松、宋江剧照)
所以这个故事看下来就是这么回事,一切都顺理成章,武松杀嫂虽是滥用私刑,但在多数人看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事,至少是大快人心的事。
可你若是结合武松上梁山之后的经历来看,就知道武松也一定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二、扈三娘的遭遇
三山聚义的剧情发生在“梁山三打祝家庄”之后,也就是说,武松并没有见证宋江收服扈三娘的过程。
但武松也不是傻子,他擅长观察身边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一定会注意到一件怪事。
即“扈三娘为何嫁给王英”。
(扈三娘、王英剧照)
是啊,扈三娘的容貌如何?书中是这么写的:“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谩驰宝马当前,霜刃如风,要把官兵斩馘。粉面尘飞,征袍汗湿,杀气腾胸腋。战士消魂,敌人丧胆,女将中间奇特。得胜归来,隐隐笑生双颊。”
而王英呢?
“驼褐衲袄锦绣补,形貌峥嵘性粗卤。贪财好色最强梁,放火杀人王矮虎。”
你说这像是一个世界的人吗?无论怎么看,王英都配不上扈三娘。
同时武松若是了解了扈三娘的身世之后,就难免更加奇怪了。
这女子全家老小都被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兄弟们给杀了,她为何会心甘情愿的嫁给王英这丑汉?
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书中并没有提到扈三娘的心理活动,但却描写了宋江的做法:“且说宋江收回大队人马,到村口下了寨栅。先教将一丈青过来,唤二十个老成的小喽啰,着四个头领,骑四匹快马,把一丈青拴了双手,也骑一匹马,‘连夜与我送上梁山泊去,交与我父亲宋太公收管,便来回话。待我回山寨,自有发落。’众头领都只道宋江自要这个女子,尽皆小心送去。就把一辆车儿教欧鹏上山去将息。一行人都领了将令,连夜去了。宋江其夜在帐中纳闷,一夜不睡,坐而待旦。”
没人知道宋江做了什么,只知道之后扈三娘就对宋江服服帖帖,继而被他送给了王英。
(宋江、扈三娘剧照)
总之,是威逼也好,是利诱也罢,扈三娘这“弱女子”也只能照做了。
所以再回看潘金莲的经历,你就知道她有多无奈了。
三、潘金莲与武大郎
潘金莲和武大郎不就是另一对扈三娘与王英吗?
这画风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书中写得很明白:“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你看,潘金莲前后的人设是十分矛盾的。
她若天生风流,又如何会拒绝大户的好意?像她这种底层女子,若能与那大户攀上关系,不说过得多好,至少衣食无忧了。
可她偏偏不从那大户,足见她原本也是个烈女。
后来之所以会堕落,则纯粹是为了气武大郎,让武大郎主动休妻,还她自由。
这一切,武松也都看在眼里,毕竟整个清河县都流传着关于潘金莲的那些风言风语,武松又不傻,岂能不知?
(武大郎、潘金莲剧照)
所以当他上了梁山之后,就一定能体会到嫂嫂的无奈。
同时如果你觉得宋江是小人,那就理所应当觉得武大郎不是什么好东西,否则就是典型的双标,因为他们都做了同一件事,仗势欺人,活生生的把一个好女人逼得自甘堕落。
当然,说潘金莲不该杀,也只是说不该由武松来杀,毕竟他那举动始终是滥用私刑,这女子在做出杀夫之举后,就不值得同情了,只是那看似人畜无害的武大郎,其实也同样可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