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上的失利,未必就能决定整个战局的胜负;而具备战略眼光,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改变整个全局的命运。
正如古人所说:“卧薪尝胆三年雪封,才子青青。”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有时一时的战术失败,反而成为了积累实力、扭转乾坤的基石
让我们重回历史的烽烟,看看这些在战术层面吃了亏,却最终在战略上获得大捷的例子吧。
今天老伍将带你探寻其中两例最具代表性的胜利——刘邦与项羽的楚汉战争,还有“二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楚汉争霸——刘邦如何实现逆袭?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很出名的楚汉相争的故事。刘邦和项羽在这仗里的较量,很多研究历史的人都觉得像是战术跟战略智慧的激烈碰撞。为了让大家更明白刘邦在打这场打了四年的仗时,犯的一个最典型的战术失误案例——彭城之战,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吧。
彭城之战,于刘邦而言,实乃彻彻底底之败也。彼时刘邦率约五十六万大军,猛攻项羽所守之彭城。然项羽仅以三万精兵正面突击,遂速撕开刘邦之军阵,致刘邦损失惨重。据《史记》载此役中刘邦失其大半军队,且累及己之父母妻儿落于项羽之手。
不过这里的关键在于,刘邦并没有因一次战术失利而崩溃。
对比项羽在胜利之后的骄横和不善于发展的战略来看,刘邦却表现出极强的战略眼光。
刘邦果断撤退,不再跟项羽硬刚,转而实施‘避实击虚’策略还联合了各方诸侯割据势力,并且筑牢了自己的大后方。
一年后他在荥阳一带逐步扭转局势,最终伺机而动、卷土重来,击败项羽于垓下之战(西元前202年),奠定了汉朝的开国基础。
历史学家田余庆曾指出:“刘邦重视的是一直积累实力、调动东散西合的战争策略,以擒胜观败。”而项羽则更多关注的是直接的战术胜利,比如正面冲锋与个人英勇,忽视了战后的整军备战和广泛的外交联盟。因此虽然项羽一再在战术上取胜,但始终无法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通过楚汉战争这个典型事例可知,战术方面的挫败,并不代表整个局势都会输。关键是在战略布局时,要有长远的视野,整合资源,并不断推动取得胜利的可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战术撤退,战略反击的开端敦刻尔克大撤退则是另一个经典案例,强烈展示了战术上的失败如何成为战略反攻的起点。时间回到1940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高潮,德国的“闪电战”席卷西欧,数十万盟军被德军包围在法国的敦刻尔克海滩。这看似是一场注定溃败的局面,而战术上的现实也确确实实如此:盟军被迫仓皇撤退,失去了大片阵地。
根据统计,西线战场上约有33.8万英法联军陷入德军重重包围。这一数字是在短短几天内便从交战最前线撤退至敦刻尔克的,盟军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把这么庞大规模的军队安全撤离。对此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起了一项惊世骇俗的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
从纯战术角度来说,这次撤退可谓狼狈至极。
丘吉尔自己在回忆录中也坦言道:“我们当时并无战斗取胜之意,仅有的期望便是将部队带回家。”
敦刻尔克行动动用了大量海军舰艇,甚至到民间小船也被征用,全力挽救数十万士兵
而且整个撤退过程在德军空中打击的背景下进行,付出了巨大代价,共损失舰船200余艘,阵亡人数达3万。
但在战略层面上,这场撤退非常成功。
虽然战术上英法联军不得不放弃法国阵地,但338万士兵成功撤退,为英国保留了足够的兵力,支撑了未来的“大西洋之战”。
历史学家文森特·奥欧云在其著作《二战伟大瞬间》一书中写到:“在战术损失的阴影下,这次撤退虽然痛苦艰难,但其中保留下来的人力骨干为盟军日后的诺曼底登陆奠定了基础。”
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后,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们绝对不会动摇,奋战到底;在海滩在街道在小巷在田野在战壕战斗至最后一口气。”
于是乎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后,他作了那场知名演说:“我们拒不投降;我们要在海滩上奋战,我们要在街道上奋战,我们要在田野和壕沟里奋战,直至最后一刻。”
这一战略讲话不仅振奋了英美民众,更坚定了战后抵御德军的信念与士气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事表明,战术上的撤退与失败并不可怕,重点在于能否自局部的失利中全身而退,思考怎样为后续的反攻做好筹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语 战略让战争逆转胜负从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到丘吉尔在黑暗时刻力挽狂澜,历史教会我们,战术上有时输得惨烈而无力,但最终真正决定成败的,是战略上的远见与布局。
从战术出发的胜败,常常不能决定最终的命运,一个时刻放眼全局的策略往往成为关键。历史往往需要反复考验人的心志与耐心。赢得战争,不单是战场上的冲锋陷阵,更是一次次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自省并制定出长远策略的智慧。
这样现代管理者、企业家或是决策者是否也可以从那些战争中的智慧汲取启示?在危机四起的现代竞争环境中,是不是也存在“战术上的输”、“战略上的赢”?其实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并吸取的宝贵经验。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 - 司马迁
《二战伟大瞬间》 - 文森特·奥欧云
《楚汉战争的战略与战术》 - 田余庆
《二战的战略抉择》 - 温斯顿·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