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陕师大教授访问中亚,一东干族老人追问:左宗棠的人还在不?

雅画历史 2024-11-21 07:50:34

在那遥远的中亚腹地,隐藏着一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神秘族群——东干人。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部跨越时空的史诗,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坚韧。而这一切,都因一位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教授——王国杰的探访,而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位学者的探寻

王国杰,一个在学术界并不陌生的名字,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东干学研究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他,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更是东干人研究的权威人物。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东干人与中国人之间深厚的渊源,更让世人看到了这个独特族群在文化传承上的顽强与坚持。

惊喜与感动的交织

时间回溯到1990年的金秋十月,中亚的一个名为“营盘”的陕西村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王国杰。他的到来,对于这里的东干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当王国杰用流利的“东干话”与村民们交流时,那份亲切感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村民们惊讶之余,更是激动万分,他们簇拥着这位远道而来的“老舅”,甚至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将王国杰抬了起来,在村子里绕行,一边走一边兴奋地大喊:“老舅家来人了!”那一刻,王国杰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这份情谊,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然而,在这次访问中,还有一件事深深触动了王国杰的心。一位年迈的东干族老人,拉着他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询问:“左宗棠的人还在不?”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情感。左宗棠,这位清朝名将,曾率领大军西征,平定叛乱,也为东干人的先祖提供了庇护与帮助。在老人的心中,左宗棠不仅是历史的英雄,更是他们族群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从历史深处走来

东干人的历史,是一部关于迁徙与融合的史诗。他们的先祖,在1862年至1878年的清朝统治年间,因战乱和饥荒,踏上了西迁的征途。随后,在1881年《圣彼得堡条约》签订后,又有大批东干人迁徙至此。万余人长途跋涉,历经艰辛,最终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了中亚民族中的一员。如今,东干人的数量已超过六万,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却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陕甘方言的海外回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东干人坚守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他们坚持使用陕甘方言,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未曾改变。那些独特的词汇,如“浪去了”(出去了)、“给人了”(送人了)、“蹴下”(蹲下),在东干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东干诗人萨里尔,曾深情地感慨:“我能流畅地说陕甘方言,却遗憾从未踏足过中国,不认识汉字,只能用俄语思维。”尽管如此,他依然以诗歌的形式,表达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文化的传承。一对联“去国万里情不改,离乡百年语尚存”,便是最好的写照。

陕西特色的异域演绎

在东干人的日常生活中,陕西的特色被巧妙地融入了中亚的风土人情之中。他们的穿着,虽然后来逐渐欧化,但仍保留着陕西的某些特色元素。饮食上,面食是他们的主食,筷子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餐具,而东干人的烹饪技术,更是远近闻名,让人回味无穷。此外,他们还保留了许多陕西的传统习俗,如婚宴上的座位安排、曾经盛行的缠足习俗(直到1948年仍有),都是对故土文化的一种坚守。

传统礼仪的海外传承

东干人的婚丧嫁娶,更是将中国传统礼仪保存得淋漓尽致。婚礼上,新郎新娘的装扮与清朝时期的服装极为相似,老习俗在这里得到了完好的保留。迎亲的车队、拦路讨喜钱、抹锅灰、闹洞房等环节,无一不透露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色彩。东干人对礼仪的重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今天的陕西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份古老的文明在海外绽放光彩。

文化传承的基石

东干人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尊敬祖宗,注重人伦关系,讲究道德风尚,崇尚礼仪。在他们的人生大事中,“忠主、忠君、孝亲”是核心价值观。为人处世方面,他们推崇诚信、慷慨、厚道、和谐,看重亲情、家庭,推崇仁孝、同乡情谊。为了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东干人积极开展续写家谱、写方志、建立村史博物馆等文化传承活动,让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文化生命力的展现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但东干人的文化认同从未动摇。许多东干人能准确说出自己的祖籍,他们深情地将陕西称为“我爷的省”。对于许多东干人来说,回陕西看看,是他们一生的愿望。这种对故土的深情与眷恋,正是东干文化顽强生命力的体现。上百年来,他们入乡不随俗,无论历史如何变迁,都未曾被同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根基。

文化的桥梁,历史的见证

王国杰的探访,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向世界展示了东干人与中国文化之间深厚的联系,以及东干文化在海外顽强生存、代代相传的奇迹。这份文化的坚韧与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东干人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愿这份文化之桥能够继续连接着中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尊重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