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借宿破庙,见乞丐大口吃肉,他说别吃这是断头饭
在那大清的康熙年间,中原大地上流传着诸多奇闻异事。
在那江南水乡的一隅,有一座废弃多年的破庙,名曰“清风观”。
此庙原本香火鼎盛,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使得庙宇残破不堪,逐渐荒废,唯有偶尔的行人或是迷路的旅人,才会到此暂避风雨。
咱们今天的故事,便从这清风观说起。
那是一个初秋的傍晚,天边的晚霞烧得如火如荼,把半边天都映成了赤红。
这日,有一名叫李暮年的男子,因家中突发变故,急需赶往南方的亲戚家求助。
他孤身一人,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这李暮年为人忠厚,平日里与人为善,此时却因长途跋涉,身心俱疲,天色渐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心中焦急万分。
正当他踌躇不前时,远远望见前方有一座庙宇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若隐若现。
李暮年心中一喜,连忙加快脚步,不多时便来到了那座破庙前。
但见庙宇虽破,却仍有几分庄严之气,门前一对石狮子,虽已斑驳,但仍不失威严。
李暮年推开门,只觉一股凉风迎面扑来,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庙内空荡荡的,蛛网遍布,但好在并无其他异状。
他找了一处较为干净的角落,放下行囊,打算在此借宿一晚。
就在这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从庙角传来,李暮年心中一惊,忙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正蜷缩在角落里,手中拿着一块不知从何处得来的肉,正大口大口地啃着,脸上满是满足的神色。
李暮年见状,心中虽有些畏惧,但想到同为天涯沦落人,便壮着胆子,走了过去。
他轻声问道:“这位兄台,可否容我在此借宿一晚?
在下李暮年,感激不尽。”
那乞丐抬头看了李暮年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低下头,继续啃着手中的肉。
李暮年见他并未拒绝,心中稍安,便在一旁找了个地方坐下,打算休息片刻。
那乞丐似乎感受到了李暮年的善意,便停下手中的动作,开口说道:“你这书生,倒也有些胆色。
不过,你可知道这庙里晚上不干净?”
李暮年闻言,心中一惊,忙问道:“兄台何出此言?”
乞丐叹了口气,说道:“我本是这附近村庄的村民,因家中贫困,不得已流落至此。
这庙里原本供奉着一尊清风神像,甚是灵验。
但自从那场洪水过后,庙宇荒废,神像也不翼而飞。
从此,这庙里便时常有诡异之事发生。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便会有哭声、笑声、风声交织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更有传言说,这庙里住着一只厉鬼,专门害那些无辜的过路人。”
李暮年听罢,心中虽有惧意,但想到自己此时并无退路,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多谢兄台提醒,但我此时身无分文,又无处可去,只能在此将就一晚。
若有不测,也是命该如此。”
乞丐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书生倒是豁达。
也罢,我便在此陪你一晚,也好有个照应。”
说罢,乞丐又从怀中掏出一块肉,递给李暮年,说道:“这肉是我今日在村头讨来的,虽不多,但也能填饱肚子。
你且吃了吧。”
李暮年见状,心中感激不已,忙接过肉,三口两口便吃了个干净。
那肉入口即化,香气扑鼻,令他回味无穷。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庙门吱呀一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门外窥视。
李暮年心中一紧,忙向乞丐望去。
只见乞丐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肉也掉落在地。
他颤抖着声音说道:“糟了,它来了!”
李暮年闻言,心中一惊,忙问道:“谁来了?”
乞丐没有回答,只是死死地盯着庙门,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就在这时,庙门猛地被推开,一个身影闪了进来。
李暮年定睛一看,只见那人身穿一袭黑袍,头戴一顶斗笠,脸上罩着一层黑纱,看不清面容。
那人走到庙中,环视四周,最终将目光定格在李暮年和乞丐身上。
他冷笑一声,说道:“哼,原来还有两个活人在这里。
也好,省得我去别处找了。”
李暮年和乞丐闻言,心中都是一紧。
那乞丐更是吓得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暮年虽然心中也有惧意,但想到自己此时若不挺身而出,恐怕难逃一死。
于是,他壮着胆子,说道:“阁下何人?
深夜来此有何贵干?”
那人闻言,哈哈一笑,说道:“我乃这庙中的厉鬼,专门害那无辜的过路人。
你二人既然来到此地,便休想活着离开。”
说罢,那人便张开双臂,向李暮年和乞丐扑去。
李暮年见状,忙侧身一闪,躲过了那人的攻击。
乞丐见状,也连滚带爬地躲到了一旁。
那厉鬼一击不中,勃然大怒,便化作一道黑影,在庙中四处飘荡,企图寻找机会将李暮年和乞丐置于死地。
李暮年和乞丐见状,心中都是惊恐万分,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李暮年忽然想起了乞丐之前给他的那块肉。
他心中暗想:“那肉香气扑鼻,入口即化,莫非是有什么蹊跷?
难道说,那乞丐其实是故意将这肉给我,想要救我一命?”
想到这里,李暮年忙向乞丐望去。
只见乞丐此时正躲在一角,眼神中满是惊恐和绝望。
李暮年心中一横,决定拼死一搏。
他捡起地上的肉,向那厉鬼扔去。
那厉鬼见状,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书生,莫非是疯了?
想用一块肉来打发我?”
说罢,那厉鬼便张开嘴,一口将肉吞了下去。
但就在他吞下肉的瞬间,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形也变得虚幻起来。
他惊恐地喊道:“你……你对我做了什么?”
李暮年见状,心中大喜,忙说道:“哼,你这厉鬼,可知道这是断头饭?
凡是吃了这饭的人,都活不过今晚。”
那厉鬼闻言,脸色变得更加惨白,身形也愈发虚幻。
他愤怒地喊道:“你……你这书生,竟敢骗我!”
说罢,那厉鬼便化作一道黑烟,向庙外逃去。
李暮年和乞丐见状,都是松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
过了许久,乞丐才缓过神来,看着李暮年,说道:“兄台,你……你是如何知道这肉是断头饭的?”
李暮年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见那肉香气扑鼻,入口即化,便猜想其中必有蹊跷。
再加上你之前的神色异常,我便更加确信了这肉的不同寻常。
没想到,竟然真的救了我们一命。”
乞丐听罢,心中对李暮年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兄台,你今日救了我一命,我无以为报。
只愿日后若有缘相见,定当厚报。”
李暮年闻言,笑了笑,说道:“兄台客气了。
我们同为天涯沦落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如今那厉鬼已除,我们也该各自上路了。”
说罢,李暮年和乞丐便各自收拾行囊,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李暮年继续踏上了南下的路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而乞丐则回到了村庄,重新开始了他的生活。
这清风观中的诡异之事,也随着那厉鬼的消失而逐渐被人遗忘。
但每当夜幕降临,清风观中仍会传来阵阵风声、哭声和笑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这便是李暮年在破庙中借宿,见乞丐大口吃肉,他说别吃这是断头饭的故事。
咱们下回分解,再来讲讲李暮年南下的路上,又遇到了哪些奇闻异事。
李暮年别了乞丐,独自一人继续往南走。
这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他亲戚所在的江南水乡。
他亲戚是个富商,家中颇有资产。
见李暮年远道而来,又听闻他家中变故,便收留了他,让他在府中做了个账房先生。
李暮年为人忠厚,做事勤快,很快便赢得了府中上下的尊敬和喜爱。
然而,李暮年心中却始终忘不了那日在清风观中的经历。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想起那乞丐、那厉鬼、还有那块神秘的肉。
他心中暗自思量:“那肉究竟是何物?
为何能救我一命?
那乞丐又究竟是何方神圣?
为何会知道这肉的秘密?”
这些问题困扰着李暮年,让他寝食难安。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放下手中的事务,再次踏上北上的路途,去寻找那乞丐,解开他心中的谜团。
这一路上,李暮年走走停停,四处打听那乞丐的下落。
但奇怪的是,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仿佛与那乞丐擦肩而过。
每当他快要找到乞丐的时候,乞丐总会神秘地消失,仿佛故意在躲着他。
这一日,李暮年来到了一个名叫“杏花村”的小村庄。
这村庄风景如画,民风淳朴,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他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他眼前闪过。
李暮年定睛一看,只见那乞丐正站在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下,手中拿着一块肉,正大口大口地啃着。
李暮年心中一喜,连忙快步上前,喊道:“兄台,可算找到你了!”
那乞丐闻声抬头,见是李暮年,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说道:“哦,是你啊。
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李暮年忙说道:“兄台,我此行是为了寻找你,解开我心中的谜团。
那日你给我的肉究竟是何物?
为何能救我一命?
你又是如何知道这肉的秘密的?”
乞丐闻言,叹了口气,说道:“唉,我就知道你早晚会来找我。
罢了,今日我便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你吧。”
说罢,乞丐便领着李暮年来到了那棵老槐树下,坐下身来。
他说道:“其实,那肉并非寻常之物。
它是我从一位高人那里得来的。
那位高人是个道士,隐居在深山之中,精通各种奇门遁甲之术。
那日我流落至此,恰好遇到了他。
他见我可怜,便给了我这块肉,并告诉我这是断头饭,能救我一命。”
李暮年闻言,心中更加疑惑,问道:“那这位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为何会给你这块肉?
你又是如何知道它能救我一命的?”
乞丐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其实,这位高人并非凡人。
他原是清风观中的清风神仙。
那日庙宇被洪水冲毁,神像不翼而飞,他便流落人间,化作了凡人。
他见我心地善良,便决定救我一命。
至于那块肉,其实是他的仙丹所化,能驱邪避凶,保人平安。”
李暮年听罢,心中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
那兄台你又是如何知道它能救我一命的?”
乞丐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
那日我见你孤身一人,又知这庙中诡异之事,便想将这块肉给你,希望能保你平安。
没想到,竟然真的救了你一命。”
李暮年闻言,心中对乞丐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说道:“兄台,你今日能告诉我这些,我已是感激不尽。
日后若有需要,我李暮年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乞丐闻言,笑了笑,说道:“兄台客气了。
我们同为天涯沦落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如今你既已知道真相,便也无需再挂念此事。
只愿你能在此地多住几日,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
李暮年闻言,心中欢喜,便答应了乞丐的请求。
他在杏花村中住了数日,与乞丐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事。
这一日,他辞别了乞丐,重新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他回到亲戚府中,继续做起了账房先生。
但不同的是,他的心中已不再有那日的恐惧和疑惑。
他明白,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但只要心怀善念,勇敢前行,便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明和希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数十年已过。
李暮年也从一个年轻的书生,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始终保持着那份善良和坚韧。
这一日,他坐在府中的花园里,晒着太阳,回想着自己这一生的经历。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身影从他眼前走过。
那身影穿着一袭破衣烂衫,手中拿着一块肉,正大口大口地啃着。
李暮年定睛一看,只见那年轻人正是当年的乞丐。
只是此时的他,已变成了一个年迈的老者,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李暮年心中一喜,连忙站起身来,喊道:“兄台,可还记得我?”
那乞丐闻声抬头,见是李暮年,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他说道:“哦,是你啊。
没想到咱们还能再见面。”
李暮年忙走过去,拉着乞丐的手,说道:“兄台,你这些年过得可好?”
乞丐笑了笑,说道:“还好还好。
只是这世道变化太快,我都快跟不上了。”
李暮年闻言,心中感慨万千。
他说道:“是啊。
这世道变化得太快,咱们都老了。”
说罢,两人便坐在花园的亭子里,聊起了往事。
他们聊起了那日在清风观中的经历,聊起了那块神秘的肉,聊起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
这一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两位老者坐在亭子里,聊着往事,仿佛回到了那个年轻的时代。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欣慰,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善良和坚韧,始终是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而他们的故事,也如同那清风观中的传说一样,被后人传颂着,成为了一段不朽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