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说:
这些所谓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韩国人平常都在干嘛呢?一个词就能概括,“要饭”,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去要饭。这可不是我说的,人家韩国国父金九,自己写在回忆录里的。一个月30块钱的房租要拖欠好久,最后还被法国人告上法庭。
可是思密达不知道他们的祖辈在上海要饭啊,这地方对韩国人来说,那就是民族独立的精神源头,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抗争。如今韩国人来到上海,到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参观,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追寻着先辈的足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是思密达们的崇高精神追求,可千万不能告诉他们真相,会破防的!
上海街头的思密达旋风最近在上海新天地、武康路、马当路等地,你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能瞧见一群韩国游客,你都不用猜就知道他们和她们是韩国人了,一头的中分、隆冬里不畏严寒的大腿,在加上一出口,扑面而来的思密达。他们和她们兴奋地围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各种角度拍照打卡,脸上满是虔诚和自豪。
上海街头突然间刮起了一阵思密达风,风来的又急又猛。可是为什么是上海呢?中国这个多城市也没听说过有其他城市有此现象,为何思密达独独钟爱上海?
我跟旁边一位懂韩语的朋友一打听,原来他们把这儿当成韩国近代独立运动的精神圣地,来这儿就像是一场 “朝圣”,追寻先辈的足迹。我这才恍然大悟,再一瞧,周围餐厅、商场里的韩国人还真不少,仿佛在这寸土寸金的新天地,开辟出了一片小小的 “韩国天地”。这不禁让我陷入沉思,韩国人对上海这股子钟情劲儿,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呢?
韩国人为何独爱上海?先不谈历史,交通才是第一现实的问题,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从韩国首尔、釜山、济州岛等地,每天都有一堆航班直飞上海,2个小时直达上海浦东机场,借着国家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韩国人拿着护照,说走就走,来上海就跟串门似的,“周五下班去中国” 都成韩国社交媒体的热搜常客了。好多年轻人周五下班后,麻溜地奔向机场,到上海过个周末,周日晚上再飞回去,周一照常上班,一点不耽误事儿,这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韩国虽说经济挺发达,可这物价也是高得吓人,毕竟是个半岛国家,物资匮乏。在首尔,吃碗普通的拉面,换算成人民币得五六十块,买个西瓜,没个一两百下不来,打个车更是心疼钱包,感觉钱都不是钱,是大风刮走的。再瞅瞅上海,美食多不说,价格还亲民。小笼包、生煎包,几块钱一笼,吃得饱饱的;火锅、烧烤,人均一百来块,能吃得扶墙走。还有那购物,南京路、淮海路,各种大牌、潮牌应有尽有,赶上打折季,价格比韩国本土还划算,这对韩国人来说,简直就是购物天堂啊,能不心动吗?
最后才是历史因素,这也是马当路聚集那么多韩国人的原因所在。
时间倒回上世纪初了,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韩国的独立志士们流亡海外,1919年4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一栋小洋楼里正式成立了。现在的地址是上海市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听起来韩国人整出了挺大动静,其实最多算是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暂时不用逃命了。所谓的韩国临时政府,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枪没枪。说白了,跟自娱自乐没啥区别,国际上压根没人关心。韩国人到处找西方国家求援,可列强都没给过正眼,根本不搭理。就这样,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流亡了足足27年之久,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上海。
这些所谓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韩国人平常都在干嘛呢?一个词就能概括,“要饭”,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去要饭。这可不是我说的,人家韩国国父金九,自己写在回忆录里的。一个月30块钱的房租要拖欠好久,最后还被法国人告上法庭。
可是思密达不知道他们的祖辈在上海要饭啊,这地方对韩国人来说,那就是民族独立的精神源头,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抗争。如今韩国人来到上海,到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参观,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追寻着先辈的足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是思密达们的崇高精神追求,可千万不能告诉他们真相,会破防的!
韩国对中国的复杂情愫话说回来,韩国人对上海的这份钟情,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韩国对中国那复杂得像一团乱麻般的情愫。
别看现在韩国时不时整点幺蛾子,往前数个千八百年,那可是咱中华老大哥身边乖巧的 “小弟”。自周朝起,朝鲜半岛就和中原王朝 “搭上了线”,商朝遗臣箕子跑到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箕子朝鲜,还接受周天子册封,这缘分就开始了。
往后岁月里,不管是汉四郡时期、高句丽,还是高丽王朝、朝鲜王朝,大多时候都老老实实向中原王朝朝贡。政治上,新王登基得等咱册封,才觉着名正言顺;文化上,更是把中华文化当 “教科书”,从汉字到儒家思想、科举制度,一股脑照搬。就说那古代朝鲜学子,摇头晃脑诵读 “之乎者也”,写文章也遵循八股套路,对咱这文化正统尊崇得很。官员们也以学习中华典章制度为荣,依葫芦画瓢治理国家,活脱脱一个 “小中华” 模样。
长时间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文化、制度、礼仪,哪哪都有中国的影子。汉字用了上千年,科举制度照搬,传统服饰、建筑风格也像模像样学了去。虽说后来韩国搞了去汉字化,但那历史的烙印哪能轻易抹去?到了近现代,韩国经济是发展起来了,可这历史的 “矮一截” 感觉,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些韩国学者拼命研究历史,想找出点能 “挺直腰杆” 的东西,可越挖越心虚,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咋断得了?
20世纪70年代韩国汉江奇迹造就了韩国经济的腾飞,由此甩开了北方邻居与中国,因此韩国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是中日韩三国中间,是被中国追赶的地位,谁知道一转眼,中国已是全球第二,早跟韩国不是量级的。
文化上浅薄与经济上暴富,造成了韩国国民心理的自卑又自大,事大主义的传统国策始终根植于韩国的国民基因中,一心想要追随强国,一心一意的想要挤进去,可是G8 不带他玩,好不容易成了发达国家,又被群嘲,思密达这心理能开心吗?
想要证明自己是很强大的,可是打眼一扫自己家里,家徒四壁,往隔壁一瞅,眼都亮了,好东西真多,关键是隔壁家以前就是自己的宗主国,是自己的祖宗,嘿,自己祖宗就等于是自己的,于是心安理得的拿来。
呸,不要脸。还是那句话,西方的罗马没了,一丢孝子贤孙可以跳出来继承遗产,反正也考证不出来什么,可是东方的大汉帝国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强大无比!
五、结语:中韩共谱未来新篇说到底,韩国人对上海的钟情,以及韩国对中国那种复杂到让人挠头的情感,根源就在历史的九曲回肠、现实的利益纠葛与民族自尊心的作祟。他们既念着往昔附属时中华文化的滋养,又因近现代的跌宕起伏,心态失衡,在经济、文化赛道上跟咱较着劲,还时不时闹点小脾气。过去的附属地位、文化传承,让自卑的种子种下;如今中国的迅猛崛起,又在经济、科技领域给他们带来巨大冲击,慕强与畏惧共生。
但咱眼光得放长远,中韩同属东亚文化圈,血脉相连、文脉相通。在这全球化浪潮里,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盼着韩国早日抛开纠结,认清地位,早日回归宗主国体系,才是正途!
当年的棒子就是上海那里起的名字
傻逼,那叫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