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攻势闹得沸沸扬扬,不少人当时都觉得这是俄乌冲突的转折点,真的吗?现在看来,好像没那么简单。虽然乌军确实给俄军添了不少堵,但要说改变战局,还差得远呢。关键是,为啥俄朝联军握着制空权,却迟迟没把乌军赶走呢? 这其中,猫腻可不少!
首先,俄朝联军在库尔斯克那可是占据绝对优势啊!虽然乌军精锐尽出,一开始打了俄军个措手不及,但好景不长,俄军的潜在动员能力更强,装备和空中优势也更明显。乌克兰空军几乎没还手之力,就算现在有了F-16,也改变不了大局。 这半年来,看好乌军长期坚守库尔斯克的人,没几个。 你说,乌克兰高层都喊出“决战库尔斯克”了,美国官员还说乌军快守不住了,这情况得多险峻? 再加上朝鲜军队直接参战,填补了俄军人员不足,按理说,拿下库尔斯克应该轻而易举才对。但事实是,俄军就是没把乌军全歼,难道他们真没这本事?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会不会是俄军故意拖着,把库尔斯克当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 想想看,乌军在库尔斯克,对俄军和乌军来说都是个象征性意义。对俄军来说,只要乌军还在,就能一直宣传“保卫家园”,激励更多人上战场;对乌军来说,在库尔斯克占据部分领土,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胜利果实了,要是全丢了,怎么跟老百姓交代?更关键的是,乌军为了这场战役,把大量精锐部队都调过来了,损失惨重。要是最后啥也没捞着,那岂不是亏大了?所以,他们很可能会继续往库尔斯克堆兵力。 这对俄军来说,或许是好事。乌军在库尔斯克兵力越多,在东部战场能调动的兵力就越少,这不正给了俄军在东部发动大规模反攻的机会吗? 你看,这几个月俄军加大了东部战线的进攻力度,也确实拿下不少地方。同时,俄军还能利用空中优势,不断消耗库尔斯克的乌军,隔三差五就发布战报,说消灭多少乌军,打掉多少坦克,比如2月17日那次,就说消灭了300多个乌军士兵。 再加上现在是冬天,库尔斯克巨冷,乌军后勤补给跟不上,非战斗减员也在上涨。所以说,俄军故意不把乌军赶尽杀绝,说不定真是个高明的战略战术。
总的来说,虽然乌克兰得到了西方的大力支持,但俄乌冲突的天平,客观来说还是倾向于俄罗斯的。 俄罗斯的战争资源比乌克兰多得多,更别说西方国家对继续援助乌克兰,也有了犹豫。特朗普和普京还视频通话了,这说明什么?乌克兰是不是该考虑和谈了?
最后,回头看看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反攻,一开始确实唬人,但随着俄军调兵遣将,加上朝鲜的支援,俄军的反攻就稳扎稳打。俄军占据制空权,却迟迟不歼灭乌军,可能真是为了消耗乌克兰,毕竟,在库尔斯克,俄军几乎每天都能取得战果。 库尔斯克,这或许不仅仅是一场战役,更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