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了北京,发现最好吃的不是烤鸭,不是炸酱面,而是这10种

风烟食录 2024-11-24 09:34:40

声明: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追责。

北京,自智慧生命之肇始,文明之滥觞,历经数十万年,迭经数十名之更易,饮食文化蔚为大观,诚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上古之时,此地名为幽陵,夏朝则称冀州,周朝名蓟,春秋为燕京,秦置渔阳,唐改范阳,辽建南京,金筑中都,元为大都,明代更名北平,旋成祖迁都于此,名曰北京,亦曰京师。

至清代,沿用其名,民国时,北平、北京互称。新中国成立后,定名北京,至今未变。

自辽金以降,北京饮食文化渐趋多元,契丹人、渤海人、女真人等少数民族纷纷涌入,主食由粮谷转为肉酪,正所谓“一代食俗起于辽金”。

元代之时,游牧饮食风味大肆扩张,强大蒙古国将“胡食”引入中华大地,蒙古族较契丹、女真人更具游牧特色,宫廷民间,羊肉肴馔俯拾皆是,从根本上促成了两种截然不同之饮食风格之交合。

明代之时,饮食文化趋于成熟,嘉靖之后,敦厚简朴之饮食风尚逐渐向浮靡奢侈转化。

清代之时,满族主宰天下,宫廷饮食文化发展至极盛之境。

彼时之“满汉全席”,堪称清代饮食文化之巅峰。

而官府与贵族之家宴,不仅引领时代潮流,更成为北京市井饮食之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诚不虚言。

及至民国,北京饮食文化又添新彩,旧式饽饽铺变身饼干店,昔日木杆白铜锅,渐为三炮台、政府派所替代,昔日柳泉居之黄酒,今则为三星白兰地、啤酒所用。

护国寺与牛街之上,各种清真小吃琳琅满目,烧饼夹肉、甑糕、奶酪等,皆为肉食与高碳水之盛宴。

北京饮食文化之精髓,在于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宫廷风味、官府风味、民族风味、各地(包括国外)风味,汇聚一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宫廷风味讲究食品安全、配料固定、主次严格、调味纯粹、季节分明。

前几天去了北京,发现最好吃的不是烤鸭,不是炸酱面,而是这10种!

1:艾窝窝。历史悠久的北京传统风味小吃。

据明代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另有说法认为,艾窝窝或由维吾尔族穆斯林带入清宫,后因皇后钟爱有加,名震京城,成为一款备受赞誉的清真风味小吃,被美誉为“御艾窝窝”。

艾窝窝外形洁白如霜,形如球状,质地细腻柔韧,色泽雪白。

常以红色山楂糕点缀,显得尤为美观、喜庆。

其口感粘软,馅心松散甜香,风味独特。

制作艾窝窝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粉(江米)、面粉制成的外皮,内馅则富有变化,包含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

制作时,需先将适量糯米清洗干净,与等量清水一同放入蒸锅蒸制,随后以面粉等制成外皮,包裹上精心准备的馅料,最终制成这美味的传统糕点。

2:炒肝。据传,炒肝源自清同治年间的前门外鲜鱼口“会仙居”,是在“白汤杂碎”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去除了心肺,以大肠和猪肝为主料,勾芡煮制而成。

炒肝形态独特,汤汁油亮酱红,色泽诱人。

肝香肠肥,肥而不腻,稀而不澥,勾芡后的汤汁浓郁,入口滑嫩,口感细腻,既有肝脏的独特风味,又融入了各种调料的香气,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蒜香浓郁,更是为其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味。

品尝炒肝时,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喝,使肠、肝和芡汁分布均匀,这样的吃法不仅独特,更能充分感受到炒肝的美味。

3:豌豆黄。这道源自北京的传统名点,自古以来便以其细腻的口感、香甜的滋味,成为了京城小吃中的翘楚,与豆麺糕、艾窝窝等并称为“老北京小吃十三绝”。

据史料记载,豌豆黄最早起源于汉族民间,起初是庙会上常见的食品,因慈禧太后对其情有独钟,而得以传入清宫,成为宫廷御膳中的一道佳肴。

自此,豌豆黄名声大噪,不仅保持了其原有的民间风味,更在宫廷的精致制作下,衍生出了更为细腻的“细豌豆黄”。

豌豆黄形态典雅,色泽浅黄,宛如凝脂,观之赏心悦目,品之则更令人陶醉。

其口感细腻滑润,入口即化,既不黏牙也不酥散,豆香浓郁,甜而不腻,清凉爽口。

每一口豌豆黄,都仿佛能唤醒味蕾的每一个细胞,让人在品尝之间,感受到那份来自春天的清新与甜蜜。其制作工艺颇为讲究,需精选上等白豌豆,经过磨碎、去皮、煮烂、糖炒、凝结、切块等繁琐工序,方能成就这色泽金黄、口感细腻的美味佳肴。

4:卤煮火烧。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宫廷的“苏造肉”。

相传乾隆年间,因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普通人难以承受,便以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民间烹饪高手的改良与传播,逐渐演变成了卤煮火烧。

这道小吃不仅在北京城南的南横街生根发芽,更成为了北京饮食文化中一个响亮的符号,与北京烤鸭、涮羊肉等齐名。

卤煮火烧的形态独特,一碗之中,猪大肠、猪肺、炸豆腐与火烧交相辉映。

火烧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肠、肺头剁小块,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浇,再来点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其口感丰富,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肠酥软,味厚而不腻,肥而不膻,偶尔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满口脂香。

老汤的醇厚,使得卤煮火烧的味道层次分明,即便是口轻之人,也会为其浓郁的香气所折服,争取将火烧连带汤汁吃得一干二净。

制作卤煮火烧,虽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颇多。需精选猪大肠、猪肺等主料,经过仔细清洗与焯水,再配以香料包、酱油、料酒、黄豆酱等多种调料,慢火炖煮。

炸豆腐与火烧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口感,更增添了食趣。卤煮的过程中,厨师需掌握火候,确保肉质软嫩适中,火烧汁味浓郁。

盛碗时,厨师手法麻利,将主料与辅料分类码放,再浇上汤汁,撒上香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卤煮火烧便呈现在食客面前。

5:驴打滚。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时期,最初由满族人所创,因八旗子弟喜爱粘食而逐渐流行开来。

相传,旧时制作这道小吃时,需将蒸熟的糯米面团放在黄豆粉中滚一圈,如同乡间野驴打滚时满身沾满黄土的场景,故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的形态圆润可爱,外观金黄诱人,表面覆盖着一层细腻的黄豆粉,显得格外诱人。

其口感软糯可口,香甜美味,咬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外层黄豆粉的香脆,接着是糯米皮的软糯,最后是红豆沙的甜蜜,三者完美结合,层次分明,令人回味无穷。

制作驴打滚,虽工艺繁琐,但每一步都蕴含着匠心独运。需精选优质糯米,经过浸泡、磨浆、沥干等工序制成糯米粉,再加入适量水和成软面团。

将面团放入蒸锅中,大火蒸至熟透,取出后稍凉至不烫手,再擀成薄片。在糯米薄片上均匀铺上一层红豆沙馅,从一端轻轻卷起,卷成圆柱形,用刀切成小段。

最后,将切好的驴打滚小段在黄豆粉中滚一圈,使其表面沾满黄豆粉,既美观又增加口感。

如此制成的驴打滚,香甜润糯,豆香四溢,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让人垂涎欲滴。

6:芸豆卷。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宫廷,初为民间市井小吃,后因慈禧太后的青睐而得以入宫,一跃成为御膳房中的珍品。

据传,慈禧太后在一次纳凉时,偶尝民间小贩所售的芸豆卷,因其香甜爽口、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而大为赞赏,遂命人将其召入宫中,专为她制作这道点心。

芸豆卷形态小巧玲珑,色泽洁白如雪,宛如羊脂白玉般温润细腻,静静地躺在盘中,散发着淡雅而诱人的气质。

其口感细腻至极,经过精心研磨与蒸煮的芸豆泥,绵密柔软,入口即化,带来一种纯粹而自然的味觉盛宴。

内馅多为豆沙或其他甜蜜馅料,与芸豆泥的细腻口感相得益彰,为这道点心增添了一抹甜蜜与丰富。

每一口都仿佛在诉说着老北京的故事,让人在品味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浓厚的怀旧气息与文化底蕴。

制作芸豆卷,需精选优质芸豆,经过浸泡、去皮、蒸煮、研磨等多道工序,方能得到细腻的芸豆泥。

将芸豆泥擀成薄片,包裹上精心调制的馅料,再轻轻卷起,切成均匀的小块,每一步都需匠心独运,方能成就这道美味的佳肴。

如此制成的芸豆卷,不仅美味可口,更兼具药膳之效,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心的滋养与愉悦。

7:糖耳朵。又名蜜麻花,是北京传统小吃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位列“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中,因其形状酷似人的耳朵而得名。

此小吃色泽棕黄油亮,质地酥脆松软,甜蜜可口,颇受食客们的青睐。

糖耳朵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时期,原是清真教人所制的食品,用以招待客人或作为节日礼品。

其制作方法颇为讲究,需经过和面、醒面、造型、油炸、浸蜜等多重步骤。

首先,需将面粉和适量老肥和成软面团,经过发酵至原来的1.5至2倍大,再兑上少许碱,揉至面团不粘手且有韧性。

接着,将红糖和另一块面团混合,擀成面皮,与发酵面团层层叠加,捏成耳朵状的面坯。

待油锅油烧成五成热,将面坯分批入油里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尽油,再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浸泡一分钟,浸透后捞出晾凉即成。

刚出锅的糖耳朵,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芝麻的香气与糖浆的甜蜜完美融合,甜而不腻,酥脆可口,让人一尝难忘。

在北京,糖耳朵尤以南城的南来顺饭庄所制最为出名。

南来顺创立于1937年,最初是卖爆肚的小饭店,后来发展成为京城知名的老字号饭庄,以“爆、烤、涮”为特色。

其蜜麻花更是采用特制的配方和工艺,制作出来的蜜麻花口感更佳,保存时间也更长。

8:姜汁排叉儿。又名姜丝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是北京传统小吃中的瑰宝,亦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

茶菜,作为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而回族人则多以茶代酒,茶菜自然必不可少。

姜汁排叉儿以其色泽浅黄、酥脆香甜、姜味浓郁而著称,历来被视为京城的特色美食之一。

姜汁排叉儿的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原为满族贵族享用的茶点,后来逐渐流传至民间,成为老北京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

其形态小巧精致,宛如一片片金黄色的菱形叶片,外裹一层晶莹剔透的饴糖,光亮而不黏,小巧而雅致。

制作工艺颇为考究。

需先将鲜姜切丝熬煮成姜汁,再以姜汁和面,擀成薄片,撒上玉米淀粉,叠起合成长条后;

切成宽约2厘米、长约5厘米的小片,两片叠在一起,中间顺切三刀,从中间划开一刀处套翻过来,形成排叉状。

接着,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

最后,将炸好的排叉迅速过蜜,即用鲜姜熬制的姜汁糖稀,使排叉表面均匀裹上一层甜蜜的糖浆,冷却后即可食用。

品尝姜汁排叉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金黄色的外观,晶莹剔透,犹如琥珀般诱人。

入口后,酥脆的口感瞬间在舌尖绽放,姜汁的香气与糖的甜蜜交织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每一口都充满了独特的韵味,既有姜的辛辣,又有糖的甘甜,二者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9:面茶。面茶亦称糜子面茶、小米面茶或黍子面茶,是老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中的一绝,盛行于京津地区,承载着无数老北京人的味蕾记忆。

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据《随园食单》记载,面茶由粗茶叶汁、炒面兑成,可添加芝麻酱或牛乳,并加入一撮盐,口感独特,风味别致。

面茶之形态,犹如一碗细腻的糊状佳肴,色泽金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芝麻酱,宛如锦绣添花,煞是诱人。

其制作工艺颇为讲究,需将小米面或黍子面煮成糊状,盛入碗中,再将芝麻酱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芝麻酱的醇香与面茶的细腻完美融合,形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品尝面茶,需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面茶与芝麻酱一同流入口中,

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酱的浓郁,又有面茶的细腻,口感丰富,滋味无穷。

其口味独特,咸中带香,香中透甜,既解馋又暖身,是冬日里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制作面茶,需先将小米面或黍子面用凉水调成面糊,上火熬制,熬至黏稠适中。

再浇上稀释后的芝麻酱,撒上炒熟的芝麻、花椒盐等调料,一碗热腾腾、香气四溢的面茶便大功告成。

在寒冷的冬日里,来上一碗热腾腾的面茶,不仅能够驱散严寒,更能唤醒味蕾,让人回味无穷。

10:糖火烧。又名缸炉烧饼,因其制作时以缸为炉,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

糖火烧之形态,颇为讲究。其外表色泽浅黄,圆润饱满,宛如一轮初升的太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外皮酥脆,轻轻一咬,便碎落一地渣滓,而内里则是香甜软糯,宛如棉絮般轻柔,给人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口感上,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既有着酥脆的表皮,又有着软糯的内心,二者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其口味独特,甜而不腻,香而可口,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芝麻酱香和红糖的甜蜜,令人回味无穷。

制作糖火烧,需精选上好的面粉、红糖、芝麻等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独特的烤制技艺,方能成就这道美味佳肴。

首先将红糖加面粉搓散烤熟,再加入麻酱、桂花、油等调料,和成芝麻酱馅。

接着用干面粉加发面,发酵后对碱,醒面后将面按成块,搓成长条,甩成栅子,抹上糖酱,卷成筒形,揪成小剂,揉成圆形小桃,摁扁码入烤盘,放入烤炉烤熟。

烤制过程中,需掌握好火候,使糖火烧呈现出金黄色的外观。

且外皮酥脆,内里香甜。出炉后的糖火烧,还需晾凉后放入木箱中闷透闷软,方可食用。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呀……

0 阅读:677
评论列表
  • 2024-11-24 19:57

    最爱吃的是怀柔的油栗还有稻香村的枣花饼牛舌饼椰丝球

  • 2024-11-24 21:08

    早三十年遇到了北京的糕点蜜饯可能会很喜欢吃,现在上面的点心吃一次就腻得不行。更喜欢麻豆腐、炸灌肠、爆肚、卤煮、烤鸭、老酸奶这些。牛舌饼和油栗也挺不错。

  • 2024-11-24 20:59

    真难得[点赞]外地人写北京小吃写的这么清楚[点赞]而且全篇没错[点赞]给你点个赞[赞][赞][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