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2日,蒋介石一家从南京启程,第二天抵达了他的故乡溪口。这是他抗战胜利后第一次回乡,也是他重修了宗谱后的第一次祭祖。他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心情十分舒畅。
4月4日清明节,蒋介石带着妻子宋美龄,儿子蒋经国、蒋方良,以及孙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章,前往祖坟扫墓。他的领养儿子蒋纬国是唯一缺席的。蒋介石对这次祭祖非常重视,他想要向先人展示他的成就,也想要寻求他们的庇佑。
据《武岭蒋氏宗谱》记载,蒋介石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汉哀帝时期,他的祖先蒋诩曾任兗州刺史,从那时起,蒋氏家族就有了清晰的传承。蒋介石是第28代。
蒋介石先到了武岭的蒋氏祖坟,亲自献上了花圈,上面写着“嗣孙 中正 敬献”。
然后他又去了他祖父蒋斯千的墓地。蒋斯千生于1814年,是溪口镇上的一位盐商,他勤俭持家,积累了不少财富,也为蒋介石日后出国留学提供了资助。
可惜在1888年,他的盐铺发生了火灾,一夜之间损失惨重,他受不了打击,于1894年去世。
接下来,蒋介石来到了他父亲蒋肇聪的墓前。蒋肇聪生性精明,曾和他父亲一起经营盐铺,生意兴隆。他也是因为火灾而受到重创,第二年就随父亲去世了。蒋肇聪的死让蒋介石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也激发了他的上进心。
蒋介石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蒋介卿,他早年被过继给了大伯,和蒋介石关系不好。蒋介石10岁的时候就和他分家了。蒋介卿在西安事变后因惊吓过度而死。蒋介石后来还是为他办了隆重的葬礼。
蒋介石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蒋瑞青,他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蒋介石没有忘记这个和他一起受过苦的弟弟,也为他祈祷。
蒋介石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妹妹蒋瑞莲,比他小三岁。她也和蒋介石一样,受过大伯和哥哥的欺负。她后来嫁给了一个和蒋介石关系好的盐铺伙计竺芝珊。可惜她在1937年病逝了。
这次祭祖之旅的最后一站,是蒋介石最敬爱的母亲王采玉的墓地。王采玉的墓地很大,有墓道、墓庐、慈庵、石牌坊、下轿亭等建筑。其中慈庵是蒋介石在1923年为母亲60岁生日而建的,每次回乡,他都住在这里。他说,这样就像睡在母亲身边,永远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
慈庵里还有一块碑,上面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写的《祭蒋太夫人文》,对王采玉赞誉有加。
蒋介石在母亲的墓前久久不愿离去,他回想起和母亲在一起的点滴,心中无限感慨。王采玉对蒋介石的一生影响深远,她在丈夫去世后,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但她从不放弃对蒋介石的教育。
她用理智和感情教导蒋介石读书求知,让他从溪口到奉化,从私塾到新式学堂,为他日后的政治军事生涯打下了基础。
蒋介石最终离开了母亲的墓地,结束了这次清明祭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