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过节了,可你为什么害怕回家?

鸟哥笔记 2019-09-30 08:52:14

△PC端登录鸟哥笔记官网www.niaogebiji.com参与

本文2213字

国庆节马上来临,你是不是即将踏上归途,和家人团聚了?

不过,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却忍不住吐槽: 假期虽好,自己却快患上“节日焦虑症”了!

原来每逢此时,家里都会有一大堆亲友来拜访,来了之后,就拉着他问东问西,让他又紧张又烦躁,偏偏还不好拒绝。

简直是避无可避!他这样形容: “每次听见有敲门声,心脏就狂跳。我第一反应是,打开门我要怎么称呼,对方又会问我什么问题?还能不能有一点个人的空间?”

的确,平常可以用“工作忙”来推脱不情愿的社交,然而放假回到家,不仅要迎接来到家里的客人,有时还要主动去别人家拜访,碍于面子和关系,对着“过度关心”的亲友强颜欢笑,却无法逃离现场。这对于不愿社交的人来说,更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

所以,每次节日过后,网上就会有不少人吐槽自己的经历,也想要知道遇到这些尴尬的聊天场面,到底应该怎么办?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 为什么这些亲友,热衷于这样的聊天方式,喜欢去询问别人的私事?

一个最可能的答案是: 除了聊这些,还能聊什么呢?

回想一下,你和这些亲友们一年到头的见面会有几次?你们彼此了解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几乎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见到一两次,虽然有很多过去的共同回忆,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每次过节相聚,你们几乎就是重新认识一遍,如果要开始聊天,必然要经历一个“破冰”阶段。

但这些亲友,既然和你有这样的亲情关系,自然不会理会什么破冰,眼中的你,说不定还是十几年前的那个小孩,所以,说话就容易越界!

同时,因为对现在的你不再熟悉,除了聊聊你的个人事务,表达一下关心,还能聊什么呢?

而你呢,面对面前这个几乎是陌生的人对你“连珠炮”的提问,自然会觉得对方没有界限、自己的生活被随意地点评,却又没办法失礼地起身离开,实在是折磨透了!

如此看来,过节焦虑实在是无法避免啊!

不过,节还是要过的,家还是要回的,下面,我给你几点建议,帮你克服回家的焦虑,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吧!

1.提前预备一些谈资

前面我们提到,许久不见的亲戚朋友,也和新认识的陌生人相差不大。

既然对方为避免无话可说、因为找话题而问我们一些不愿作答的问题,那反过来想,我们就可以主动准备话题、创造话题,提前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想象一下,你即将与一个新朋友碰面,你会和他聊什么呢?就用这种方法,来准备和家里亲友的聊天吧!

如果没有思路的话,可以翻翻对方的朋友圈,和父母问问情况,对他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大概知道他的职业、近况、甚至个人偏好,列个清单。

这样,到时候我们就不必担心无话可谈,也可以掌握聊天的主动权!

2.聊天时把重心放在对方身上

回想一下,最常出现的情景是不是对方不停地问、你尴尬地答?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而且会越来越被动!

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多让对方来说,在对方身上找话题。

比方说,如果对方是一名教师,你就可以问他:“学校的工作忙不忙?“”您教的学生调皮吗?”“学校里怎么评职称”……

这样一来,聊天的重心就会从你转移到对方身上,在你认真听着对方回答并不断抛出话题的时候,你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话语的主动权,脱离了之前的被动处境!

3.想像最糟糕的情况

想想你最反感对方问到、最不想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能把这些问题提前设想到,再在自己的心里计划好如何回复,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境时,你当然可以做到不乱阵脚——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能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只会让你大脑宕机、手足无措。

除此之外,无论和谁聊天,都可能出现无话可聊、空气突然安静的状况,因此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救场话题”,尽量减少出现在聊天过程中的尴尬情况。

这些提前的准备,都会让你更有把握对付各种尬聊,更加胸有成竹,也就少很多焦虑!

4.一起和大家做事

当大家一起做同一件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在事情身上,而不是你身上了。

所以,如果聊天使你不适,你可以加入大家的活动,比如帮忙一起做菜、和大家打牌搓麻、一起逗小孩等等,这样你就会忙碌起来,不会非常明显地被他人注意到。

即使其他人注意到你,也会看到你手头上有事可做,这就大大减少了被闲聊的几率。

5.制定假期计划

宝贵的小长假,一定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不如为自己制定一个假期计划,列出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比如去哪里出游、要换个发型,有些朋友可能还想利用假期好好充电,看完一些平常没空阅读的书和电影。

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事情,面对亲友尬聊这件事,就显得不值一提了,也不会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怎么对付尬聊上!

毕竟社交只是假期中的一部分,不如为自己计划一些更让人期待的事吧!

6.心态放轻松

虽然面对尬聊的亲戚朋友很让人苦恼,但不要忘记,他们还是爱你的,关心你的,只是有时方法不当,问题提过了头。

所以,你也要尽力说服自己放宽心,包容一点,毕竟每一年都会面临这样的场景,过后我们仍然会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又何妨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呢?

其实细算一下,我们回到家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大部分重心都放在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上,奔波而忙碌。

能够回到家做一个短暂的休憩,能见见家人的笑脸、观察他们的皱纹,能与老朋友叙旧谈心,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所以,带着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做好充足的准备,假期依然是那么令人期待。

但愿你每年都有这样的日子,能够与家人团聚。

-END-

刘轩,知名心理学者,畅销书作家,倡导用正向心理学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效率和品质。 刘轩XL(id: djxuanliu)转载请联系作者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