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但凡石油进口通道被堵塞,轻则会推升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重则引发能源危机,给中国的现代化造成影响。因而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料想中国多多少少会做出反应。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话说,美国制裁俄罗斯的能源企业,打击运送俄石油的“影子船队”,将影响到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俄罗斯石油最大的买家,为保证石油供应稳定,中印可能寻求从美洲、非洲和中东进口更多的石油。
据悉,为尽可能的打击俄罗斯的外汇收入,让俄罗斯无力继续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美国在新一轮的制裁名单中增加了13名俄罗斯能源官员和精英、34家俄罗斯油田服务公司和2名香港交易商。
石油出口是俄罗斯的支柱性产业,每年给俄罗斯创汇达上千亿美元,一旦这项业务被美国“终结”,那么俄罗斯的处境就会变得微妙。对此,俄方的反制措施当有向印度等买家提供更高的折扣,以促使它们继续“支持自己”。
问题是,印度不具备和美国单独抗衡的能力,或许会为了生存,将根据美国的意志,与俄罗斯保持必要的距离。用一位印度官员的话说,印度除了买中东石油,别无选择,或许从美国购买石油,也将成为可能。
如此,继续支持俄罗斯的压力近乎全部落在了中国身上,中国是否“配合”美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战争的走势。不过中方显然不会如美国所愿,只因中国具备多种平衡工具,可保证中俄进行基本贸易的同时,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低价石油。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国外共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同比降幅达1.9%。其中从俄罗斯进口约1亿吨原油,占到了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9%左右。与印度高度依赖海上交通工具不同,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多通过陆上管道。
换句话说,美国制裁俄罗斯能源产业,打击俄“影子船队”的做法对中国的影响相对有限,对印度的影响非常直观。印度将成为此番俄美升级博弈的地缘政治受害者,俄印关系或也将因此迎来变数。
值得注意:中国正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计划,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连续数月超过50%。
按照中国乘用车联合会的估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的销售量将首次突破1600万辆大关。鉴于中国进口石油的7成用于了汽车消费,我们是否理解为中国距离完全禁止进口石油将为期不远,中国将彻底甩掉“贫油国”的帽子。
不知美国俄罗斯看到中国的反应将作何感想,但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那就是中国的发展不太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中国掌握了光伏板、新能源汽车、飞行汽车等新质生产力,中国得以绕开美欧的技术封锁和极限制裁。
预测一下俄罗斯的处境吧。
其一、依赖石油出口的路子会越走越窄。
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未能成为顶流之前,俄罗斯、沙特、美国等可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出口挣得盆满钵满,让自己掌握话语权,但是这一切随着中国的崛起,或将变得遥不可期。
毕竟新能源的性价比就放在那里,非是单纯降低石油的出口价格就能替代的。
以此推之,中国未来的石油进口量将逐年减少,国际石油的价格也将很难重现90—100美元/桶的高光时刻。如此,美国升级对俄制裁,让石油价格大幅动荡,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让石油出口大国的发展越来越受限。
其二、美俄对抗没有赢家,或将产生一地鸡毛。
不要忘了,俄罗斯到底是有着接近2000万平方公里土地加持的世界大国,俄罗斯有底气也有能力和美欧打消耗战。一旦俄乌战争打个七八年,估计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欧洲都将元气大伤,世界将加速洗牌。
至于印度被迫放弃了“转手”生意,其实也无伤大雅,因为印度的石油进口通常依赖中东海道,俄乌战争无非让印度尝到了甜头,方才和俄罗斯越走越近。只要形势发生变化,印度大不了不和俄罗斯做生意罢了。
总之,中国不介入俄乌争端,美国还真得拿中国一点办法也没有。
至于中国是否会“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实际上这个取决于方方面面,美国还是死了让中俄产生隔阂这个心吧。美国早就不是昔日的霸主了,他说的话或只有印度这等小国才屑于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