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周五的午后,成都市天府广场旁的街头,几个年轻人正热烈讨论着一个看似离他们很遥远的话题——“机器人首登春晚”。
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孩激动地讲述着春晚上的机器人“扭秧歌”,另一位女孩则手机展示着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最新新闻。
这些不算热门的话题却吸引了周围人纷纷侧耳聆听——这是当年开始逐渐渗入人们生活的新科技,所引发的好奇与讨论。
这背后的推动者之一,便是成都高新区的AI创新中心,一个正以科技力量改变生活的地方。
未来产业在成都高新区崛起向南十几公里,成都高新区迎来了许多未来产业的崛起。
提到“未来产业”,你可能会想到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但其实,这些颠覆性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出现。
比如你熟悉的低空经济技术,正驱动无人机成为新物流的主力军。
而绿色氢能也正在为环保事业贡献着力量。
在高新区,这些技术不是孤立的,而是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体系。
无论是研发机器人,还是探讨前沿生物技术,成都高新区的AI创新中心都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些技术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成果,它们已经开始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AI创新中心的新地标故事几年前,新川创新科技园的诞生让成都高新区多了一个新的科技地标。
园区的绿化、宽敞的道路、空气中的清新,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忍不住感叹,这就是科技园该有的样子。
占地十多平方公里的新川创新科技园,在短短几年内成了一个集技术创新和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园区。
AI创新中心正是这个园区的一部分。
这里的企业和公园生态完美融合,员工可以在新川之心中央公园散步,也可以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欣赏艺术作品。
园区内先进的智慧园区场景,让人们不仅看到科技的未来,还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这里开发了掌上微园区应用,搭建了AI视频监控平台,甚至利用无人机全景建模。
这些技术场景不仅提升了园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还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服务。
这些创新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是一种新的体验。
未来之城:“硬核”企业的集聚地五年来,成都高新区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
你可能不知道,但很多你天天使用的网络服务、通信设备其实都离不开这些企业的技术支持。
新华三、鼎桥通信、绿盟科技、安恒信息、智元汇等企业的研发成果正是推动这些技术普及的重要力量。
5G医疗急救车,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大脑”,无人驾驶自动泊车,都是AI创新中心内企业技术的真实应用。
随着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的召开,这些企业的集聚成了成都高新区的重要名片。
身处AI创新中心,一栋楼就可能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高新区的真实写照。
一条成熟的密码产业链在二期E3号楼已然形成,相关企业聚集带动了产业的良性循环。
AI创新中心的创新策源与企业孵化AI创新中心不只是一个技术园区,它更像是一个技术的“孵化器”。
从融资、场地,到人才招引,AI创新中心都给出了最优的服务。
与姊妹园区天府软件园实现了资源共享互通,无论是法律咨询还是版权登记,都没有落下。
园区管理者们化身企业的“成长伙伴”,配合企业的各种需求搭建平台,助力企业出海,通过举办企业家年会和产业峰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
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让企业能专心研发和发展核心业务。
未来产业的培育也不仅仅是初创企业,更包括高成长潜力企业和龙头企业。
无论哪个阶段的企业,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和服务。
这样的梯度培育体系,让更多技术创新型企业得以专注发展,推动整个园区经济的提升。
未来已来,成都高新区的AI创新中心正在通过不断优化招引与培优体系,为每一个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沃土。
未来的科技之城,或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生长。
这既是一个充满科技与创新的园区,也是一个让人感受到科技温度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未来产业的“深度求索”将会带给生活更多惊喜和改变。
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能感受到的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更是每个科技背后的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