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央急召罗东进回京,罗荣桓看到儿子怒斥道:为什么要回来

沛儿阅览趣事 2024-11-20 03:25:03

1963年的一天,罗东进正在学校学习,突然老师朝他招招手:“东进你出来一下,这里有封紧急电报。”罗东进连忙出去,原来这是一封中央发来的急电,让他赶紧回北京。

罗东进大惊失色,当即乘坐最近的一列火车回京。然而父亲罗荣桓见到他后不仅没有欣喜之情,反而怒斥道:“你为什么要回来?”

那封电报上写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为何罗荣桓见到儿子回来,会那么生气?

出生没多久被送给老乡

1937年5月,罗荣桓和林月琴在战友们的撮合下结婚。尽管没有婚礼,新房也十分简单,但他们两个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结婚没几天,罗荣桓就因前线战事紧张离开了。

1938年,林月琴在陕北生下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北屯。没多久,林月琴被调往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此时的罗荣桓也要率领八路军战士奔赴抗日前线。

夫妻俩身上的担子很重,自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顾出生没多久的孩子,无奈只能将罗北屯寄养在老乡家里。同年9月,罗荣桓来到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期间他经常抽空去看望孩子。然而没多久,他就收到孩子夭折的消息。

罗北屯是罗荣桓和林月琴的第一个孩子,两人初当父母,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儿子就失去了他,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直到1939年2月,林月琴生下两人的第二个儿子。由于孩子是罗荣桓率部东进时出生的,所以当林月琴问他给孩子取什么名字的时候,他直接说:“既然孩子是在东进途中出生的,就叫他罗东进吧!”

6月,林月琴跟随八路军第115师留守处辗转来到山东泰西。当时的她刚生完孩子4个月,身体十分虚弱,但还要分心照顾孩子。因此当部队和罗荣桓率领的部队汇合后,她十分高兴。

罗荣桓也是同样的心情,他一把抱起儿子,一边亲儿子的脸蛋,一边问妻子:“你们路上辛苦了,没发生什么意外吧?”林月琴摇摇头,说:“有同志们帮忙,我能发生什么意外,就是路上太麻烦同志们了,为了照顾我,还专门给我拨了一头牲口……”

听到这里,罗荣桓连忙对带队的朱涤新说:“不能特殊照顾她,带来的影响很不好!”朱涤新笑着说:“没事的,同志们都同意,大家都知道林月琴同志刚生产完,身子还很虚弱,都能理解的。”

罗荣桓摇摇头,说:“那也不行,等一会儿我把那头牲口的钱给你。”朱涤新只好点头答应。

当时泰西形势严峻的时刻,就在罗荣桓等人讨论部署的时候,罗东进突然哭了起来,大家不由得看向他。罗荣桓皱眉道:“不能让孩子继续跟着我们了,万一半路哭了暴露行踪怎么办?”

有同志说:“没关系的,我们可以抽几位同志送小东进转移。”罗荣桓摇头拒绝:“不行,我们的人本来就很少,一个恨不得顶10个用,还是把他送给老乡抚养吧。”

尽管林月琴十分不舍,但为了部队、为了组织,她点头同意:“好,就把东进先放老乡那里吧。”

罗荣桓:不要做“八旗子弟”

1941年左右,形势逐渐大好,林月琴这才让杨勇将罗东进带到沂蒙山区。杨勇是个糙汉子,没带过孩子,就这样抱着他难免有些不方便,于是便找了个扁担把罗东进放进竹筐里,另一边则放上桃子。

后来条件好了点,林月琴就把儿子接到身边亲自照顾。不过每当日军来“扫荡”的时候,她都会将儿子暂时放在老乡家。所以说,罗东进小时候在老乡家的日子,比在父母身边的日子要多得多。

罗东进曾回忆说:

“那时候我被放在沂蒙山区的老乡家,但当时粮食产量很少,大家只能将谷子地里的盖子磨成面,然后在里面加糠、麸子、地瓜面等,将这些东西掺在一起摊成煎饼。

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很硬,小孩子是很难咽下去的,所以大爷大娘只能嚼给我吃。长大后,父亲经常和我说一定不能忘记沂蒙山区的人民,是他们一口一口把我喂大的。”

罗荣桓很尊重每一位老百姓,因此当出现孩子们不尊重老百姓的行为,他格外生气。

有一次战斗胜利,罗荣桓部缴获了不少战利品,有战士从中拿了一个防毒面具给罗东进玩。当时罗东进年纪还小,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于是便戴着防毒面具让老乡们的孩子们,没想到却把他们吓哭了。

罗荣桓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当即教训了罗东进一顿,为了让他长记性,还关了他一天禁闭。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带着家人们来到北京生活。进北京之前,他曾叮嘱罗东进等孩子们:“你们进了北京记得要安分守己,不要成为‘八旗子弟’。”

有一年冬天,林月琴给罗东进买了一顶棉布帽子,但他却满脸嫌弃:“妈妈,这顶帽子不好看,我想要皮的,戴上去可酷了。”林月琴笑着说:“好,妈妈给你买。”

然而这件事被罗荣桓知道后,却将他们母子俩狠狠批评了一顿:

“罗东进,你小小年纪不知道学习,却讲究这讲究那,以后长大了还得了!林月琴同志,以后不要过多关心孩子生活方面的事情,要多关心关心他的思想,不要走歪了!”

罗东进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学校离家太远了,每周只回家一次,都是用轿车集体接送。罗荣桓直到这件事后,将孩子们叫到一块,严肃地说:“汽车是组织给我工作用的,不是接送你们上学的。你们这是浪费国家资源,以后不许坐汽车去。”

随后他还吩咐工作人员:“以后不许用汽车接送他们,他们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坐公共汽车上下学。”

这天,罗东进和妹妹放学晚,没能赶上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导致很晚还没有回家。罗荣桓心里有些着急,刚准备出门找,没想到就看到两个孩子满头大汗的回来。

罗荣桓上前问:“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罗东进一边喘气,一边说:“我们没赶上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只能走回来。”罗荣桓听后非常开心,他说:“你们这次做的很好,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的很好,以后继续努力!”

见到儿子回来,罗荣桓怒斥:为什么要回来?

1959年,罗东进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导弹工程。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学校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影响,品学兼优。”

1963年的一天,罗东进正在认真研究课题,突然老师让他出去,说是有重要的事找他。罗东进疑惑地走出教室,老师交给他一封电报:“这是中央发来的,让你尽快回京。”

罗东进连忙问:“是发生什么事了吗?”老师摇摇头,说:“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你自己看吧。”看完电报罗东进才明白,原来是父亲病危,中央让他赶紧回去见见。

等罗东进急急忙忙赶到医院,看到的却是父亲脸色苍白躺在病床上的情景。他的眼眶瞬间红了,但不敢发出声音,担心会影响父亲休息。

直到许久后,罗荣桓才从昏迷中苏醒,见到许久未见的儿子,他没有高兴,而是怒斥道:“你不应该在学校吗?为什么要回来的?赶紧回去学习!”

罗东进哽咽道:“爸爸您放心吧,我和学校请好假了,学校也同意了,等您病好我就回去。”罗荣桓叹了口气,说:“孩子,现如今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你不应该回来啊……”

然而罗东进此次回京,只陪伴了父亲十几天,罗荣桓就于12月16日去世,享年61岁。

0 阅读:45

沛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