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fe52e16bb343211f41c77aa7bc135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85af8dd8a98637268983c9174b1f55.gif)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日子过得再潇洒,可身子骨却一天不如一天。年轻人一个个活得像个“脆皮鸭”,外表光鲜亮丽,实则一碰就碎。大学生们熬最晚的夜,吃最辣的火锅,结果一场流感就能让宿舍全军覆没。可问题是,脆皮的,何止是大学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dd6f5e4a2209e4c29c5ed0e43c2cec.jpg)
上至中年社畜,下至初中生,个个都是“玻璃人”体质,风一吹就感冒,熬一夜就脱发,吃点生冷就胃痛,稍微累点就腰酸背痛,咋回事?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如今的社会,大家似乎更在乎赚钱,而不是本钱。熬夜加班的人越来越多,体检异常的指标越来越红,医院的门槛被踏破,养生的茶杯却落满灰尘。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如今的人,哪还有几分正气?是空气出了问题,还是身体出了问题?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如此脆弱?是饮食作息不规律,还是心理压力过大?
现代医学的数据摆在眼前,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当代人到底该如何为健康“加味”,让自己不再是“脆皮”?
一、脆皮体质,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先别急着怪时代,看看自己的生活习惯。熬夜、暴饮暴食、久坐不动、情绪焦虑,这些习惯哪个不占?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早已让阴阳彻底失衡。
1. 熬夜成瘾,阳气被掏空《黄帝内经》早就说了,“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阳气就像太阳,白天该升,晚上该藏,可现在的人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e9481d6e5cecd9a6df0f1526be15c6.jpg)
该睡不睡,该醒不起,长期熬夜,阳气外泄,气血亏虚,整个人就像被掏空的竹筒,风一吹就倒。长期下去,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三高、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都可能找上门。
2. 饮食无度,寒凉损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简直是在拆自己的“本”。火锅、烧烤、冰可乐,哪样不是脾胃的大敌?
中医认为,过食寒凉会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湿气重,消化功能下降,久而久之,气血生化无源,整个人就会变得虚弱无力,容易生病。
现代医学也证实,长期吃高糖高脂的食物,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22cecf38c21d645954375d0ed7098e.jpg)
3. 久坐不动,气血不畅“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
但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一天12个小时对着电脑,回家瘫在床上刷手机,长期不运动,气血运行不畅,脏腑供血不足,免疫力下降,各种慢性病趁虚而入。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久坐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和心理疾病的风险。
4. 情绪焦虑,伤及五脏“百病生于气”,中医讲究“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伤心”,情绪和五脏六腑息息相关。现代社会压力大,焦虑、抑郁成了常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肝气郁结,脾胃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力自然低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焦虑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7fce77f137de268b42ed3e5e4c2e59.jpg)
既然病根找到了,解法自然也有。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点滴积累的结果。想要摆脱“脆皮”体质,就得从根源上调整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身体恢复应有的平衡。
1. 早睡早起,养足阳气中医讲“子时睡觉,养肝血;丑时熟睡,养胆气”,晚上11点前入睡,才能让五脏六腑得到充分修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7a88b6c8b25d0623991dde96e8957e.jpg)
现代研究也发现,长期熬夜会影响褪黑素分泌,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想要身体好,第一步就是保证充足睡眠。
2. 饮食有度,温养脾胃少吃生冷,多吃温补食物,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可以适当吃些健脾养胃的食物,比如红枣、山药、莲子、小米等,帮助脾胃运化,让身体更有底气。
3. 适量运动,活络气血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哪怕是饭后散步,也比整天坐着强。
中医推荐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这些传统运动能帮助调节气血,增强体质。现代研究也证实,适量运动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慢性病风险,改善心理健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2bb483c85e4f1db3483943ae438ab7.jpg)
4. 调节情绪,疏肝解郁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学会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冥想、书法、音乐、泡脚等方式舒缓压力。
中医讲究“肝气舒畅则百病不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f7aad6782a8e051c8570f1279d671d.jpg)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每一天的修行。我们不能改变社会的快节奏,但可以调整自己的步伐,找到身体的节律,让自己活得更健康。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想养生,趁身体还撑得住,早点为健康“加味”,让自己不再是“脆皮”!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
3.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慢性病报告》
4. 《The Lancet》:关于睡眠与免疫力的研究
5. 《Nature Medicine》:久坐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
6. 《中华医学杂志》:情绪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