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锦大捷,皇太极御驾亲征,8万军队进攻,到底有多惨烈?

汽车为什么吖 2025-04-14 11:18:24

1627年,明与后金间爆发宁锦大战,即宁锦大捷。自1619年交战以来,明军屡败。但1627年,皇太极率8万后金军进攻时,明军取得大捷。本文将探讨明军获胜的措施。

明朝与后金军队多次激战,后金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野战优于明军。1619年,萨尔浒大战爆发,明军七八万人分四路进攻,被后金逐个击破,三路全军覆没,此战意义重大。

萨尔浒大战前,明朝掌握战争主动,可主动进攻后金。战后明军精锐尽失,主动权转至后金。两年内,努尔哈赤攻占铁岭、开原、抚顺,明军仅守辽阳、沈阳等城。

与后金野战,明军处劣势,但城防坚固,火器密集。后金攻明重兵防守之城能力不足,故在沈阳、辽阳保卫战中,用围点打援等战术,攻陷两城,明朝失辽东,退守辽西。

沈阳保卫战时,后金以围点打援战术,于浑河两岸歼灭明川军、浙军精锐。此役努尔哈赤损失惨重,明军战力令后金将领印象深刻。辽阳保卫战中,后金诈败诱明军出城,终获突破。

攻陷辽阳城后,后金军队于1622年再夺广宁。明朝虽处劣势,但人力物力资源丰富,随即调整战略,转守辽西防线。辽西走廊位置关键,为后金南下的必经之路。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北端,宁远居中,山海关处南。辽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显赫,无论是直奉大战还是辽沈战役,控制此走廊及锦州、山海关均为关键。明朝亦重视此线,于三地间建众多要塞堡垒。

依托三城,发挥城防火力优势,令后金军束手无策。1626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攻宁远城时被明火器所伤,随后去世,引发四大贝勒争位,最终皇太极继位,其战略布局能力远超努尔哈赤。

皇太极中后期逐步反包围明朝。初期,他地位不稳,需树权威并为努尔哈赤复仇。1627年,他率8万军全面进攻明辽西防线,沿用诱敌出城、围点打援等老战术。

锦州城下,后金军屡诈败诱明军出城,但明军坚守不出,凭火力城防屡挫后金。皇太极遂围锦州待宁远援军,欲围点打援。然宁远袁崇焕预判其计,后金围歼援军计划再败。

皇太极攻锦州无果,转攻宁远。后金军在宁远再遭明军火器与城防重创,加之袁崇焕遣尤世禄、祖大寿率精锐侧击,终致后金军全面溃败。

皇太极连攻锦州、宁远24日无果后撤退。明朝自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首获大胜,即宁锦大捷。后金损失无确切记载,推测被清朝删减,但据资料推断,宁锦之战中后金失固山4人,牛录30余人。

袁崇焕述:“大战三捷,小战二十五日皆胜,诸臣奋勇,数十战解围,武功数十年未见。”后世学者对后金伤亡看法不一,估损3000至1万余人。此时明辽西防线,类北宋横山战略。

采用稳打稳扎策略,积小胜为大胜。同期,后金遇严重自然灾害,粮价飙升至银八两一斗,出现食人现象,盗贼横行,国中大乱。但皇太极布局精妙,应变力强。

明清两朝诸多战役故事,尚未尽述。作者将在后续文章中,逐一与大家分享探讨。

0 阅读:10

汽车为什么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