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寄生虫》在2019年国际影坛上广受好评,并获得令人吃惊的高票房。电影讲述了一个贫穷的韩国家庭住在一个狭小黑暗的“半地下室”公寓中,与另一个富有家庭在首尔豪宅相遇的故事。
尽管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是虚构的,但里头的半地下室的公寓却不是,它们被称为 "banjiha",在韩国首都首尔有成千上万的人就生活在这样的公寓里头。
稀少的阳光,让果肉植物都无法存活。
街上过往的人们可以直接看到公寓里面的情况
人们可以透过窗户窥视他的公寓。 有年轻人偶尔会在公寓窗外抽烟,或吐痰在地上。
在夏天,公寓有难以忍受的湿气,也有令人苦恼,迅速蔓延的霉菌。
比地板高出半公尺的狭小浴室没有洗脸台。 浴室天花板如此之低,以至于他在里头双腿必须叉开,以免撞到天花板。
卫生间比房间地面高很多
《寄生虫》是韩国知名导演奉俊昊的大作,一个关于富裕阶层与底层人士的复杂故事。
富裕的朴家和贫苦的金家,两家之间的鸿沟通过他们住的房屋得以一窥。 一个是山上华丽的豪宅; 另一个是阴暗的半地下室。
然而,现实生活中,这种半地下室是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在首尔住的地方。他们努力工作,希望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电影中金家的场景
电影中朴家的场景
这种半地下室不仅是首尔的古怪建筑,还是历史的产物。狭小居住空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朝鲜与韩国之间的冲突历史。
1968年,朝鲜突击队潜入首尔,执行暗杀韩国总统朴正熙的任务。
朝鲜的行动最后失败,但南北韩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同一年,朝鲜还袭击并俘获了美国海军间谍船“普韦布洛号”。
武装的朝鲜特工潜入韩国,并制造了许多恐怖事件。
由于担心北韩攻击升级,韩国政府在1970年更新了建筑法规,要求所有新建的低层公寓楼都必须要有地下室,以便在国家紧急情况下发生时充当掩体。
最初,出租这种半地下室是非法的。 但是在1980年代的住房危机期间,首尔的居住空间不足,政府被迫让这些地下空间出租合法化。
2018年联合国指出,尽管韩国是全球第11大经济体,但该国缺乏负担得起的住房,这是一个很大的困境,特别是对于年轻人和穷人。
在过去的10年中,对于35岁以下的韩国民众来说,每月房租一直占月收入的一半左右。
因此,这种半地下室公寓已成为在快速上涨的首尔租房市场中,相对便宜的选择:月租金约为54万韩元(约3184元),而韩国20多岁的雇员,平均月薪约为200万韩元(约11792元)。
即便如此,一些地下居民仍在努力克服社会污名,但很难成功。在韩国,人们认为拥有一辆好车或房子很重要。我认为这种半地下室象征着贫穷。
在《寄生虫》的剧情中,贫穷的金氏家族渗透到富人朴氏一家的生活,并试图从后者那边赚钱。朴氏一家中,最年轻的小孩却闻到了来自金氏家族中的贫穷的气味。
电影中,当父亲金基泽试图消除这种气味时,他的女儿冷淡地说:“这就是地下室的气味。除非我们离开这个地方,否则这气味不会消失。”
无论如何,敢于面对社会现实值得尊重
蚁族鼠族,不能再说了[得瑟]
北京的地下室也是有一股味道,发霉的味道。
真实的拍出来都能得奖
我们也有只不过不让你看见而已
北京地下二三层的出租屋
大陆就拍不出
深圳地下室应该不多,更多是城中村,房子挨着房子,又成握手楼,这个错乱的线比寄生虫更多。一般十多楼才会采光好,低楼层终年不见阳光,白天都得开灯。如果遇到回南天,墙壁全部是水,甚至会看到连被子都是湿的。
上海也有 感觉取缔不了 一线城市的房租是很恐怖的
北京地下3、4层的都有
北京地下防空洞也出租
这种直击现实的电影就是为了反应民生,有丑的一面就要坦然面对,没必要遮遮掩掩的,这样人类才有进步,我喜欢奥斯卡的价值观[点赞][点赞][点赞]
这样的题材很多。
每个国家都有的,穷人富人!
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赚钱买得起大房子。
你以为大陆就没有了
豪宅,蜗居
每个国家都有吧,欧洲的少一些。
在大陆拍出来也审核不过的
这反映韩国的真实社会呀[点赞][点赞]这个我还真信!!!!一部充满谎言的电影!!!就好像他们说全世界东西都是他们发明的一样。不要跟我说演技我不懂。
哥05年在北京也住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