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汉时期,常常会听到匈奴这个民族,他们生活在我朝边境,能征善战时常侵犯我朝边境,可是让皇上和大臣们头疼不已,边境的百姓也是不堪其扰。
秦朝嬴政为了阻挡他们的侵袭,还特地劳民伤财修建了万里长城,仍旧没有抵挡住他们的攻击。著名将军霍去病和卫青三次攻打匈奴,收回了河套、河西走廊地区。
在历史上还出现过不少有名的匈奴战将,例如冒顿单于,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因为和亲嫁给了匈奴人呼韩邪单于。
八百年来,匈奴人和汉人的争斗从未停止,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之外。这些匈奴人最后是去哪里了呢?后来又成为了哪些民族呢?
匈奴是来自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族原本是与华夏族同源的,直到夏朝灭亡之后,一部分夏人逃到了北方地区,通过攻打其他的部落,蚕食他们的力量。
经过了商周,等到战国的时候,他们才慢慢发展成了后来的匈奴。在融合吞噬的过程中,不乏有楼兰、月氏等二十六个北方小国的民族被融合进来。
他们生活在如今内蒙古的阴山山麓地带,还是我国第一个建立起游牧国家的少数民族。
最早从中原的典籍中看到匈奴,是在秦始皇时期。
有一位叛臣樊於期逃到了燕国,燕国太子收留了他,一位太傅觉得这样实在不妥,樊於是秦国的罪人,秦王又性情暴躁,一直以来都看不惯燕国,收留的举动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太傅建议将樊於期丢到匈奴人的地盘,让他自生自灭。那时,燕国还有与匈奴人联手,推翻秦王朝的意图。
这就是匈奴人在中原记载中第一次登场的情形。
所以在秦朝的时候,匈奴就已经开始和中原建立联系了,他们曾被秦王朝强行赶出了黄河河套地区。而在两汉的时候,他们在中原活动的才开始频繁起来。
在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野心乍现,在蒙古高原完成了统一大业,并建立起了一个游牧帝国。
在稳固了帝国内部之后,冒顿单于就开始进犯汉朝边境,那时候正好是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可以说给西汉皇帝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因为汉朝初期还比较羸弱,各方面的实力都有待提高,根本打不过凶猛的匈奴,所以整整六任皇帝皇帝都是走的以和为贵的外交政策,通过和亲和赠送礼物缓和两方的关系。
不过,汉朝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强大,甚至还出现了后来“文景之治”这样的盛景,国家已正在不断累积实力能够和匈奴人抗衡。
到汉武帝的时候,汉朝已经达到了平稳状态,所以皇帝便生出了征服匈奴的意愿。
他和大月氏联手攻打过匈奴,然而这一场仗足足打了45年,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汉朝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还白白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百姓也叫苦连连。匈奴的状况同样好不到那里去,他们的强盛势力被消耗殆尽,原本傲慢的气焰也被压下去不少。
天下太平了一段时间,汉朝慢慢回到了正轨,并在昭和时期重回盛景,匈奴内部却出现了大问题。
由于统治阶级的矛盾产生了恶化,匈奴内部出现了内讧现象,呼韩邪单于自立为王,凭借优秀的能力和计谋,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也拥有了一批跟随者。
呼韩邪单于决定向汉朝称臣,向汉朝学习农耕和知识,习性和文化也开始和汉人相融合。因为得到了汉朝的支持,呼韩邪单于的势力也逐渐强大起来,再次实现了匈奴的统一局面。
东汉,王莽篡位,他改变了匈奴的友好政策,采取了压榨的形式,让两国关系发生了恶化。
不仅如此,王莽还制造事端,故意引起匈奴内部混乱,统治阶级的斗争愈演愈烈。
随之而来的还有严重的灾荒,最终匈奴彻底被分为南北两支。
南匈奴先一步投靠汉朝,得到了支持,还被允许来到塞内生活。
而北匈奴受到了汉朝、鲜卑以及南匈奴的攻击,已经不堪重负,被逼得往西迁移,不愿意远走的开始了流浪的生活,而其他部族则来到现在的欧洲,建立了新的帝国。
南匈奴一族来到塞内之后,就不断的南迁,尤其在魏晋时期,他们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化出了很多支各不相同的族系,例如卢水胡族、屠各胡等。
其中卢水胡族存在于河西走廊和青海之间,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北凉政权”;屠各胡曾经在山西建立了一个“汉·前赵政权”。不过随着他们政权的消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周边的民族相互融合。
他们互相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各自都拥有了不同的生活,分散存在于我国的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很多地区。
可以说南匈奴一族已经在中国境内消失了,他们都完全融入到汉族或者其他民族之中,不见了踪影。
而北匈奴呢?
他们曾经在欧洲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公元455年,匈奴帝国也被瓦解,他们渗透到欧洲的很多国家和民族之中,销声匿迹了。
当然,也有学家研究,北匈奴的足迹甚广,几乎遍布整个亚欧大陆,匈牙利人、芬兰人、西伯利亚土著人可能都含有匈奴人的血脉。
所以说来,匈奴族自从东汉消失之后,就已经四散消失了,他们不属于哪个民族,而是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众,以新的形式存在着。
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