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心事咨询室|初中男孩不主动学习“难开窍”父母该为这“成长的烦恼”埋单?

新快报 2025-04-18 10:00:51

专家:“原谅”自己,“正面”地看,担当父母角色的你才是系铃人

父母都曾经历过青春期,可为什么“有经验”的父母,在面对青春期的子女时,依旧会从“信心满满”走向“束手无策”?这一期来信的读者,正是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妈妈。自以为已用尽洪荒之力育儿的她,正在为初一孩子的学习问题而焦虑。

面对鼓起勇气揭露“家丑”的这位妈妈,新快报心事咨询室的专家袁杰博士,带着她一步步拨开迷雾,去理解儿子的“叛逆”和自己的烦恼。如果你也正好有与青春期孩子“斗争”的烦恼,不妨和他们一起,去理解那个从“懂事乖巧”变为“反抗”与“依赖”共存的孩子,去勇敢面对那个疲惫又不甘的自己,和孩子一起主动正向面对,活出无畏“青春”。

来信

袁博士:

展信佳!

我多次想向您讨教,但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总担心将家里的苦恼向外诉说,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是,孩子进入青春期,我又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苦恼。又一次爆发冲突后,我终于下定决心给您写信了。

作为一名13岁男孩的妈妈,这几年来,我遇到了很多书本无法教我解决的、与青春期男孩“相处”的问题。以前我总说“管教”孩子,我的教师父亲纠正我说,现在要转变理念,是“陪伴”孩子。但我总觉得,这是一个相互的问题,所以我在这里,表达为“相处”吧。这一次,我想先向您请教,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的问题。

说实话,孩子爱运动、能干活、情商高,但就是在学习上不上心。不花心思在学习上,整天就会想着法和我们斗智斗勇去玩手机、刷短视频和玩游戏。我也想过放任他去,但又觉得为人父母,不干预和引导,是不负责任。

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中等偏上的样子。但是,看他日常在家的表现,以及老师的反馈,我们觉得他很能吃体育的苦,就是不能吃学习的苦。举个小例子,他运动2-3小时都不累,破皮受伤了也可以坚持,但是学习方面,却始终不会自主学习。上初中后,老师希望我们家长督促孩子在家也要每天学习2个小时左右。但是他基本是完成学校的课后作业,就不会多做一个字,除非是哄着,或者利诱。万一逼着他急了,还会哭,或者发脾气。

我一直认为,我和孩子爸爸都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学习成绩。但他认为,我们就是看成绩考得好不好,来判断他是否努力了。比如上一学期,他想要一辆几千元的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本来我们约好了期末考试成绩有进步,就给他买。但后来爸爸想给他一个惊喜,就在生日的时候,先买回来了。不过约定好,期末考试得有进步,才能继续骑。最后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孩子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大部分科目是A,但英语只得了C。

事后,我们坐在一起分析,他也会意识到的确是自己不努力,自己也觉得需要好好努力才行。于是我们趁热打铁,给他制订了英语学习计划,甚至还给他买了设备、报了班。但坚持了不到一个月,他便觉得辛苦,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后来,我们不在家,不监督,他基本就不学了。都说男孩子成熟晚,等他醒悟了,自然就会自觉了。可是这一天,万一是在中考分流以后,或者高中才来临呢?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如果不尽力引导和督促,会不会最终彼此都后悔?

因为学习的问题,我们和他发生过很多次冲突。随着他个头和年岁的增长,我们的严肃约定甚至呵斥,效果都微乎其微。他会开始挂电话、不搭理,甚至回怼等,对我们进行反抗。你为他千千万万、他却毫不在乎的那种痛处,似乎很难原谅。都说我们只是陪伴孩子长大的那个人,但从小懂事乖巧的孩子,开始变得叛逆和难以理解,还是很让人烦恼的。

对待青春期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到底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引导呢?期待您给我们这类道理都懂、行动无方的家长指路!

回信

亲爱的孩子妈妈,

你好!

非常感谢你的来信!原本被“家丑不可外扬”思想束缚住的你,在又一次与青春期的孩子爆发冲突之后,终于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冲破束缚来信向我诉说烦恼。感谢你来信的勇气和决心!

因何而烦恼呢?“因为学习的问题,我们和他发生过很多次冲突。”原来,冲突和烦恼皆因孩子的学习问题而起。而且,“从小懂事乖巧的孩子,开始变得叛逆和难以理解,还是很让人烦恼的”。如何叛逆呢?“随着他个头和年岁的增长,我们的严肃约定甚至呵斥,效果都微乎其微。他会开始挂电话、不搭理,甚至回怼等,对我们进行反抗。”我能理解你的烦恼,因为《发展心理学》会告诉你这正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确会从小时候的“懂事乖巧”变为“反抗”与“依赖”共存。

我也能理解,作为妈妈,你并不会仅仅因为知道了“叛逆反抗”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特点就不再烦恼。更关键的是,你“难以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在带你理解孩子之前,我先带你理解一下你自己的“反抗”。你习惯说“管教”孩子,你的教师父亲教你转变理念,改说“陪伴”孩子,但最终你还是没有用“陪伴”二字,而是用了“相处”二字。你不动声色地用“相处”二字,完成了对父亲教导的“陪伴”的“反抗”。在你父亲眼中,早已不在青春期的你,或许也是“叛逆”的,因为你在学习亲子教育理念上没有进步。

理解了你的“反抗”之后,我带你去理解孩子的“反抗”。孩子为什么“反抗”?因为前面说到的学习问题而“反抗”。那么,“反抗”什么呢?你说你之前总说“管教”孩子,看来孩子“反抗”的正是你在学习上的“管教”。

提到“管教”和“青春期”这两个关键词,而且你还提到“书本无法教我解决”,那就不得不提一本你应该看过的书《正面管教》。这本书正是一本讲如何教青春期孩子的书,但是很多人和你一样,把重心放在了“管教”二字上。其实,这本英文翻译过来的书,重心恰恰在“正面”二字上。

你用“管教”的理念去理解孩子的学习,看到的是“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的问题”。“孩子爱运动、能干活、情商高,但就是在学习上不上心。不花心思在学习上,整天就会想着法和我们斗智斗勇去玩手机、刷短视频和玩游戏。”你甚至给孩子贴上了标签,“不爱学习的孩子”。换言之,你对孩子的理解很“负面”。

你对孩子的学习持“负面评价”,就很难“正面”地去理解他。如何“正面”理解他呢?如你所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中等偏上的样子。”如果你认为“中等偏上”还不够“正面”,你就得承认是自己期望过高了。你还说,“他基本是完成学校的课后作业,就不会多做一个字,除非是哄着,或者利诱。”“正面”地看,他能够“完成学校的课后作业”。而且,他还“爱运动、能干活、情商高”。

你还说,“我和孩子爸爸都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学习成绩。”孩子又“反抗”了你,他觉得你们就是看成绩来判断是否努力。《正面管教》指出,“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们听话,而是为了让他们学会思考。”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是对的,他学会了思考,因为至少你看的是成绩。

看看你举的例子,“他想要一辆几千元的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爸爸尊重了他的想法,“给他一个惊喜,就在生日的时候,先买回来了。”但是,你说,“我们约好了期末考试成绩有进步,就给他买。”你把孩子提的生日礼物设置了一个门槛“成绩有进步”,孩子并没有误解你,你看的就是成绩,却唱高调说自己不看重成绩。你将生日礼物跟成绩强行挂钩,既不尊重孩子,又给孩子高要求,还有几分虚伪。孩子顶着你给的高压力,学习态度很难积极,甚至还有几分消极抵抗的想法。即便如此,“正面”地看,成绩还不错,除了英语是C,大多是A。

但是,你只看到“负面”成绩C。你说,“我们趁热打铁,给他制订了英语学习计划,甚至还给他买了设备、报了班。”你此时越主动,孩子就越骑虎难下。孩子心想,如果补课了还没进步,如何向父母交代呢?交代不了,就消极怠工吧;你们不监督,正好不学了。

前面说过青春期的特点是“反抗”与“依赖”共存,你主动,他也“依赖”你的主动,就“不主动学习”了。到头来,你烦恼的孩子“不主动学习”的问题,根源其实是自己。

要“原谅”的话,“原谅”自己吧;因为“正面”地看,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是系铃人。生日礼物如果答应了,就开心地送给孩子。如果真正重学习态度不重成绩,你可以说,爸妈相信你会尽力的,尽力了,什么成绩爸妈都接受。

祝积极正面,勇者无惧!

袁杰老师

2025年4月17日

主办单位:广东新快报社

协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团队

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总队

承办单位:新快报教育研究院

来信参与方式:

1 点击以下链接:

https://act.xkb.com.cn/s/F6IR2NOr

2 邮箱:

xkjy202208@163.com

策划:林波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