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毛主席在滴水洞写了一首诗,30年后才公开发表

故乡视角 2024-11-26 10:59:49

毛泽东主席深爱诗歌创作,他的一生中,每个重要阶段都伴随着诗词的诞生。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诗歌创作却戛然而止。

他创作的最后一首诗《七律·有所思》,诞生于1966年6月,但直到1996年9月才被公开发表,期间相隔了整整三十年。

这首诗是在湖南韶山的滴水洞完成的,那次神秘的滴水洞之行,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1966年6月18日,毛主席悄然回到了故乡韶山,与以往不同,这次他并未公开行程,也未与乡亲见面,而是独自在滴水洞居住了11天。

甚至连中央的许多领导都不知他的去向,仿佛他突然间从人间消失了。正是在这段隐秘的时光里,他写下了这首《七律·有所思》,也是他人生中的绝笔之作。

诗歌的首句“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揭示了当时北京正处于风云变幻之中,一场由历史剧《海瑞罢官》引发的大讨论进而演变为长达十年的大革命正蓄势待发。

而毛主席则在此刻选择回到湖南老家,表面上是“踏芳枝”,实则是在深思熟虑这场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

接下来的“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以“青松”象征革命小将的勃勃生机,以“败叶”比喻走资派的衰败没落,生动展现了两者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场革命如风雷般席卷全球的磅礴气势,以及革命小将们遍布大街小巷、勇往直前的壮丽景象。

最后一句“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将我们带回到滴水洞那个雨后的宁静时刻。毛主席倚栏聆听雨声,心中所思所想的,是全国人民的命运与未来。

这首诗充满了毛泽东诗歌特有的对比强烈、慷慨激昂的风格,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精神。

有人曾这样评价:“此诗将情感、景象、事件与哲理完美融合,对仗工整,语言纯熟,风格在激昂中见深沉,在豪迈中显苍凉,又在沉静中蕴含轻快。”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正是滴水洞这11天的沉思与决断,让毛主席最终下定决心发动一场彻底根除走资派的大革命,以实现“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宏伟目标。

而这首诗正是他这一决心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革命未来的殷切期待。

离开滴水洞后,毛主席在给江青的信中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这些想法。他坚信,即使中国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也注定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革命者绝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

他预言,右派可能会暂时得势,但左派一定会团结起来将其打倒。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各派力量都会从中获得深刻的教训。

最终他得出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至于这首《七律·有所思》,在毛主席生前一直未曾公开发表。

直到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集》时,才将其收录其中,使这首尘封了三十年的诗作终于得以与世人见面。

1 阅读:19

故乡视角

简介:故乡人,故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