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一生奋斗和筹谋,多数都是为了孩子,因此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格外关注,尤其是现在家里面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的未来争取最好的资源。
而“将孩子送入大学”这是无数家长心心念念的事情,如果学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名牌大学,那么家长势必会十分自豪和骄傲,虽然对孩子要离家求学感到担忧,但也会选择放手,努力做好学生背后的支持者。
但也并非所有家长都懂得放手,重庆一名母亲就因为阻止女儿入学,竟然拿着女儿的录取通知书和重要证件一起消失,这已经很让人生气了,但这件事的后续更让人气愤,当事女生出面发声,揭露了母亲恶心的做法,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女儿的窒息和无助。
偷走女儿录取通知书后续,母亲做法更恶心,当事人发声让人心疼
中戏作为一所名校,是很多学生想去学习的高等学府,能凭自己的考上这样的学校,家长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重庆一名母亲却并不认可,对女儿的录取结果十分不满意。
在这位母亲的眼里,中戏是培养演员的地方,将来毕业后就业不稳定还不体面,希望女儿能够报考定向师范生,将来直接回老家工作,但是女生则坚持自己的想法,更改了高考志愿。
虽说因为这件事和母亲闹得不可开交,可女生觉得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妈妈应该能够接受现实了,但是就在她准备入学的东西的时候,却发现妈妈拿着她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各种重要证件“走了”,还留下一张“对不起”的字条。
好在联系了学校招生办,得到“可以正常入学”的答复后,入学手续也补办完了,本来这件事应该到此为止了,但是没想到后续更让人气愤。
当事女生出面发声,始终在为母亲说话,坦言“妈妈也不全是坏的一面”,只不过没想到母亲不仅天天守在她房门口睡觉,还把她的录取通知书给偷走了。
女生向他人诉说自己的无助,一句“不确定能入学”更是让人心疼,之前女生发文也坦言不止母亲不想让她去念中戏,就连父亲也劝她复读,这种自己的理想不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很让人绝望。
女生为了让关心她的人放心,也表示将会提前几天去朋友家住,确保自己能够如期入学报到,后续和母亲取得联系后会好好沟通,女生如此懂事的做法更是让人心疼。
窒息的母爱让人感慨,果然应了那句话:不是所有家长都懂得放手
通过女生的发声能够看出来,母亲的思想和行为都有些偏激,可想而知女儿在这种控制欲极强的教育环境之下,也肯定觉得十分窒息和痛苦,而母亲却并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
但是这份窒息的母爱背后,体现出来的是很多家长的通病,那就是永远无法学会放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却恰恰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
记得有句话说得好“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在学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投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倾注了太多的希望,逐渐产生了一些极端的依赖性。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依赖性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随着学生的成长,有些人能够控制自己的依赖性,但有些人放任不管,因此就出现了很多“巨婴”和控制欲极强的父母。
在笔者看来,这位母亲思维方式出现了偏差,所以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反而觉得自己是在为女儿的将来做打算,可是这种控制欲让人十分窒息和无法接受,如果不知悔改的话,只能将孩子越推越远。
学生慢慢长大,家长就要学会调整定位,干预过多只能让孩子想逃离
学生成年之前,家长肩负着教养职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是在家长的安排和管控之下的,在学生自主意识还未形成的阶段里,家长占据主动位置,能够很好地替学生把握发展方向。
但是当学生慢慢长大,自主意识形成并学会独立,那么家长就不能再用老一套,而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定位,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最后变成支持者,一旦没能及时调整定位,就会让教育失衡,从而做出一些伤害学生的行为。
另外家长需要明白孩子并非你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家长理应予以理解和尊重,不要总想着强加自己的思想到学生身上,也不要总想着去干预学生,因为你的经验未必适用于学生,干预过多不仅限制学生发展,还会让学生更想逃离。
【笔者有话说】为了阻止女儿进入自己不认可的大学读书,采取如此极端的做法,这位母亲确实需要进行一些心理干预和疏导,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希望女生也能调整好心态,和母亲好好沟通,慢慢转变母亲的思维,不要因此耽误了自己的未来。
话题:你如何评价母亲的所作所为?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育爆款制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