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国际社会翘首以盼俄乌冲突缓和之际,短暂的“临时停火”协议却如脆弱的薄纸,轻易被现实的冲突狂风撕得粉碎。近期,在特朗普政府的斡旋下,俄乌双方曾达成30天内停止攻击对方能源设施的共识,然而,这一协议仅维系了数日,便宣告破裂。
俄乌冲突(资料图)
俄罗斯国防部3月26日通报称,乌克兰无人机悍然袭击了克里米亚地区、布良斯克州及库尔斯克州的能源设施,致使多地陷入黑暗,供电系统遭受重创。乌克兰方面,总统泽连斯基也发声指责,称当日凌晨,117架俄军无人机闯入乌克兰领空,部分地区的民用基础设施和企业成为攻击目标,多地遭到破坏。双方各执一词,使得“临时停火”沦为空谈,这场冲突的迷雾愈发浓重。
从表面看,美国作为协议的促成者,未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责,是此次停火失败的直接原因之一。或许特朗普政府天真地认为,一纸协议便可约束住俄乌双方的军事行动,然而,复杂的地缘政治矛盾与长期积累的敌对情绪,岂是简单的协议就能化解。美国威信因此受损,接下来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对乌克兰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以挽回颜面并重新掌控局势。
特朗普(资料图)
俄乌双方相互发射无人机攻击,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彼此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双方都清楚,未来终将走向谈判桌,而当下为自己积累更多谈判筹码,成为在战场上持续交锋的重要驱动力。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可能成为未来谈判桌上的关键论据,这使得双方在停火协议面前,依然难以放下武器。
在俄乌冲突的乱局中,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发声格外引人关注。在摩尔曼斯克州工作视察期间,普京就俄乌冲突问题着重强调了多个要点,向世界清晰传达了俄罗斯的立场与态度。
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已彻底摒弃对西方的幻想,并直接点名指责英法德三国领导人。他指出,欧洲国家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输送军事援助,成为俄乌冲突持续延宕的重要外部因素。同时,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极度缺乏诚信,《明斯克协议》的失效以及2022年伊斯坦布尔和平谈判的破裂,皆是例证。当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双方曾进行和平谈判,且已初见停火曙光,却因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的干涉,怂恿泽连斯基继续冲突,致使和平协议化为泡影。这些西方国家的行径,让俄罗斯对西方彻底失去信任。
普京(资料图)
为推动和平进程,普京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提议。他建议设立联合国临时管理机构来管理乌克兰,并倡导与美国、欧洲以及俄罗斯的盟友共同探讨后续谈判工作。这一举措标志着俄罗斯在和谈态度上的重大转变,从以往对西方的信任基础,转向寻求更为坚实、可执行的保障。普京深知,未来的和平协议必须充分考量俄罗斯的长期战略利益,不能再建立在虚幻的信任之上。同时,让联合国介入管理乌克兰,也能有效防止欧洲国家在俄乌停火后,以“维和”之名,行军事进驻之实,从而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新的威胁。
普京还证实,俄军在战场上已取得重大进展,乌东四地实际上已近乎被俄军完全掌控。无论是基于当前战场态势,还是综合美俄两国的态度分析,乌东四地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划归俄罗斯,似乎已成定局。泽连斯基若还期望恢复到冲突前的状态再进行谈判,恐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俄乌冲突的走向,不仅关乎俄乌两国的命运,更深刻影响着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与安全秩序。停火失败的阴霾虽笼罩当下,但国际社会对和平的渴望从未熄灭。普京的表态,为和平解决冲突指明了新方向,后续国际社会如何响应,俄乌双方能否重回谈判正轨,世界正拭目以待,期盼着和平的曙光能早日穿透冲突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