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不是选错了人?”当听到自己被推荐为全国妇联主席时,陈慕华惊讶地问道。在确信自己要担任这一职务后,陈慕华幽默地说:“我这辈子没做过妇女工作,这回可是‘赶鸭子上架’了。”
1921年,陈慕华出生在浙江一个国民党高官家庭,父亲是国民党少将高参,叔叔是国民党空军高级军官。抗战全面爆发后,陈慕华目睹了蒋介石的消极抗日,内心深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便辗转来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当时陈慕华既想上学,又想参加抗日活动,恰好延安有个抗大,因此陈慕华便要求到延安去。花了10块钱,陈慕华登上了往延安运粮的卡车,摇摇晃晃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当时抗大开办参谋训练队,只招收男同志,陈慕华听说之后当即给中央领导写信,讲明了自己革命的决心。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陈慕华参加了参谋训练队,成了八路军历史上第一位女参谋。
在参谋训练队学习期间,陈慕华结识了她相伴一生的丈夫钟毅,两个人在1940年结婚,没有什么结婚仪式,就是将两个人的行李搬到一个窑洞里,就算是结婚了。此后,陈慕华在八路军留守兵团担任教育参谋、军事研究室研究员等职务,参与军事教育和后勤保障工作。
1942年,由于叔叔身份的原因,陈慕华受到审查,恰好当时陈慕华生下了二女儿,为了不让孩子跟着自己受罪,陈慕华将女儿送给了他人抚养。直到新中国成立,陈慕华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二女儿。
抗战胜利后,陈慕华被派往东北工作,先担任热河军区司令部参谋,为东北解放战争提供参谋支持,之后陈慕华调任东北铁路总局机关,负责政治思想工作。在铁路局工作了半年,陈慕华和丈夫一起负责接管穆棱煤矿,经过剿匪反霸斗争后,煤矿的生产重新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陈慕华调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参与全国铁路系统的集中管理。在她的推动下,铁路职工教育体系被建立起来,各种有关铁路的技术知识得以普及,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营效率。
1954年,陈慕华调任国家计委交通局担任副处长,后升任处长,负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从1961年开始,陈慕华开始从事对外援助工作,主持对亚非拉国家的工业项目援助,以经济合作打破西方封锁,推动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
1978年,陈慕华升任国务院副总理,成为新中国第二位女副总理,分管对外经济、金融等领域,推动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还促成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成立。
改革开放以后,陈慕华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成为新中国首位女行长。1988年,陈慕华在第六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当选全国妇联主席。上任之后,陈慕华倡导成立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专项基金,后来这一项目被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超过200万的贫困女童因此而改变命运。
即使后来退居二线,陈慕华仍担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推动成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妇女参政议政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