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肥东县2022年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出台,尤其是今年七年级中招生计划仅有2000人,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惊呼:未来三五年内,肥东义务教育阶段将会全面拥抱公办教育。
肥东的民办教育未来到底会怎么样?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前世,看看他的今生,大胆地展望一下他的未来。
01.简要回顾肥东民办教育发展史
肥东民办教育起步于本世纪初,在王、陈等一帮教育大佬的开疆辟土之下,2019年更是达到巅峰。纵观整个合肥市,肥东县民办教育发达,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众多,在整个合肥市,民办教育这一块,其敢称第二,没有哪个区县敢称第一。即便放眼全省,其也能笑傲安徽,估计只有六安毛坦厂可以与之抗衡。
二十多年来,肥东县民办义务教育的迅猛扩张,极大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缓解了肥东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不仅满足了肥东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周边地区孩子的求学需求。但是,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也引起社会和越来越多相关有识之士的深思。
老祖宗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花开花落,万事万物总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肥东县民办义务教育阶段也不会躲过这个周期律。随着近几年,国家让义务教育回归公益的定性,指定区域招生、摇号招生、有序调减民办义务教育规模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民办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规模将大幅缩小也是大势所趋。
02.看看2019年-2022年肥东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现状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近几年肥东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现状。
一个是政策方面。2019年取消了跨区招生,民办教育只能在限定区域内招生。2020年开启了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不“公民同招,摇号招生”,直接掐断了民办学校的掐尖行为。
不给跨区招生,不给掐尖招生,民办学校的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优质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没有优质生源的支撑,就很难出成绩,没有成绩,民办学校就失去了吸引力。
另一个是招生数量方面。我们来看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2019年-2022年肥东县民办学校7年级招生计划,分别是6380、5500、5100和2000。从2020年到2022年经历了三连降,相对前一年下降幅度分别是13.89%、7.27%、60.78%。2022年招生计划只有2019年的31.35%,1/3还不到。
第二组数据:2019年-2022年圣泉中学和锦弘中学7年级招生计划。圣泉中学和锦弘中学是肥东民办义务教育的“双煞”,多年来相爱相杀,既生瑜何生亮!圣泉:2100→1800→1700→750;锦弘:2050→1600→1500→650。
从2020年到2022年这两所学校7年级招生计划都经历了三连降,圣泉相对前一年下降幅度分别是14.29%、5.56%、55.88%。2022年招生计划只有2019年的35.71%。
锦弘相对前一年下降幅度分别是21.95%、6.25%、56.67%。2022年招生计划只有2019年的31.71%。
03.肥东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会消亡吗
不仅仅肥东这几年在大幅压缩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招生数量,合肥市区也传来消息,合肥一六八中学陶冲湖校区、新站寿春中学一周内将迎来民改公的消息,另外其他民办初中不出意料招生数量也会将大幅压减。下一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走向改制或者转型的道路,有的招生不好被迫关停,有的被政府收购转为公办学校,有的放弃义务教育阶段改为普高或者高考补习班等等。
合肥当前正值六月盛夏,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的老总们却感受到了阵阵彻骨的寒意,有人预言他们有一天或将退出历史舞台。但@万民说认为:我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也进入普及化时代。随着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的实现,民办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转变。之前民办教育多被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在后普及时代,民办教育将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选择。
民办学校全面退出历史舞台,起码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民办学校校并非消亡,只是逐渐淡化。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非营利性乃大势所趋。
肥东公办毁了多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