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建国后,组织上决定给一批老战士进行授衔奖励,表彰名单中,曾经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之一的刘金山赫然在列。
然而刘金山在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感到欣喜,反而一反常态的给毛主席写信要求降衔。
刘金山不仅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他本人同时也有着特殊的性格特点。
那么战场上的刘金山究竟有着怎样的表现?在飞夺泸定桥后他又经历了哪些?又为何要主动要求降衔?
绝地反击
1935年,在断壁残垣和焦土残阳下,党组织举办了一场简陋的颁奖仪式,参加仪式的总共有18人。
简短的仪式后他们每人获得一支钢笔,以及日记本、碗和一双筷子。
在那个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这些奖励已经是颇为丰厚了。
原本参加仪式的应该有22人,可是其中的4人却再也无法在人们的面前了。
因为在此前的战斗中,他们已经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不幸中弹,坠入了滔滔的河水中,甚至尸骨无存。
这22人就是在飞夺泸定桥中,担任突击任务的革命勇士,也正是因为他们,使得我军没有步入石达开的后尘...
公元1863年,石达开所部渡过金沙准备一路北上直取成都,然而此刻的他殊不知自己已经陷入陷阱。
在到达大渡河边时,望着那汹涌的波涛,石达开并没有下令渡河,而是在岸边休整准备来日再渡河。
可天不遂愿,当天夜间大雨滂沱、河浪滔天,已经是渡河无望,同时追剿的清军也从三面包来。
石达开所部被围困数十日,最终慷慨赴死。
1935年5月,我长征红军将士也同样面临了当年石达开所处的窘境,蒋介石洋洋得意,布下重重包围,准备让历史重演。
熟读历史的毛主席也知道此地之凶险,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于是便准备立即渡过大渡河。
然而此时的渡口仅有2条可用的船只,国民党的追兵将至,全军渡河已经是痴心妄想。
不过毛主席并没有向石达开一样选择坚守,而是准备主动进攻。
当时北部的泸定有一座跨越东西两岸的铁索大桥,从大桥而过可以横穿大渡河。
然而大军想要跨过铁索大桥又谈何容易?且不说铁索桥周边地势凶险,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劫不复之地。
一路上更是山高水远,路途漫漫,既要面对国民党的后方追击大军,还要面对一路的围堵。
铁索大桥更是凶险无比,只要敌军在桥头布下火力,那大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修罗场。”
不过自古兵行险着,为了避免石达开的悲剧再次上演,如今夺取泸定桥已经成了唯一的出路。
于是毛主席密令红四团作为先锋部队,沿西路北上,一路快速行军。
在敌军的包围网形成前拿下泸定桥,使我大部队能够顺利渡河,避免陷入绝境。
而刘金山就是当时红四团中的一名红军将士。
那么面对如此情况红四团战士又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刘金山在此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表现?
临危受命
不久后,刘金山所在的红四团便接到命令,让他们在3天内赶到泸定。
要知道他们当时距离泸定还有300多里的距离,并且一路上要跋山涉水,还要对抗沿途的敌军部队,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这帮红军将士们并没有选择退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一天内疾行了90里。
不过第二天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要在1天内赶到泸定。
虽然疲惫、伤痛、饥饿交织在一起,但他们还是凭借惊人的毅力创造了奇迹。
到达泸定桥后,历经困难和险阻的刘金山看到眼前的一幕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泸定桥两岸全是高耸巍峨的悬崖峭壁,伫立其间只觉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人是多么渺小的存在。
而群山之间所夹的则是汹涌的大渡河,波涛之汹涌仿若魔鬼的嘶鸣,稍有不慎或粉身碎骨或命丧黄泉。
而铁索大桥更是让人直冒冷汗,原本碗口粗的铁索就让人望之生畏。
而大桥中间最重要的,原本用于铺设桥面的桥板还被国民党方面尽数拆除,只留下了13根冰冷的铁链。
铁链绵延百里之长,在阳光的照射下反着寒光,怒吼的河水在铁链的间隙间一览无余,可以说是凶险无比。
这还不算,桥对岸的国民党军早已设下火力埋伏,一个个枪口整整齐齐的排成了一排,正对着大桥。
不过红四团的干部们来不及生畏,他们肩负着全军人的前途和命运。
必须拿下铁索大桥,才能保留革命的火种,否则免不了全军覆没。
对岸的国民党士兵还在用言语疯狂的挑衅,等待在桥上一举歼灭红四团战士。
此刻红四团干部们要从团中挑选出22名勇士担任突击先锋,其他人则用火力掩护他们夺桥。
这极有可能是一次有死无生的行动,然而有21名战士纷纷出列请缨。
“还少一人”,此刻的刘金山咬破自己的手指,以血明志,并愤然出列成为了先锋队的一员。
如此22名勇士集齐,由于没有桥板,他们只得攀住铁链前进。
在一声令下后,刘金山等人便呐喊着向对岸发起了冲锋,此刻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了党为了革命,拿下大桥!”
对岸的敌军见我军发起了冲锋,便进行射击,我红四团也组织向对岸进行射击,以通过火力掩护冲锋的勇士。
同时,后续的部队在跟在22名勇士后面准备铺设桥板。
随着枪声的鸣响,一时之间火药味弥漫在大桥的两岸,攀在铁链上的刘金山难以闪躲,只得向前冲锋。
突然他感觉一阵疼痛,一颗子弹擦过他的皮肤,血渍很快便渗了出来。
在敌军的枪林弹雨下,旁边的战士不幸中弹,瞬间便跌入桥下,被汹涌的河水席卷、吞没。
看到这一幕,刘金山的内心掩饰不住的伤痛和愤怒,这是他身上迸发出了一股力量。
他大吼着,咬着牙,怒视对岸的敌军,朝着目的地猛地攀爬起来。
其他的勇士见此也都怒吼着向前冲去,眼看突击队离自己越来越近,敌军也被这种气势吓到了。
很快对岸的敌军便出现混乱,有且人甚至直接扛起抢逃跑了。
眼看已经抵抗不及,敌军开始组织撤退,为了不让我方顺利追击,他们还浇上汽油,在岸边点起了熊熊大火。
希望借此阻挡我军勇士前进的步伐,很快铁链也变得滚烫,刘金山等勇士们强忍着灼烫,向着最后的胜利发起冲锋。
勇士们能够成功夺取大桥吗?刘金山在之后又有着怎样的表现?他为什么要要求降衔?
低调朴素
等到顺利达到对岸时,他们的手早已血如模糊,身上也是累累伤痕,但是他们却无所畏惧。
拿起腰间的大刀就朝着火海奔去,大火点燃了他们的衣服和头发,也使他们的杀敌之心燃烧了起来。
对岸残余的敌军哪里见过这个架势,瞬间就溃散了,红四团的其他兵士随后也杀将过来。
在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红四团取得大胜,也为红军大部队开辟了一条生路,在此过程中有4名勇士不幸牺牲。
之后刘金山又参与了抗日战争,在一次掩护掩护任务中,身为营长的刘金山曾被5名日寇围住。
双方纷纷拔出刺刀开始拼杀,面对敌众我寡的被动局面,刘金山不惧生死,与敌人展开肉搏。
他不要命一般的先是刺死了两名敌人,这一举动直接将另外两名敌人吓得四散逃命。
可是在此过程中他的刀也出现了断裂,面对手持刺刀的另外两名敌人,刘金山跑到了一颗小树边,拔起树就准备向敌人的头砸去。
其中一人就有空档,抄起刺刀就像刘金山的腹部辞去,刘金山强忍疼痛,向对方砸去,看到这一幕的敌人也惊呆了被活活砸死。
后来战友们将刘金山紧急送到医疗队,此时正好白求恩医生也在。
眼看刘金山伤势严重,连肠子都露了出来,白求恩医生便不必炮火的风险,为他进行了手术,保住了他的性命。
刘金山的表现和功勋党组织也看在眼里,新中国成立后,便想优待他到军委工作。
可以刘金山自觉自己没有文化,配不上这份工作,便主动要求到工厂农村这样的基层去。
1955年我军的军衔制出台,组织上决定给一批老战士进行受衔奖励,刘金山也在其中。
刘金山得知此事后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喜悦,反而还给毛主席上书要求降级。
用他的话说就是:“那些胜利是属于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一个人能做些什么,那些牺牲的将士更值得歌颂和奖励。”
不过鉴于刘金山的表现,组织上还是授予了他大校军衔。
刘金山为人俭朴,他居住的房子甚至比常人还要破旧,也从来没有提过飞夺泸定桥的往事。
泸定桥和大渡河的故事,后来还是因为杨得志和杨成武将军的两篇文章才受到了重大关注。
1999年,这名低调的勇士因病辞世,直到去世时他的家中依然清贫而普通。
结语
刘金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在战场上他表现勇猛,将个人生死完全置之度外,可谓是一员“虎将”。
在生活上他为人低调俭朴,从来不愿凭借自己以前的功勋麻烦组织,始终将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他生而不凡,却甘于平淡,他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他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作者:然若
编辑:二爻
参考文献
刘波.棋高一着:飞夺泸定桥的战略战术[J].炎黄春秋
罗雪梅,马晓敏.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刘金山[J].党史文苑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