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唐.杜甫《饮中八仙》
长安街头
好一个明媚的春天啊,窗外的花香鸟语将我从梦中惊醒,我伸了伸懒腰,起来看了看时间,正好上午8.00钟,我用冷水擦了把脸。按照历史的约定,今天我要坐着时光机回到1200多年前的盛唐,赴一场跟那些大唐酒仙们不醉不归的约定。要去唐朝了,心情莫名的一阵激动,那是一个宏大而盛世的时代,一定很有气魄。我拿出珍藏已久的唐装,一把扇子,开始了一场说穿越就穿越的大唐之旅!
走出门外,突然发现,四周已经是物是人非,不是,应该说早已和现代不太一样。檐牙飞角,雕梁画栋,没有钢筋混凝土和水泥构造的都市高楼,全是古屋。这里看上去是家客栈,进进出出的商旅和客人络绎不绝,有中原人,也有草原民族,还有西域人,捂着头巾的,皮肤黝黑的,眼睛深蓝的,看来还真是大唐最炫民族风啊。突厥,吐蕃,大食,大秦,越南,朝鲜,日本这些国家的留学生都有专门的食宿场所。
长安驿站
“阿郎,你醒了,早膳吃点啥呢?”小二哥端着一壶茶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阿郎?叫谁呢?”,我一脸懵,不过立马反应过来,这是叫我了。
“小二哥,你们这家客栈挺有贵气啊,这么多留学生都住你们这儿?”
“那可不,我们这是大唐迎宾第一栈,国字号客栈,你以为呢?”小二哥十分得意地说道。
“先来杯热茶,糕和捻头,上!”,身为大唐第一美食的长安糕点和捻头十分劲道,长安怪不得是中国面食之都。
吃完早点,我走出客栈,已经日上三更,这些个大唐酒仙们也应该出门了。这里是盛唐的长安,是东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酒肆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望着朱雀大街上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真可谓是车如流水马如龙,我心中升起一阵强烈的自豪感,尤其是当看到世界各国的留学生进出国子监,以及各国的使臣在长安会馆门前吵嚷着要见大唐皇帝时,我才彻底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盛唐气象!”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四明狂客贺知章
按照约定,第一个前来赴酒局的应该是贺老,他在哪儿呢?我走出玄武门,来到了乐游原,青龙寺旁有一个酒家,应该不差了,贺老的府邸在乐游原上。我走进酒家,上了二楼,果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依靠在窗前的竹椅上,眼神专注的望着窗外,有一搭没一搭的喝着小酒。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高声地朗诵《咏柳》这首诗!
他听闻后,蓦然间回过头来,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如今的年轻人,也知吾诗?”
“贺老,您这首《咏柳》是流传千古的佳作,任何时代都是士子必学之作啊!”我双手抱拳,行礼道。
“哈哈哈,年轻人,听说是你约的酒局,在长安要跟我们饮中八仙不醉不归?”
“不,贺老误会了,性情中人,喝酒不是本意,旨在谈诗论道!”
“哦,来,小二,上酒,有朋自远方来,我贺知章岂能让你不醉,哈哈哈,这乐游原虽高,但却是长安城好风光,除了龙首原,圣人可以俯瞰长安之外,这里也不失一个观光的好去处啊,你看,向南可以一直望到南郊杜韦。”
长安城
我缓步到窗前,青龙寺的木鱼声和钟声遥遥传来,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远方的终南山,长安各坊间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看上去蔚为大观。
“怎么样,风光不错吧?来,喝酒,干杯!”贺老端起酒杯递给我。
我接过后,望着窗外的无限风光一饮而尽,“太白有诗‘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听说贺老近年来一直寓居乐游原上,终日饮酒,很少入朝见圣人,您可是当朝一品啊?”
“哼,当朝一品?虚名而已!”说道此处,他脸上露出一丝落寞和悲愤,“老了,过两年就致仕了!”
“宦海沉浮,为官之常态也,贺老也莫悲伤,江山社稷之事,非您一人之责也。”我举起酒杯劝慰他道。
贺知章
“但为官一日,就有责为社稷,为君王分忧啊?想我也是才名不浅,也曾官居一品,却奈何不了不学无术的李哥奴啊!”贺老无奈地感叹道!
如今的大唐朝堂,权相李林甫一手遮天,祸患社稷,任人唯亲,排挤忠良,一大批贤臣被流放或免职,贺老心中也是十分的苦闷。
我端起酒杯方要安慰贺老,突然一阵声音破空而来,“不是贺老您奈何不了李家哥奴啊,而是如今的圣人已不是当初的李三郎了!”
惊闻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贺老惊恐地回头望向酒肆二楼的门口,只见一位身穿一品官府的达官贵人站立在门口,正看着我们。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左相李适之
“原来是左相啊?我还以为谁有如此胆量啊?说得好!说得好!”贺老不禁拍手称快。
“我刚下朝,看见贺老的车马停在门口,我就知道你在此处喝酒,故此上来一瞧,果然是你啊!来呀,小二,再上两壶酒。”来人走进门内,说话间已脱去朝服,坐在了桌前。左相李适之,听闻也是长安街上的饮酒高手。
“这位小兄弟是?”他看着问道。
“见过左相,晚辈杜甫,襄阳人士,来京城准备应试。”我立刻行礼道。
“哦,原来就是你要在长安跟我们饮中八仙过酒啊?今天碰上了,我们就不醉不归,啊?哈哈哈!”
我心中也是豪气大升,端起酒杯,“来,左相,贺老,干!”
我们一连干了三杯,瞬间一壶酒就没了。
“听闻左相为饮酒,不吝千金,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年轻人,不可拍马屁,如今的大唐朝堂上最不缺的就是马屁之辈。今时不比往日,奢靡享乐之风盛行,我愧对百姓啊!”李适之说完,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脸上留下的也是说不尽的落寞与悲凉。
“今日朝堂上,圣人最终封杨玉环为贵妃,杨氏一门,鸡犬升天!”李适之十分悲愤地说道。
杨贵妃
贺老听完后,站起身来,眼神深邃地望着窗外,“只怕,最终辜负了这片锦绣长安啊!”
……
我们三人不知喝了多久,只看窗外的阳光,已经是下午时光了,我瞧了瞧桌面,已经是十壶酒下肚,我们踉踉跄跄地走出酒肆,青龙寺的钟声再次传入耳朵,我摇了摇头,瞬间清醒了不少,“怎么着,贺老,我送您回去吧?”
“不用,不用,我没醉,我自己可以!”把他扶上马车后,我望向李适之。只见他哈哈大笑几声,然后吩咐仆人,继续回去朝阁处理公务。
不愧是左相啊,一心为民,酒醉之余,也未曾忘记公务。送走他们之后,我也踉踉跄跄的准备返回大唐迎宾驿。走着走着,突然看见面前一堆人围在一起不知在看什么,我也分开人群,突然发现是一口井,原来是有人掉井里了。只听见人群中有人议论,“贺老今日又喝醉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掉进这口井呢!”
人物.贺知章
“什么?贺老!”我惊得目瞪口,连忙返回头去,趴在井岩上往下看去,这是一口浅井,下面躺着一人,果然是贺老,他竟然醉地睡着了,呼噜声都从井底传来了。望着眼前这幅景象,我忍俊不禁地想笑,但是不知为什么,却又笑不出来!
我站起身来,继续往回走,这一路,我看遍了长安的繁华市井,万千气相,但是我却兴奋不起来,或许是我知道了最终的答案吧。等我回到客栈时,小二立马送来了醒酒汤,还兴冲冲地问道,“杜公子,您这么快就和饮中八仙过完了,不会吧!”
我笑了笑,喝完醒酒汤,说了句,“没有,明日继续!”,然后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