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还是比较寒冷,还有过年期间的饮食不节制,最近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说自己从早到晚,感觉身体特别沉重,乏力,头晕脑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于是问我这是不是脾虚了?

其实他只是说对了一半,另一半就是他应该还伴有阳气不足的情况,脾气虚,是指运化无力,我们摄入的水谷精微不能被及时运化吸收,于是出现了腹胀,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那若是还涉及阳气虚,阳气不足,则无法很好的蒸腾气化水液,再加上脾运化水湿无力,就还会出现寒湿困脾的情况,这时,不但脾胃更难运化水谷,让气血难以生化,人还会有手脚冰凉,出现乏力等情况,且不能吃凉的,一吃凉的就容易拉肚子,时间长了,痰浊上蒙清窍,人也就会出现头晕,头沉的问题。

那对于这种情况,该如何调理呢?关键在于通阳,阳气一通,脾胃运化有动力,寒,痰,湿自然就被清除体外。下面结合一个案例来仔细讲讲,具体该如何做!
王女士,53岁,前几天来找我,说最近感觉特别怕冷,四肢沉重的,稍微干点活就感觉累的不行,没胃口,感觉不到饿,早上起来,感觉脑袋上有湿毛巾包裹一样,昏昏沉沉,不清醒。

看她舌头,白腻水滑,舌边有明显齿痕,脉象稍弱,结合辨证为寒湿困脾,阳气不足之症。
于是,以温脾丸为底方开方:甘草,人参,大黄,附子,白术,茯苓,山药,甘草
其中温脾丸有温补脾阳,泻下寒积的情况,所以可以很好的改善身体倦怠乏力,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所以以它为底方很合适,但患者有明显的脾虚痰湿盛的情况,因此,方中又加入了茯苓,白术健脾燥湿,山药健脾养胃。

诸药合用,6剂,诸症有所缓解。现在原方不变,继续巩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有以上类似情况,一定要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应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