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历朝历代大致都是这么个节奏,因此自古以来开国皇帝被尊为战神的很多,而作为守成之君的“富二代”,太宗皇帝往往不习战事。
在大一统王朝中,能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较高下的,恐怕只有明太宗朱棣和清太宗皇太极了。
不过朱棣和皇太极都有个战神级别的老爸,他们在王朝建立过程中的贡献远不及父辈,唯独李世民,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大唐帝国搞定了大半个江山。
所以,将李世民称为“战神皇帝”一点也不为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以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洛阳之战、虎牢关之战为例,走进李世民的战争艺术展。
武德三年,在接连消灭了薛举薛仁杲父子、李轨、刘武周之后,大唐控制了关西、关中和河东、晋阳地区。整个北方只剩下两个“大块头”,占据洛阳的大郑政权王世充,和盘踞在河北地区的大夏政权窦建德。
王世充与大唐隔关相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老王,算你倒霉,俺李世民来了。
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率领大军抵达洛阳以西七十里外的新安城,洛阳之战的鼓声敲响了。
这场战争打得很艰巨,洛阳城高沟深,城上大炮强弩,唐军与郑军打了近八个月,便宜没少赚,肉一口没吃到。
就在全军士气低落,撤退之声喧嚣尘上的时候,窦建德又插了一脚,他率领夏军帮王世充“拉偏架”来了。
于是洛阳之战被按下暂停键,虎牢关之战意外地提前上演了。
对常人来说,意外叫“事故”,对李世民来说,意外叫“故事”,一段成就他个人传奇的故事。窦建德既然贴心地将大礼送上门来了,不收下岂不是驳了人家的面子?
买一送一,在不利的情况下,李世民是如何做到一箭双雕的呢?
李世民的战略思想三字经:稳、准、狠① 稳:围绕战术指导思想不动摇
如果我们把洛阳之战所发生的大事按时间线排队,就会发现,双方大打出手的时候并不多,李世民似乎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钓鱼,在打猎(事实上他真的跑出军营打了一次猎)。
这与三年前那个疾风如火的猛将相去甚远,李世民成熟了,他变得沉稳了,军事部署显得张弛有度,节奏分明。
洛阳之战初期,唐军差不多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大扫除”,将洛阳周边的所有通道堵死,将王世充分布在周边的防卫力量往城里赶。
整个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才十个月,李世民为何将半数时间浪费在了这种略显无聊的工作中呢?五个月时间,就算是用牙啃也该啃下来了吧?
其实不然,洛阳太坚固,王世充又在周边布下了多个据点,要想拿下洛阳,就必须先拔掉洛阳周边爪牙,因此李世民制定的战术叫“剥洋葱”,由外而里,层层推进。
为了贯彻战术,李世民顶住了速胜论的诱惑,和悲观论的撤军建议,坚持稳打稳扎,慢慢收缩的方针,那气度,如同撒网的老渔翁,轻缓而又舒张。
在虎牢关之战中,唐军的粮草供应出了问题。危机就在眼前,李世民却依然选择了对峙,绝不贸然进攻。因为这一战他的指导思想是后发制人,他料定窦建德比他心急。
两军作战,有时候制定方案并不难,难的是执行过程中的定力。李世民的稳就是一种战略定力,他能时刻抓住最核心的思想,坚持不动摇,所谓定海神针,大概指的就是这个吧。
② 准:战术制定掐住对手软肋不放松
洛阳之战,王世充是被“困”死的,虎牢关之战,窦建德是被“急”的,李世民所有的战术都是针对二者的软肋而展开的。
王世充的郑军主力,是由他从江淮带过来的排䂎手,善于防守,不擅进攻,更短于野战。
洛阳的两座补给,回落仓和洛口仓虽然距离不远,但都处于交战区,很容易被截断。
同时,王世充杀了杨侗夺位称帝,关东士族对他并不服气。
这三条决定了王世充不具备拒唐军于门外的能力,固守洛阳又面临粮食短缺和人心不稳的问题。
王世充就是这么死的,洛阳被围困八个月,城中连树皮都吃光了,人口锐减近九成。
断粮道几乎成了李世民的一个标志性动作,每次都能被猜到,每次他都能成功。
窦建德匆匆来援,讲求的是速度,慢了,洛阳被攻破他的救援就落空了。而夏军救援的最大拦路虎就是虎牢关,掐住那个咽喉,窦建德寸步难行,急就能急死他。
战争还没有开打,王世充和窦建德就被李世民精准地掐住了软肋。
③ 狠:逮住机会咬住对方的咽喉不松口
战机稍纵即逝,对峙的目的就是静等机会的出现,每当战机出现时,李世民就恢复了他骁勇的本色。
谷水之战,李世民差点当了俘虏,冲出包围圈后,他不顾反对,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一举将郑军城外的力量全部荡清。
汜水之战,李世民押上了所有的赌注,八万大军从二十里的战线上发起全面进攻,不给窦建德调整阵型的机会。
这两场战斗,哪怕只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对方稍稍调整部署,唐军单方面的冲击就变成了对冲,优势就荡然无存,战果就不可预料了。
以上三点构成了李世民战争艺术的指导思想,你也可以将它比作“三板斧”:
第一斧不紧不慢,砍枝削叶,看似不重要,其实大局已定;第二斧软中带刚,直奔要害,看似绵柔,实质点中死穴;第三斧疾风骤雨,刀刀夺命,看似犯险,实乃绽放的礼花尔。
李世民的战术支撑三支柱:灵活机动、谋定后动、细节制胜① 灵活机动
战争是复杂的,战局势多变的,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及时调整。比如谷水之战后,唐军上下出现了过于乐观地估计,将围困战变成了攻坚战。
在连攻二十多天无果后,全军上下又陷入悲观的情绪,一致主张撤军,连李渊都下达了撤军令。李世民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策略,回归到围困的方案中来。
窦建德意外卷入,逼迫李世民再次面临战术调整,在围城的同时又增加了围点打援的方案。
当黄河牧马的秘密被泄露后,他又及时调整计划,将事故变成了引诱对方进入圈套的精彩故事。
② 谋定后动
李世民非常重视战前的情报收集和谋划,别人收集情报坐在大帐里等斥候的汇报,他却常常跑到前线亲自勘察。
前一年在美良川之战中他勘察地形时差点被俘,洛阳之战中,他又在慈涧、谷水和板渚三次跑到敌人家门口“探头探脑”,同样在敌人的追击下惊险走一回。
历史上没有一位最高统帅,能像李世民那样,对地形地貌的勘察如此执着细致,我觉得应该是当年浅水原之战的失利教训太深了。
③ 细节致胜
每次战争开打前,李世民总会对部下有详细的战术指导,如何走位,如何迂回包抄,如何观察敌人的动向,如何诱敌深入等等,跟碎嘴的老妈子似的。
比如与窦建德决战,他居然派上了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就是个文官,哪里会打仗?李世民跟他交代:你带三百名轻骑,从北面渡过汜水,过了河三五里就向南快速奔驰。同时要注意观察敌人的大本营,如果敌人不上当,你跑一圈就撤回来,如果敌人出动,你就掉转马头向东边冲,敌人一定会大举出动,我会率兵接应,你就是大功一件。
交代得这么清楚,别说宇文士及,我奶奶都会做。就这样,宇文士及居然也立了军功。
这些众多的细节就打开了胜利之门,而它又跟前面的情报收集与提前谋划不无关系。
李世民的团队建设三条腿:信任、民主、包容李世民后来能战胜李建成,最直接的因素不是他的战功,而是团队。他的团队不光数量庞大,质量绝对一流,武将、谋士、辩才、理财高手、文学之士、经术大师,无所不有,且都忠心耿耿,要知道那时候他还只是个王,而不是太子。
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的团队实属罕见的,他靠什么打造了这个团队呢?
① 信任
李世民的“哭功”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度认为他太会做作,直到我走进李世民的私人生活,才发现这位战场上的猛将竟然真的是个多愁善感的男人。
大臣病了他流泪,大臣去世他哭得昏天黑地。长孙皇后去世他伤心痛哭,女儿想妈妈哭了,他也跟着默默流泪。
这就是个真性情的男子汉,李世民待人的真诚,历史上没哪个皇帝能超过他。
洛阳之战中有一段插曲,当时刘武周的降将们集体反叛。屈突通和殷开山料定尉迟敬德也会背叛,于是自作主张逮捕了他。
李世民却坚持对尉迟敬德的信任,不光释放了他,还赏赐了他一大笔钱,安慰他说,不要因为这事产生芥蒂,如果你要是真的想走,我也不会拦你,这些钱权当路资。
尉迟敬德大受感动,从此成了他最忠诚的部下,数次在危难中救了李世民的命。
② 民主
战前议事通常会有争吵,争吵往往会导致双方意气用事,甚至演变为主帅与不下的对立。
洛阳之战中,李世民与屈突通、萧瑀、宇文士及、封德彝等人多次就撤军问题争吵,但李世民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又让争吵不升级,充分发挥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性。
我个人觉得,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是李世民的胸怀,就事论事,允许畅所欲言,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形式民主,气氛和谐。
③ 包容
将军杀人立威是常见的手段,但在整个统一战争中,李世民没杀过一位部下。不是部下没打过败仗,没有过违规,而是李世民从来不想用这种手段。
比如屈突通,在洛阳之战中一再唱反调,还差点杀了尉迟敬德,但凡心眼小一点的主帅,即便不杀了他也会重重处罚。
要是那样的话,玄武门之变时就少了一位忠实的拥趸。
总之,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是李世民军事生涯的一个巅峰之作,十个月的战争就是他个人军事才华的一次艺术展览,他无愧于“战神皇帝”这个称号。
读《中国历代帝王传》,从古人的峥嵘岁月中品读历史,学习帝王们的管理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面的链接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