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本来是浏览器可以说是互不相关的两个产品。可是,当人们提到浏览器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搜索引擎。AI搜索的体验更好,AI搜索提供给我们的不在是链接列表了,二十更直接的答案。就以此就认为AI会取代搜索引擎,进而取代浏览器,这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AI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比搜索引擎更方便。但是搜索引擎也只是依赖于浏览器的一个应用。即使搜索引擎不存在了,还是有很多应用是依赖浏览器的。浏览器不等于搜索工具,浏览器是所有web应用的入口,比如在线文档、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浏览器作为平台的角色存在在未来依然是重要的,即便是AI,现在也主要是依靠浏览器为大众提供服务。

浏览器,作为一个平台载体,不能说永远不会消失,但是在短期内不但不会消失,还会被不断的强化其作用。作为信息服务的容器,浏览器提供了很多的复杂的交互场景,浏览器是唯一能在所有操作系统和设备上同一运行的”通用客户端“。
未来AI的发展也会与浏览器融合,AI的很多能力会嵌入到浏览器中,AI的辅助阅读、翻译等很多常用的功能会作为浏览器本身的一个功能模块出现。个性化推荐,自动填写表单,执行复杂操作等自动化操作流程也有可能被植入浏览器之中。AI作为一个辅助工具,会给浏览器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Web应用的发展会从当前的被动呈现到智能交互的一个新阶段,作为通用客户端的浏览器,只要web应用还存在,只会上表现形态升级而不是被淘汰或者取代。
浏览器也许将来会成为AI操作系统,当浏览器整合本地私有化AI模型与云端服务的时候,浏览器将是用户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核心界面。比如通过语音和肢体语言来控制浏览器调度AI完成任务。

浏览器也可能被拆解成底层的服务,前端被更轻量级的终端所取代,如AR眼镜。
在AI的辅助下,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描述让web服务生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彻底做到千人千面的效果,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独特的用户界面。而这些用户界面还是需要浏览器来承载。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浏览器依然会是主流的入口,AI只能是作为插件或者内置功能依附在浏览器上。随着AI的加持,浏览器自身也会进化,可能会成为一个智能的工作台,完美融合AI和web服务。AI不会取代浏览器,而是推动浏览器从一个平台工具升级为智能环境。智能手机没有取代传统的PC电脑,AI也同样不会取代浏览器。在AI和浏览器碰撞的时候,必然会创造出新的交互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