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5岁时,母亲突然不告而别,31年后,我和妹妹收到她一封来信

冰彦情情 2024-02-27 21:33:50

素材/王文华

文/海藍之谜

我叫王文华,家住在成都郊县的一个村子里。

在上个世纪,我们家非常贫穷,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他的身高只有1米56,身子单薄。

爷爷奶奶知道父亲干不动农活,便让他去学了一门手艺,那就是走街串户,帮别人弹棉絮。

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吃饭穿衣都困难,需要弹棉絮的人家就寥寥无几,父亲经常找不到活干,家里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母亲在生下我和妹妹后,看在家里时常揭不开锅,于是每天都在抱怨父亲的无能。

妹妹比我小3岁,在我5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拿着她的衣服,突然离开了家里。

从那一天起,母亲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父亲要去挣钱,又要照顾我和妹妹,家里的日子越发困难了。

爷爷奶奶都去世得早,父亲要出门干活的时候,只能把我和妹妹托付给邻居们照看。

看到我和妹妹都饿得面黄肌瘦,邻居婶子、伯伯们时常都会给我们端一碗饭,或者塞给我和妹妹一块麦饼什么的。

我和妹妹就是这样,流着鼻涕,穿得破破烂烂的,每天呆在大院子里,在乡亲近邻们的接济下,一天天长到了读书的年龄。

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在公路旁租了一间房,他做棉絮的生意有所好转。

我也学会了洗衣,炒菜做饭,照顾妹妹的生活,我们家的日子才稍稍稳定下来。

初中毕业后,我就对父亲说:“爸,我不读书了,今后我就给你打下手,我们一起弹棉絮,供妹妹读书。”

父亲其实是希望我继续上学的,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已经考上了县普高,就这样放弃,有些可惜了。

但是,所谓“长女为母”,从小我就感觉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应该多承担家务事,照顾好比我小的妹妹。

父亲也的确需要帮手,他就答应了我留在家里,帮他一起经营起弹棉絮的铺子。

在妹妹读初中的时候,院子里的邻居们都建起了小楼房,父亲和我们姐妹商量,推掉了家里破旧的土瓦房,终于修了三间平房起来。

我20岁的时候,有人上门来给我说对象,是隔壁村的一个小青年,叫贵贵,比我大两岁,长得高高瘦瘦的,模样挺帅气。

贵贵开了一个小理发店,嘴巴挺会说的,但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我就发觉他非常懒惰,经常关着店门睡觉,他父母训斥他时,他居然大声回嘴,出口成章。

面对这样不孝顺的男人,我果断提出了分手。

但是我没有想到,贵贵死活不答应,他赖在我家里不走,说对我是真心的,此生只爱我一人。

我只能跑出家门躲他,但那天晚上,贵贵居然逼着我父亲交人,我父亲在和他的争执中,被他推倒在地上,受伤进了医院,贵贵这才吓得跑掉了。

我和妹妹守在医院里,陪着父亲,看到妹妹眼泪汪汪的样子,我哭着对父亲说:“以后我不找对象了,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行了。”

“说什么傻话呢,只要贵贵不来纠缠你,爸再找人给你说一个老实的男人。”

父亲躺在病床上,伤感地说,“都是爸无能,没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女儿。”

妹妹文倩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专科大学,但她也不打算再读书了,想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我和父亲劝她时,她说:“学一门手艺,不一定比读大学差,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不宽裕,我不能再给爸和姐增加负担了。”

妹妹也是一个倔强的性格,她没有再去上学,而是去了县里一家美容美发店学艺。

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妹妹就有了实习工资,她就开始给家里拿钱了。

在我24岁的时候,邻居的婶子找到我爸说:“我有一个侄子,和文华差不多年龄,就是家在山区,兄弟多,条件不太好,如果你们愿意招上门女婿,他倒是愿意的。”

我爸点了头,婶子就将她的侄子邱林刚领到我们家里来看人。

邱林刚长相憨厚,对人总是一张笑脸,很好说话,我爸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一再劝我和他处处看。

我就问邱林刚:“你自己愿意做我们家的上门女婿吗?”

邱林刚笑得有些尴尬,但还是点了点头。

我又问他:“那你愿意跟着我爸弹棉絮吗?我爸需要找一个接班人。”

邱林刚又点了点头,憨憨地笑着,他有1米73的个子,身体壮实,那他坦然的笑脸,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比较本分的男子。

在那个年代,女子找对象,一般还是喜欢找憨厚老实的,邱林刚又愿意入赘我家,我也就和他正式交往起来。

邱林刚自从和我谈恋爱后,他就开始跟着我爸学弹棉絮,他做事比较沉稳,又不怕脏,不怕累,很快就掌握了制作棉絮的程序。

有他的帮忙,我爸的工作就轻松了许多,邱林刚总是说:“叔,让我来做吧,你在旁边指点我就行。”

我家里离弹棉絮的铺面不远,每天我在家里做完家务, 弄好饭菜,就去铺面上叫他们回家吃饭。

看到邱林刚满头满脸都是白色的飞絮,我就笑道:“后悔了吗?这弹棉絮的工作,可也不轻松哦!”

他回答:“还行,比我在家里担粪水浇地,要轻松干净得多。”

看到邱林刚如此实在,我也就慢慢认可了他,关心起他来。

有时候,他为了赶工,连口罩都没戴,就做起事来。

我就嗔怪他道:“干活的时候,一定要把棉口罩戴好,不然鼻孔里会吸进大量的飞絮,对身体不好。”

然后我就拿着一个口罩去给他戴上,帮他系上带子,邱林刚的脸红了,憨直的脸上写着羞涩,我的心也像小兔子一样,蹦蹦乱跳。

一年后,我和邱林刚举行了婚礼,和和乐乐地过起日子来。

邱林刚的确是勤快人,碰到我们铺面生意淡的时候,他就去把家里的田地都种上油菜,每一年我们的菜油吃不完,还会卖上一大部分呢!

他对人很爱笑,不仅在村子里很快博得了人缘,来弹棉絮的顾客也都觉得他态度好,手艺不错,不断给我们介绍新的顾客上门。

在我生下我们儿子的时候,我妹妹打算自己在县城里开一家美容美发店,但她没有多少本钱,所以我父亲就很反对。

父亲说:“一个女孩子,好好打工挣钱,以后找个本分的人嫁了就行,干嘛还要东想西想,自己开店压力多大呀,弄不好,就亏得一无所有了。”

我们都知道父亲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一辈子做事都小心翼翼的,不太敢冒险,所以也就造就了家里曾经举步维艰的状况吧?

我和丈夫商量后,还是决定拿出钱来帮妹妹开店,我将家里积攒下来的3万块钱都拿给了妹妹,让她放心大胆去创业,姐姐和姐夫都支持她。

妹妹感动地说:“姐,姐夫,你们真的相信我?你们不怕我把钱都亏了吗?”

我说:“我们家本来就是村子里最穷的,现在虽然条件也不宽裕,但我们两姊妹都长大了,可以自己去创造好的生活了吧?”

“当年母亲就是因为家里太穷,才离开了我们,我不希望我们永远都穷,永远都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妹妹你自己去创业,大不了就是亏掉这些本钱,但说不定就成功了呢?我们还能比以前更穷吗?”

邱林刚也说:“小妹,你放心去干吧,失败了,也大不了从头再来,我们再多弹几床棉絮就行了。”

这时候,父亲已经把这个家拿给了我和丈夫来当,虽然我也知道钱财难挣,不是多弹几床棉絮就能够发家致富的。

但丈夫能够站在我们家的立场,无私地帮助我妹妹开店,我还是非常感激他的。

平时妹妹也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哥哥一样,总是真诚地称呼他为一声“哥”。

从那时起,妹妹就和她的男朋友小薛一起开起了美容美发店,小薛做理发生意,妹妹就做美容项目。

他们搭档得很好,美容美发店开业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收回成本,开始盈利了。

当妹妹把挣到的钱都拿回家,还给我们时,丈夫非常理解地对她说:“小妹,现在做生意都需要钱周转,你还是留在自己身边用吧,等你以后挣了大钱,不要忘记孝敬老爸就行了!”

妹妹说:“姐,姐夫,我知道你们关心我,处处替我着想,但是外甥一天天长大,家里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的。”

妹妹把从家里拿去的本钱又如数还了回来,而且从那以后,她就经常拿钱回来孝敬老爸,还给我们一家人买新衣服和鞋帽。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提高,家家户户都有能力做新被子了,我家的棉絮生意也越来越好。

为了不让父亲再辛苦劳累,我和丈夫已经完全接手了家里的棉絮铺子。

为了准时完成客户的订单,每天一大早,邱林刚就去了铺子上忙碌,我收拾完家里,就连忙赶去铺子上给他打下手。

很多时候,我们俩忙得连饭都没时间煮,只能在旁边的餐馆解决一天的伙食。

父亲主要负责给顾客送货,其实,很多顾客都是奔着父亲以往的名气,前来我家铺子上定制棉絮。

每次父亲坐着公交车,将棉絮送到顾客的家里时,往往又会收到许多新的订单,我和丈夫只能加班加点地赶工,将货赶出来。

妹妹结婚的时候,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我和丈夫也给妹妹定做了许多床上用品,还有电视,冰箱等大件作为陪嫁。

我和妹妹两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父亲60岁那年,大队因为修建厂矿,征用了一部分土地,队上65岁的老年人可以花48000块钱一次性买社保。

当时并没有我父亲的名额,但是大队上一些有名额的老年人却很犹豫,不愿意把家底子投资在买保险上。

有一个王老头就说:“谁愿意买社保的,600块钱,我就把社保名额卖给他!”

我一听,马上就和丈夫商量,“这事情可以做,如果老爸有社保,以后他养老就不愁了!”

于是我当即就对王老伯说:“我愿意花600元买你的社保名额,你不会反悔吧?”

王老伯说:“谁稀罕这保险,你们还花这么多钱去买,谁知道能不能活到拿回本钱的那一天呢!”

我当即拿出600元钱,买下了王老伯的社保名额,回家我就给妹妹打电话,问她的意见。

妹妹笑道:“姐姐,你太聪明了,这名额求之不得呢,我马上拿钱回来给爸买社保。”

妹妹回来时,就带回来5万块钱,到大队上给父亲办好了手续。

我和丈夫都不好意思,怎么能让妹妹给父亲买社保呢,她已经出嫁了,应该由我们给父亲花钱买保险吧?

但妹妹怎么都不肯拿我们的钱,她说:“姐,爸住在家里,全靠你和姐夫照顾,我也是爸的女儿,你们出力,我出钱,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老爸买了社保,每个月都可以拿着存折去银行取养老金,他别提有多开心了。

走在村子里的时候,老爸总是笑呵呵地对别人说:“想不到我当了大半辈子的老农民,到老的时候,还能领养老金,我养两个女儿,没有亏呀!”

瞧我爸,这得瑟劲儿呀!

后来,我妹妹家里遇到了拆迁,他们家分到了3套房子,两个门面。

我就开玩笑说:“妹妹呀,你们家那么多房子,哪里住得完啊,干脆卖给姐姐一套住房,让我们家也过过城里人的生活。”

妹妹居然当真了,她一回去就和妹夫商量,真的把一套拆迁房低价转让给了我们。

不仅如此,妹妹还把一间门面也拿给了我们用,让我们在这里做棉絮生意,不收一分钱租金。

我们两家人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生活,就在这平平淡淡的幸福里,让我们都想不到的是,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妇人突然找上门来。

那一天,我们的棉絮铺来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满脸的风霜,穿着很朴素,一看就是一个乡下种地的女人。

我和丈夫都问她是不是来弹棉絮的,她却拉住我的手,问我是文华还是文倩?

我很奇怪,感觉记忆里似乎看过这妇人,难道她是我们的老顾客吗?但在我印象里,我却没有见过她呀?

那天,恰好父亲也在铺子里,他闻声走出门来,和妇人四目相望的那一刻,父亲呆住了。

好半天,父亲才回过神来,走到我身边,有些沉重地说:“她,就是当初抛下你们两姐妹的亲生母亲。”

我和丈夫都呆住了,然后我给妹妹打了电话,妹妹回来后,大家也都淡淡的,没有想象中激动人心,泪流满面的亲人见面场景。

毕竟,母亲只是生下了我们,在我和妹妹的成长过程中,她已经缺席了,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岁月,这份母女之情,在我们的生命里已经淡去。

她的确是我们的母亲,却只是生下我们的母亲,养育我们长大的,只有父亲,他才是我们做为女儿,应该感恩和孝敬的人。

母亲看到如今我们一家人的变化,嘴唇一直张合着,似乎很惊讶,又很高兴,却并没有说多少话。

她只是说,当年她跟着一个同乡去外面挣钱,结果后来就去了山西,在那边的农村又成了家,还生下3个儿女。

此次回来,母亲只是想家了,想来看看我和妹妹……看到现在我们一家人生活这样好,她很高兴,很安慰。

那天中午,我做了丰盛的午餐,好好招待了母亲一顿,她一边吃,一边却悄悄流泪了。

她说:“那边是山区,为了养育几个孩子长大,家里的日子一直很拮据,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

母亲离开的时候,我和妹妹各给了她1万块钱,也算是报答她生养我们的恩德吧!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们以为,母亲和我们的恩怨已经画上了句号。

但是不久后,她就寄来了一封信,信上只有歪歪斜斜的几句话,估计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也只能这样简单地表达她的意思了。

母亲说,她想不到,现在家里的日子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所以她希望能回家来生活,问我们是否接受她。

我和妹妹一起问父亲的意思,父亲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那么苦的日子,我们都熬过去了,她还回来干什么?”

听到父亲这样说,我和妹妹商量着,给母亲回了一封信,告诉母亲说:

“既然你已经有了新的家庭,还有3个孩子,就应该好好对他们,不要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母爱缺失,再发生在他们身上。”

“如果你生活有困难,我们可以适当帮助你,但你还是不要想着回来了,放下过去吧,不要让遗憾在另一个家庭重新上演。”

最终,我们拒绝了母亲的要求,她也没有脸面再写信说想回来的事情了。

后来,我和妹妹又给她打去了20000块钱,母亲也没有再和我们联系。

在后面的日子,我们和妹妹两家人依然互帮互助,陪伴在父亲身边,照顾、孝敬他,让他在老年后每天都快乐无忧。

大家觉得,我们没有让母亲回家,做得对吗?

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侵权必究。
2 阅读:643

冰彦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