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美国务卿卢比奥访巴拿马,称特朗普总统初步判定中国在巴拿马运河地区影响力构成威胁,强调此现状不可接受,若不改,美将采取措施维护权利。
2月3日,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宣布不续签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此举背后实为美国施压所致。
美国之所以能成功胁迫巴拿马,原因在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使巴拿马在多方面受制于美,难以有效抵抗其压力。
首先,美国一贯霸道,缺乏道德准则。
美国作为全球霸权,长期在国际事务中推行霸权强权。对巴拿马等小国,其威胁施压毫无底线。此次以收回运河控制权为要挟,再次彰显了其霸权主义行径。
其次,实力差距巨大,迫使巴拿马处于弱势地位,不得不屈服。
美国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与军事强国,影响广泛。巴拿马为中美洲小国,实力远逊于美。为免受损,巴拿马难以抗衡,常需对美国妥协。
此外,巴拿马在利益交换上也有其盘算,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尽管美国威胁是主要考量,巴拿马亦可能有自身利益。美国或承诺经济政治优惠,如贸易投资支持,促使巴拿马权衡后屈从于美压力。
但美国迫使巴拿马屈服,并不预示其他国家会跟随巴拿马的步伐,向美国靠拢。
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致美盟友关系紧张。日本经济外交多元化,加深与亚洲国家合作。欧盟、加拿大在经贸等领域,亦因美政策分歧,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合作。
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已对美国霸权产生抵触,不会轻率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
另一方面,各国基于战略考量,不轻易屈从于美国压力。全球化背景下,与中国合作对各国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通过“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带来机遇,成就显著。各国制定外交政策时,权衡利弊,沙特即反例,引领阿拉伯国家反制美以。
总之,美国威逼巴拿马彰显其霸权主义,但属个例,难致连锁反应。世界多极化下,各国重视独立自主外交,美国霸权渐失人心。未来,各国将明智选择,非盲从美。中国“一带一路”顺应潮流,将获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