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主席儿媳刘思齐去世,李敏李讷未出席,却来了位“神秘人”

文君侃历史 2024-09-21 12:16:3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9年2月,刘思齐第一次踏上了朝鲜这块陌生的土地。

她与妹妹邵华一路辗转,搭乘汽车前往朝鲜公墓,拜谒长眠于异乡的志愿军烈士,其中也包括她的丈夫毛岸英。

与爱人诀别九载的刘思齐,终于有机会来到丈夫的墓前。

抚摸着毛岸英的墓碑,刘思齐悲痛欲绝。

毛岸英与刘思齐这段缘分是如何开始?

在失去挚爱后,刘思齐是否拥有新生活?

年少结缘

1927年,刘谦初夫妇赶赴武汉参加中共会议。会后一天,这对年轻夫妇登门拜访了毛主席。

彼时的毛主席已为人父,膝下已有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他看着面前这对新人,不禁心生感慨。

他笑吟吟地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日后有个女儿,咱俩说不定就能做亲家呢!”

他们相视一笑,既惊讶又欣喜。谁曾想,主席的一句玩笑话,竟在命运安排下变成了现实。

1931年,刘谦初在军阀的枪口下壮烈牺牲。年幼的刘思齐从此与母亲张文秋踏上了坎坷的地下革命之路。

1938年,刘思齐跟随母亲的部队来到延安。

初到延安,刘思齐凭着自身的机灵劲被导演一眼相中,挑选为话剧《弃儿》的小演员。

话剧上演那日,前来观看的毛主席思绪却在演员的念白中飘向了远方,他也有两个流落异乡的孩子——毛岸英兄弟。

台上那个怯生生、惹人怜爱的小女孩一下子攫住了他的心。

话剧结束后,他忍不住唤她上前,想听一听这个小演员的故事。

当得知这个小演员竟是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女儿时,毛主席心中不禁一怔。

听过她小小年纪的坎坷经历,心中怜爱之情油然而生。

看着这个眉目间依稀带着父母影子的小姑娘,毛主席仿佛看到了老战友。

他大手一挥,当即认了刘思齐做干女儿。

之后局势动荡不断,刘思齐一家本打算远赴苏联,却在新疆准备出境时遭遇浩劫:驻守新疆的国民党将领盛世才扣押了他们,继父陈振亚再一次倒在敌人枪下。

刘思齐与母亲、妹妹被困新疆,度过了牢狱漫长的岁月。直到1946年,我党才将她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三人重返延安。

回到延安后,刘思齐邂逅了刚刚从苏联归来的毛岸英。

一次,刘思齐专门来拜访毛主席,毛岸英却突然闯入,满腔热情地将她和李敏拽至一旁,滔滔不绝地讲起马克思主义。

年纪尚小的李敏虽感觉奇怪,却还是专心致志听着,连时间都忘了。等到她们终于撑不住,沉沉睡去时,毛岸英还在兴致勃勃地讲着。

后来的李敏才明白,哥哥之所以会讲到她们睡着,和她们分享知识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他想用这种方式和思齐姐姐多待一会儿。

因为他早已对这个天真活泼的姑娘心生爱慕。

刘思齐的心房,也在与毛岸英的点点滴滴相处中悄悄开启。

那颗在烽火中历练刚强的少女心,在毛岸英的温暖注视下,渐渐化为了春水。

1949年,在革命胜利的欢呼声中,刘思齐和毛岸英正式踏入婚姻殿堂。

马革裹尸

婚后,幸福的时光如潺潺流水,在他们的日子里流淌。

一日三餐都化作了浪漫的仪式,每一口饭菜,都饱含着他们彼此的爱意和欢声笑语。

有一天,毛岸英突发奇想带着妻子来到舞厅跳舞,他在苏联时练就的一身好舞技,引得妻子连声赞叹。

结束跳舞后,毛岸英许诺以后要经常带着她来跳舞。

可惜世事难料,毛岸英永远食言了。

“你知道吗?有个地方叫朝鲜。”

1950年10月,毛岸英对病床上的妻子低语道。

刘思齐略微睁眼,朦胧中瞧见丈夫关切的目光:“朝鲜?我知道啊,那里好像正在打仗吧?”

“我要跟随部队入朝抗美援朝了。”毛岸英声音坚定。

望着妻子那宛如小鹿般纯真的眼睛,毛岸英心生不忍,不愿过多深谈。

他只轻声嘱咐刘思齐,他是外出工作无法频繁写信,希望她能专心学习,注意身体,每周记得去看父亲。

临行前,他朝妻子深深地鞠了两个躬作为最后的告别。

刘思齐比丈夫小了近八岁,尚且天真的她并未察觉异样,只是匆匆与毛岸英说再见。

在毛岸英离去的背影中,刘思齐的心头涌上一丝淡淡的不安,就像乌云在晴空中悄然聚集。

抗美援朝三年里,刘思齐虽也曾有过疑惑,她不禁思忖着毛岸英远在异国的踪迹。

可国家正值危难之际,她也不愿为了一己之私而扰乱毛主席的公务,只是将自己所有的心事憋在心里。

1953年,战争硝烟散去,志愿军从前线凯旋,刘思齐却没有等来毛岸英的踪影。

她焦灼的心绪再也无法平复,浓重的失落感如潮涌般袭来。

思齐冲到中南海,奔进毛主席的办公室,泣不成声:“爸爸,岸英呢?岸英呢?”

毛主席强忍悲痛,轻声道:“牺牲了。”

三年里,毛主席日夜思念爱子,在儿媳妇思齐面前却佯装无事。

刘可思齐一听到这个噩耗,仿佛天塌地陷,瘫坐在地哭得撕心裂肺,久久不能平静。

1955年,刘思齐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提出一个大胆的请求:前往苏联留学。

她曾听岸英提起过他留学莫斯科的经历,她渴望追寻丈夫的足迹,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毛主席读完刘思齐的信,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这个年轻姑娘从悲伤中走出来了,于是答应了她的请求,并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两年的学费,资助她远赴苏联。

1959年,刘思齐学成归国之后,马不停蹄地前往朝鲜为志愿军扫墓。

在妹妹邵华的搀扶下,刘思齐颤巍巍地来到朝鲜公墓岸英的碑前,泪水如决堤般涌出。

忆起岸英坎坷的一生,刘思齐就心如刀绞。

他自幼尝尽人间疾苦,壮志未酬,却在异国战场壮烈牺牲。

刘思齐双手紧握,仿佛想将痛苦揉碎,心底涌起一阵强烈的愿望:她想就此与岸英长眠,再也不分离。

毛岸英的牺牲,成为刘思齐永恒的痛。一趟朝鲜旅程也让刘思齐切身感受到丈夫的离去,

从此以后这人世间的路都需要她自己一个人走了。

失去丈夫的她,还有信心步入一段新的生活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与毛家的羁绊是否会悄然淡去?

抱憾终身

虽然毛主席痛失爱子,亦是心碎不已,但为了抚慰儿媳妇刘思齐,他还是一次次提笔寄去饱含温情的信件。

他在信中劝慰刘思齐要向前看,不能一直停驻在过去,要为自己的余生谋一个归宿。

主席的字字句句,如涓涓细流冲刷思齐内心的阴霾。可惜刘思齐的心仿佛被一块巨石堵住,对第二段感情望而却步。

主席的“催婚”信一封接着一封,足足写了两年的光景,主席的耐心感动了刘思齐,她的心结渐渐松动。

她意识到,岸英的爱将永远陪伴着她,不会因为新的感情而褪色。

1962年,刘思结识了空军学院的教员杨茂之,二人迅速坠入爱河。

当她满心欢喜地将喜讯告知毛主席时,他老人家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欣慰。

为了表达对这个“女儿”的祝福,毛主席当即提笔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还从自己稿费中取出300元,作为刘思齐置办新家的资金。

再婚后,刘思齐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她和杨茂之育有一个儿子,她给儿子取名杨小英,只为了纪念那个曾在她生命中画下浓墨重彩的男人。

2013年,83岁的刘思齐拄着拐杖,跟随代表团第七次踏上了前往朝鲜的旅程。

“我很想一个人去朝鲜,就在岸英墓地旁的小屋里住上一宿。”,面对采访镜头,刘思齐的声音带着丝丝颤抖。

“白天,我会去他的墓前坐一坐,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把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话都说出来。”

“可惜,我一次机会都没有。”刘思齐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遗憾,“也许这辈子我只能带着这个心愿,在梦里回到朝鲜去看看我亲爱的岸英。”

赴朝志愿军纪念活动十年才有一次,下一次,她很可能等不到,也走不动了。

她蹒跚地走到毛岸英石像前,颤抖着抚摸着石像的脸庞。

她多想再看他一眼,再多记住他一次,仿佛将他的模样刻在心底,就能让思念延续下去。

2022年的1月,92岁的刘思齐与世长辞,她终于可以和告别70余年的爱人团聚了。

当毛家的子孙得知刘思齐去世的消息后,同样是悲痛万分。

毛岸英的两个妹妹,李讷和李敏,更是泣不成声。

两位老人已经年过八十,身体孱弱,无法亲自参加追悼会。

她们只能委托后辈们精心操办,替她们送别这位亲爱的嫂子。

在追悼会上,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代表毛家向刘思齐致以沉痛的哀悼。

眼见他的到来,在场所有人都有点吃惊,但很快这种情绪就被他的一句话带走,进而转变为悲痛。

只听闻毛新宇道:“大姨是我们家的骄傲,她的去世,不仅是毛家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她的生命故事,是对于坚持和奉献的最好诠释......”

刘思齐始终是毛家的一份子,是毛主席的好“女儿”,更是毛岸英的好妻子。

刘思齐的一生,交织着荣耀与磨难。

与毛岸英相识相知,她谱写了一曲革命爱情的华章。

纵使命运无情地夺走了毛岸英的生命,刘思齐却始终坚守着对他的爱,直到她生命尽头。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位无怨无悔的女性,她的人生故事将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陈相安,张敬. 刘思齐秘密赴朝[J]. 兰台世界,2000(11):34.

丁跃忠,范学凤. 刘思齐和毛岸英的情缘[J]. 新闻世界,2006(8):58-60.

周永红. 毛泽东与刘思齐鲜为人知的故事[J]. 非常关注,2011(1).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