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视察哈尔滨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比平日更加忙了,许多工作都落在了他的肩膀上,整日忙忙碌碌,压力非常大。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毛主席等人开始注重民生经济方面的发展,毕竟闹革命,打老蒋主要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改善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带着这份使命,毛主席等人经常外出,到各省视察工作,不敢稍有懈怠。
1950年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不久,与周总理一起来到了东北哈尔滨视察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军民为全军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在我党的治理下,欣欣向荣,人民百姓安居乐业。
毛主席一行人来到东北后,当地的官员向他汇报了工作情况。主席是讲究实事求是的人,他既要听当地领导的汇报,又要亲自去基层看看,到工厂、农场走一走,了解一下生产的情况,做到全面了解。
一天的视察工作结束后,主席在叶子龙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下榻的休息室。主席摆摆手,示意叶子龙去拿自己带的行李,不要用公家的东西。每次外出,主席总会带上自己的毛毯、被褥、枕头这类生活用品,即便是一个国家的主席,也要以身作则,为下面的官员做个榜样。
叶子龙正要按照主席的吩咐,去车上拿行李时,主席把他叫住了,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你等下顺便打听一下贺子珍的情况,问问她住在哪里,现在身体好不好。叶子龙点点头,示意已经听到了。
挂念十余年未见的贺子珍
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有十年的感情,二人曾经是一对革命夫妻。在主席最困难,在政治上经历了起起落落之时,贺子珍一直陪伴着他,给了主席鼓励和安慰,二人相互扶持,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贺子珍1909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她虽然是一名女性,但是不愿被传统的思想所束缚,不裹脚,鼓励妇女解放,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大革命时期,贺子珍加入了游击队,与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三人被称为“永新三贺”。
1927年秋,贺子珍参加组织了“永新暴动”,带着部队来到了井冈山,认识了毛主席。当时,毛主席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袁文才带着贺子珍前去迎接。见到贺子珍,主席有些惊讶,没想到井冈山有一个身材匀称、秀美清丽、热情活泼的年轻姑娘。
贺子珍初见毛主席,对他的印象也特别好,二人都给彼此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在袁文才和王佐的撮合下,毛主席和贺子珍最终得以结合,于1928年5月结婚了,二人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一起非常幸福。
井冈山上的岁月是艰苦的,却是主席和贺子珍二人一生中的浪漫时刻。据贺子珍回忆: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是富有的。
长征时期,贺子珍怀有身育,她拒绝特殊照顾,还要协助医护人员,照顾那些受伤的战士,就这么一天天走过了艰难的长征之路。主席非常心疼贺子珍,等她生产过后,拿出了存了很久的9银圆,吩咐警卫给贺子珍买点补品,让她虚弱的身子能够恢复快一些。
贺子珍收下这笔钱后,并没有将它花在自己身上,而是时不时为主席买点补品。主席觉得贺子珍没有这么多钱给自己买这么多补品,一问才知道,原来当时的9银元贺子珍一分没动,还当了自己祖传的金镯子,拿着这些钱补贴家用了。
让人遗憾的是,由于性格和工作的原因,红军到达陕北后,贺子珍与主席之间有了一些矛盾,二人经常为了一些琐事吵架。1937年8月,贺子珍一气之下选择了离开,前往苏联,二人就此分开了。
贺子珍离开自己,前往苏联后,主席依旧十分挂念她。1947年,在苏联备受煎熬的贺子珍在王稼祥夫妇的帮助下,带着毛岸青和娇娇两个孩子,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回国后的贺子珍先是在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前往上海,暂时借住在哥哥贺敏学家中,这件事主席并不是很了解。因此,1950年主席去哈尔滨视察工作,想问一问贺子珍的近期情况,让叶子龙打听打听。
贺子珍获得良好待遇,主席安下心来
叶子龙接到主席的吩咐后,对贺子珍的近况展开了调查,一问才知道她已经前往上海了。原本主席想顺路见见贺子珍,得知她已经不在沈阳,难免有些失落。
失落之后,主席问叶子龙:她现在住在上海什么地方?叶子龙一一向主席介绍了贺子珍的情况。当主席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时,十分担心她的生活质量,想了一想,问叶子龙:为何没分配工作呀?
叶子龙知道主席担心贺子珍的情况,一边安慰主席,一边解释贺子珍为何没有工作的原因:
贺子珍同志身体不太好,在苏联受了很多苦,在休养中。
主席想要继续问贺子珍的近况,想了一想,还是没说出口,边抽着烟边叹息。自贺子珍回国后,主席将娇娇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平日陪她读书写字,对这个女儿很喜欢。贺子珍在上海很长时间没有与主席见面,二人之间的谈话由娇娇这个中间人代为转达。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贺子珍在江西定居,毛主席得知后,决定亲自去见一见她。这次见面,是二人分别20余年后,首次相见。
一见面,贺子珍哭了,哭得很伤心,主席像以往那样,耐心安慰她。平复心情后,主席问了贺子珍的情况,了解她最近过得好不好。谈话间,主席又是无限遗憾地说:当初你为什么要走呢?
对于当初冲动的决定,贺子珍一直十分后悔,她每每回忆此事,都要流泪。听主席再次问起往事,贺子珍哽咽地回答:当初我不好,不太懂事呀。
二人此次见面后,此生就再也没见过了,此后,贺子珍又三次前往庐山休养。庐山对贺子珍来说,或许能够找到一些感情的慰藉。与贺子珍见面后,主席也感慨万千,他向旁人打听了关于贺子珍的待遇问题。
旁人告诉主席,贺子珍在上海享受副省级待遇,能保障基本生活。主席点点头,觉得这样安排可以,也就放心了。
结语
主席与贺子珍之间有十年的感情,二人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一起走过来,十分不容易。尽管后来二人因为各种原因分开了,但是那份深厚的感情依旧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此淡化。
新中国成立后,主席忙着国家大事,贺子珍因为身体不适,多年来一直在养病,二人交集虽然少,但彼此关心着对方,就像亲人那样,这就足够了。
副省长的待遇只能基本生活保障?写什么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