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美国和别的国家进行紧密的军事合作,我们完全可以断定,美国和这个国家的关系,开始进入蜜月期。最近,随着美国向越南交付 5 架 T - 6C “得克萨斯 III” 涡桨式教练机的新闻见诸报道,我们有理由断定,越南已经和美国,进入了关系上的蜜月期。看到这则消息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国正在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付苏联的方法,对付中国。现如今美越的蜜月期,在美国心中,就是曾经中美蜜月期共同对付苏联的翻版。可惜的是,美国的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道理不难理解,今天的中国,远非曾经的苏联可比,而今天的越南,也远远比不上八十年代的中国。

大国争霸要尽可能争取足够多的盟友站在自己这边,这是美苏争霸之时的惯用伎俩。大家还记得中美关系正常化那段历史吗?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国际关系上永远适用。中国和苏联之间在上世纪 60 年代的诸多摩擦,本质上讲原本亲密无间的社会主义伙伴,推向了对抗的边缘。如果没有中苏之间在东西两线的两场局部冲突,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根本就不存在正常化的可能。
或许,美国正是利用了中苏之间的矛盾,所以才趁机完成了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之间并未事实上进入蜜月期。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比如说就在 1950 年代,中美之间才在朝鲜半岛上打了一架。随后六十年代,中国支援越南独立战争,事实上二十多年里,中美之间一直都是对手。
我们从时间节点上看一下,大家就清楚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契机了。美国从越南撤走作战部队的时间,是 1973。美国军方文职人员全部从南越撤走的时间是 1975 年。中苏珍宝岛战争,发生在 1969 年春,随后,苏联在塔城对我边防战士进行了血腥的战争。也就是说,在 1970 年前后,中苏,中越之间关系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痕。尤其是中苏之间的局部冲突,中苏两国在边境陈兵百万,让美国觉得可以拉拢我们共同对付苏联。
但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并没有马上进入蜜月期,原因是社会主义运动依然与美国价值观在东南亚对抗。而我们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六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对越南进行各种援助。这个时候,中南半岛的对抗,才是两大阵营对抗的核心,美国自然不可能和我们进入蜜月期。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我们虽然和苏联关系不对付,但是依然在冷战中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真正促使中美进入蜜月期的,是中越自卫反击战。

从时间上看,中国在 1978 年切断了对越南的军事援助,随后越南仰仗苏联援助开始骚扰我西南边境。1979 年我国发动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争,战争开始之前,我们设计师和美国卡特总统进行了会面。当卡特听到中国准备出手教训越南之际,愣了足足一分钟。在反应过来之后,卡特随机掏出纸笔,对设计师表示,中国需要什么援助尽管提。按照后来解密的资料显示,在中国告知美方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的那一刻,中美之间事实上就进入了蜜月期。按照当时美国的意愿,甚至愿意供应给中国的武器先进程度,甚至超过了英国这样的铁杆盟友。
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还有个小插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苏关系并未像我们当下理解的这么剑拔弩张,中苏边界的百万苏军也早已移防欧洲方向。此时的中苏边界上,其实没有多少苏联军队,而此时越南在中南半岛的野心,也主要是苏联在支撑。
当中国军队开始打越南之后,苏联军队实际上就开始从欧洲往东方调兵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之所以快进快出,那么快就结束了战争,原因是美方告知中方,苏联重兵集团已经集结完毕。也就是说,这时候我们如果不在越南撤兵,苏联重兵集团很可能袭击我们的后方。从军事情报层面上看,中美之间在中越自卫反击战过程中,实际上是积极合作关系。
随后的八十年代大家也都知道了,中美之间进入了真正的蜜月期。中国对越南的打击限制了苏联在中南半岛的战略企图,随后苏联开始从另外一个方向上寻求向南的突破口。苏联入侵阿富汗,并泥足深陷,就是中美蜜月期之后,苏联选择的突破方向。从时间节点上看,1979 年冬天苏联入侵阿富汗,而我们在 1979 年春天教训了越南,理论上说迫使苏联转换战略方向,时说的过去的。苏联在东亚方向上无法向南发展,只能将战略中心放在敌对力量相对薄弱的中亚方向上突破。
很显然,苏联国内的问题,叠加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的消耗,最终导致了这个红色巨人的轰然倒塌。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苏联其实抱着越南能够帮助他们拿下中南半岛的幻想的,因为我们并未放弃援助越南,也没有事实上跟美国走的太近。只不过到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之后,苏联才清醒地意识到,依靠越南已经难以完成在中南半岛的战略预期,这才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并期望打通巴基斯坦,在印度洋获得出海口的战略被苏联拿出来实施的关键。
总结起来说,中美蜜月期内,中国虽然跟苏联之间并未进行实质上的战略对抗,仅仅处于防御姿态的中国,就足以迫使苏联改变战略方向。从这一方面上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苏联冷战失败可能还要晚很多年。这个过程中一旦苏联有条件进行内部改革,今天美国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未必能够实现。

以上中美苏三角关系中,当时相对较弱的中国,能够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或许美国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才会如此在意越南,才会对越南如此青眼相加。或许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当下的中国就是曾经的苏联,而要完成大国博弈的胜利,美国需要一个南部的相对强大的盟友吧。然而,如果从历史的视角去看,美国的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原因正如我们上面所说,今日之中国,远非苏联当年可比,而今日之越南,也比不上当时的中国。接下来,我们就将国家实力量化分析,为大家展示一下,为什么越南,不可能发挥曾经中国对苏联的作用。
今日中国之强大,十倍于当年的苏联,美国若依然抱着冷战思维,与中国搞大国对抗,等着美国的,只可能是无尽的绝望。现在很多人提到前苏联,依然觉得那是个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事实上,大家都被表象给骗了。苏联实行的是先军政治发展模式,也就是一切国家资源向军队倾斜,随时准备打仗。这也是苏联常年保持上千万常备军的原因。
大家试想一下,一个不足三亿人口的国家,常年保持三千万人的常备军和预备役。整个国家的实力被军队几乎消耗殆尽。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说过,从经济视角看,军费开支十纯支出,不产生收益。就算战争能够对外掠夺,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也是纯支出,根本就没有产生像样的收益。再加上苏联一直对外输出意识形态,仅仅支援当时的越南,每天就需要一千万美元。如果算上全球输出意识形态的开支,苏联本质上就是个只出不进的国家。

按照如今的经济学理论,这样的国家,靠什么能够长期维持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个禀赋如此好的苏联,在其解体之前,民众连吃口面包都很困难的原因。说白了,内部的贪腐叠加外部的好大喜功,天朝上国的意识形态支出,苏联在经济难以为继之时,只能用减少民生支出来换。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轰然倒塌的那一刻,全苏联人民竟然不觉得国家分崩离析是什么不好的事情的原因。
我们回到正题,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苏联巅峰时期比我们当下强大。无非是强大的苏联军队给人的错觉而已。如果将苏联的军力列出来,数百万正规军,三千万预备役,十万辆坦克装甲车,上万架战斗机,近 500 万吨海军舰艇吨位,一百多艘核潜艇。说起来也确实挺吓人的。但是这就是全部了吗?要知道,这是苏联将全部国力都使出来,才攒了这么多家底而已。
我们从经济数据的视角上,大概就能看出为什么我会说今天的中国,十倍于巅峰时期的苏联了。在苏联经济总量最高的时候,总理不足八千亿美元,而我们接近 20 万亿美元。如果您觉得苏联的八千亿,是四十年前的八千亿,那么我们将这笔钱换算成购买力平价,无论哪个时代,都可以平行对比了吧?如果换算成购买力平价,苏联的八千亿美元 GDP,可以产生今天不到 3 万亿左右的购买力,而我们的购买力平价 GDP 则是 35 万亿美元的水平,是前苏联巅峰时期的十多倍。
如果仅仅对比这些数字,大家依然不服气的话。我们将钢铁产量,发电量拿来对比,应该更直观吧?从数据上看,苏联钢铁产能的巅峰时期是 1988 年,总量是 1.63 亿吨,而我们的钢铁产量是 11.43 亿吨,比苏联巅峰时期高出一个数量级。发电量上看,苏联发电量最多的 1982 年之后,每年的发电量不过才 1.7 万亿千瓦时。我们 2024 年的发电总量约为 9.42 万亿千瓦时,同样高出前苏联巅峰时期一个数量级。
就拿我们最最劣势的石油举例子,巅峰时期的苏联,也比不上今天的中国。巅峰时期,苏联的石油年消耗量是 4 亿吨,而我们常年维持在 7 亿吨的水平。要知道,苏联是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人家地底下挖出来就是石油,可劲浪费也不过达到我们省着用的 60% 的水平。我想请问大家,曾经的苏联很强大吗?真的比今天的我们更强大?我说我们今天之综合国力,十倍于当年的苏联,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应该不觉得夸张了吧?

今天的美国,面对如此强大之中国。依然抱着冷战思维,依然在跟我们搞对抗。说白了,不过是美国不愿意失去世界霸权罢了。事实上,一些美国顶级精英们都明白,跟一个超级制造业对抗,本身就没有胜算。美国之所以依然这么做,无非就是觉得他们在跟中国这场憋尿大赛中,能够提前引爆我们的国内问题罢了。这也是美国又将几十年前的老套路拿出来,期望越南能够成为遏制我们的一股力量罢了。一旦在这场比赛中,美国憋不住,等着他们的,不仅仅是失去世界霸权那么简单。
今日之越南,展现出的发展潜力之大前所未有,但即便这样,今日之越南跟八十年代之中国相比,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们需要承认的是,越南虽然照搬我们的改革开放策略发展经济,但是也改善了我们改革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今天越南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除了正确的策略引导之外,美国的友岸外包策略青睐,不得不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显然,越南和印度,是美国设定中,将中国制造业取代的两个核心国家。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为什么没有重点扶持印度,为什么对越南如此青眼相加呢?曾经越南和美国一场战争打出了两代人的仇恨,为什么今天能够这么快的接受越南呢?
在我看来,越南这个国家具备成为大国的潜力,人口 1 亿,国土面积接近 33 万平方千米。再加上这个国家优越的地理位置,跟中国又有领土海岛争端。有人认为印度也具备这些条件,禀赋比越南更好,为什么美国不扶持印度呢?

这样看的人说白了,就是对美国的尿性不了解。印度是个什么国家大家不都心知肚明吗?这样的国家甘愿受美国的驱使做对抗中国的马前卒?别说美国了,就是曾经对印度那么掏心掏肺的苏联,不是一样被印度坑的找不着北吗?印度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对任何大国俯首帖耳,他们自己的大国雄心注定了,不会得到任何大国的大力扶持。
美国之所以觉得能够控制越南,说白了不过是看到越南接受了美国的价值观,加上需要美国的金融资本发展自身的经济罢了。除此之外,越南虽然看起来不像印度那么反华,但是越南的反华是刻在基因里的的,一千多年来,越南但凡有机会,就会背刺华夏,没有机会就老老实实呆着的秉性,才是美国真正看上越南的地方。
虽然越南革新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越南依然难以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国家地位。就算对比经济实力,越南再发展十年,也达不到我们四十年前刚起步的层次。
从经济数据上看,无论是发电量,钢铁产量还是经济总量,今日的越南都不及中国 1985 年的一半。当然,随着越南的快速发展,越南的经济总量飙升,经济产值甚至有可能超越我们 2000 年的水平,达到今日日本的水平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即便这样,越南在中美对抗的大格局中,依然不能发挥出八十年代中国在美苏对抗中的作用。
原因是相对差距太大。我们在八十年代,虽然跟苏联差距大,但是真打起来,我们有能力对苏联造成重大杀伤。苏联正是意识到中国的强大,才不敢对我们进行大规模战争的。今日的越南,经济发展速度可观,但是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没有成型的重工业,即便是发展的再怎么好,也无法摆脱制造业对我国产业链的整体依赖。曾经发生过的,越南需要我们国家供应电力,就是最好的说明。
最最核心的因素,越南没有核武器,这在大国对抗之中是硬伤。核武器虽然不大可能在实战之中被应用,但是拥有与否,是国家地位的终极表现形式。就像巴基斯坦,虽然经济总量一般化,但是在穆斯林国家之中,绝对是个超级 BUG,大家看到中东乱的一锅粥,但是哪个穆斯林国家不是争相拉拢巴基斯坦呢?再看看朝鲜,如果从经济视角去看,朝鲜算得上大国吗?但是如果从世界政治视角去看,朝鲜的作用谁又能忽视呢?一种只需要六镑重量就能改变世界格局的终极武器,是国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要素。当大家审视越南在大国之间的作用之时,除了经济总量,国家潜力之外,核武器的作用,永远都是不能忽略的关键因素。
综合起来看,越南即便是能够跨越式发展,即便越南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其国家禀赋和缺陷决定了,这个国家在中美对抗的大局中无论是否倒向美国,都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再说的直白一点,如果在未来的两级对抗中,越南真的彻底倒向美国,我们又何尝不能用另外一场自卫反击教他做人呢?

大家去看一下中越边境地形图就能够明白,我们和越南交界之处,地缘优势比跟印度交界之处更好,如果战争需要,高屋建瓴的优势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列强屡战屡败的大清国军队,面对西南中越边境,法国的进攻之时,能够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原因所在。
越南也正是明白两国的巨大差距,才会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越南是明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后果的,所以越南新任领导人在上任之初,率先访问中国,但是又不拒绝美国示好的原因所在。其实整个东南亚国家中,在面对中美之时,大多数都是骑墙战术,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大国博弈的炮灰。
总结:中美博弈,从贸易战为开端,包含了技术博弈,军事博弈和国际关系博弈等全面国家实力层面的博弈。现如今看起来,两国依然没有分出胜负的预兆。今日之美国,看上去对中国极限打压,但是这种极限打压背后,实际上是美国强弩之末的开端。
这个时候,美国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美国阵营,来保障大国博弈的胜利。从客观的视角上说,如果美国能够成功拉拢俄罗斯站在美国一边,或许真的能够给我们造成致命威胁,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机会早就被美国彻底浪费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俄都将肩并肩直面美国的威胁。至于美国期望东亚,东南亚一些小国给我们造成大麻烦,完全就是美国的一厢情愿,无论美国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这些小国经济上对我国的依赖,都无法改变这一地区地缘上我国的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