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画像前发表演讲,宣布其“新文艺复兴”项目。
“卢浮宫太旧了,远远落后于国际标准!”马克龙在演讲中表示:“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全面修复以及合理扩建的卢浮宫,必将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艺术史的核心所在。”
这项斥资8亿欧元的更新扩建工程定于今年年底正式动工,预计2031年竣工。


马克龙将项目命名为“新文艺复兴”,工程主要内容有三:1,全面改造升级卢浮宫中的陈旧设施,改善体验;2,在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对面建造新入口;3,为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打造专属展厅。
这是卢浮宫继贝聿铭玻璃金字塔后,时隔32年再度启动结构性革新。

贝聿铭(左三)与密特朗(左五)于大卢浮宫剪彩仪式现场

时光倒转至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手握玻璃金字塔设计图,在巴黎掀起建筑界的“世纪论战”。面对历史古迹委员会的质疑、希拉克市长“破坏城市风貌”的抨击,这位东方建筑师以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将争议化作传世经典。密特朗总统当年力排众议的支持,最终催生出年接待量400万人次的现代博物馆范本。如今玻璃金字塔日均接待量突破2.2万人次,其承载量已达设计极限的173%。
据介绍,此次更新扩建方案中拟建的新入口将拥有智能分流系统,可运用热成像与AI算法实现参观动线优化,预计减少40%的排队时长。


《蒙娜丽莎》展厅的改造更显匠心独运。作为卢浮宫中最受欢迎的展品,这件艺术瑰宝前常年人群拥挤,观赏时长极短;此外,画作近些年有过多次被袭击,如泼硫酸、扔蛋糕等。为《蒙娜丽莎》设立独立展厅,能够以更独特、更适宜、更安全的展示方式,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


从密特朗时代的先锋实验到马克龙时代的智慧升级,卢浮宫的每次蜕变都暗合艺术史的脉动。正如建筑史学家皮埃尔·罗森伯格所言:“玻璃金字塔解构了古典与现代的藩篱,新文艺复兴计划则在破解艺术圣殿与大众体验的当代方程式。”当晨光再次穿透金字塔的玻璃棱镜,照向地下18米深的新建廊道,这座艺术方舟正书写着属于21世纪的《蒙娜丽莎》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