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今天,天文学的进步让很多人都知道了自己脚下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而已。
但又有多少人从心底正视这个事实呢?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科技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主宰,心所极处、目所穷处、山之绝顶、沧海尽头,地球上到处都是人类的踪迹,虽然偶尔还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困扰,但真正能动摇整个人类文明根基的灾难从没发生过,近几百万年来连外太空的陨石都绕着地球飞。
不过在天文学家眼里,人类文明目前的安稳都是假象,是在一系列苛刻条件下形成的动态平衡,整个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其实都在混乱中狂奔向远方,而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足以毁灭地球的宇宙事件,离我们也“并不远”。
1.5亿公里外
已经为地球提供了45亿年光和热的太阳,此刻走到了它的人生半程,内部氢元素核聚变提供的能量,只够太阳再“燃烧”50亿年了,未来随着氢元素的下降和内部核聚变反应的加剧,太阳外壳将在内部作用下向外膨胀,首先吞噬水星,再就是金星和地球,最后逼近到火星轨道附近,完成从黄矮星到红巨星的身份转变。
届时等同于在太阳内部运行的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海洋早已不在,只剩下被烧得黝黑的岩石金属地表,甚至如果运行阻力过大的话,光秃秃的地球还会因为公转速度下降,进而彻底坠入红巨星的无边火海中。
按照科学界的设想,人类文明在太阳变为红巨星之前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太阳系外侧迁移,最好是转移到木星和土星等巨行星的背面,以太空城的形式组成星舰文明,在后太阳系时代灵活机动高效生存。
而在红巨星坍塌成白矮星并爆发成为行星状星云之前,人类还得尽快逃离太阳系,前往其他恒星系寻找新家园,争取在新太阳的照耀下继续发展。
但比太阳膨胀更早到来的,还有星系碰撞
和人们熟知的,将于37.5亿年后与仙女座发生的碰撞不同,距离银河系更近的,且直径仅有银河系20分之一的大麦哲伦星系,此刻正从16万光年外靠近我们,天文学界模拟的轨道结果显示,20亿年后大麦哲伦星系就会撞上银河系。
到时候虽然不会发生星体之间的对撞,但太阳系和地球还是会受到大麦哲伦星系的引力影响,如果影响过大的话,整个太阳系将被外部的引力拆分重组,地球也许会成为一颗新恒星的行星,而如果运气坏一点,地球还可能被外部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弹弓打飞,成为一颗永不回头且漫无目的的流浪行星,那可就是真.流浪地球了。
如果运气坏到了极点,来自大麦哲伦星系的强引力源不是恒星而是黑洞的话,地球飘逸的大气层将首先被黑洞拉成面条状吞噬,然后组成地球的岩石和金属会被引力撕碎,也变成面条进到黑洞里,整个行星都将化为黑洞的吸积盘,变成宇宙中最惨烈的吃播现场。
以上这些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虽然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也无形中告诫了我们宇宙的危险性,而正是这种危险,让马斯克坚定了移民火星使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目标,同时也激励着一代代勇于开拓进取的地球人投身星海之间。
最后的最后
复习一下老祖宗的智慧“树挪死,人挪活”,希望宇宙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纵然有万般凶险,脚底抹油的人类文明也能从容跑路。
地球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平均周期6200万年,上一次是6500万年前(理论推测地磁反转与大灭绝)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 光是电磁粒子。危险在于,太阳发射更多负光子将导致其正的静电持续增长(缓慢但不可逆转),地球接受负光子带负电(地球与太阳的静电自旋产生磁场),当前太阳地球间电和磁都是引力,地球太阳距离处于低谷,地球高温。太阳静电增长破坏它的结构稳定,耀斑增多,在某些扰动条件下太阳耀斑大爆发(正电物质)射向地球,热不可当,伴随陨石,生物大灭绝。然后地球由带负电转向正电,地磁反转,地球因电磁力反向远离太阳(靠近月亮),开启漫长冰河期,以及新的板块漂移造山运动。。。第六次灭绝已经不远了………估计爆发过程时间不长,人类有可能设法躲过灭绝灾难(学习逃过灭绝的动物)。迷信骗子悖论斯坦将导致人类无法逃脱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这应该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当然具体实际现象必然是复杂的。………有趣的是,地磁场有明显的24小时周期变化,显然由太阳光子照射决定。详见论文“新沂台和马陵山台地电场日变化及潮汐响应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