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多肉缀化诱变,高原气候促变异,创业技术对比录,生长点处理谨慎
法师多肉是一种颜值很高的多肉植物,在爱好者群体中很受欢迎。不过很多人在种植法师多肉的时候会遇到不少问题。就像办公室养多肉,虽然摆着好看,但好多都没养多久就出问题了。法师多肉在养殖过程中有一些独特的地方,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先说说这法师多肉的特点。法师多肉特别适合庭院种植,在华北地区就有很多庭院主人喜欢种它。法师多肉的叶片层层叠叠的,像莲花一样,颜色也很丰富,比如法师原始种,它是那种淡绿色的,看着特别清新。法师多肉还特别怕积水,土壤稍微一湿就容易烂根,像在南方一些湿润地区,种植法师多肉就需要格外注意排水问题。
这里我们来看看几种不同多肉品种与法师多肉的对比。拿静夜来说,静夜也是多肉里的热门品种,它的叶片紧凑,呈莲座状,叶尖带点红,特别可爱。和法师多肉比起来,静夜的叶片要厚实一点,法师多肉的叶片更薄更具韧性。还有熊童子,熊童子的叶片顶端有像小熊爪子一样的红边,在东北地区的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熊童子红边特别明显,可法师多肉在那种温度下的状态就和它不一样。佛珠也是个冷门但好养的多肉,佛珠的叶片像一串串珠子垂下来,它对水分的需求比法师多肉要多一些,法师多肉浇水过多就容易挂,佛珠相对能耐湿一点。
很多地方都有人尝试种植法师多肉。就拿广西的南宁来说,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有个网友就分享了他的种植经历。他在办公室想种点法师多肉美化环境,选了蓝石莲这个品种。刚开始的3天,蓝石莲的状态还好好的,叶片饱满。可到了第7天,他就发现有些叶片开始发黄了。原来是他每天浇水,而且办公室通风不太好,蓝石莲就烂根了。这在我们种植法师多肉的时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法师多肉需要良好的通风,不能过于频繁浇水。
那说到法师多肉的缀化诱变啊,高原气候在这方面可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说云南的迪庆地区,那可是高原地形,海拔高,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有个当地的法师多肉种植户刘大哥,他就有这样的发现。他种植了一批法师多肉,在普通环境下,法师多肉生长得比较缓慢,也没有什么变异的情况。后来他把一部分法师多肉放在高原的露天环境里,经过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再去查看的时候,发现有些法师多肉出现了缀化现象。缀化后的法师多肉形状很奇特,原来是单头的法师多肉,变得像扫帚一样,多头生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这就说明高原气候的这些特殊条件,对法师多肉的缀化诱变很有帮助。
咱再讲讲生长点处理这个关键环节,这可必须得谨慎。我听说过一个华北地区的种植户张师傅的故事。张师傅种植法师多肉有好多年了,经验还算比较丰富。有一次他想通过处理生长点来让法师多肉繁殖。他在处理生长点的时候,没有做什么防护措施,直接就动手操作。结果呢,过了15天左右,处理过的法师多肉就感染了病菌,差点就没救了。这就告诉我们,生长点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比如要提前对工具消毒,在无菌的环境下操作,操作完了也要适当给伤口上药防止感染。
现在有不少创业的人也看到了法师多肉的市场。在浙江杭州,有几个年轻人合伙搞了一个多肉创业项目。他们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下种植法师多肉,对比不同种植技术。他们发现,在室内用补光灯种植法师多肉和在户外自然阳光下种植的法师多肉有很大差别。室内种植的有7天的时间就能看到叶片颜色很鲜艳,但是整体的生长速度很慢。而户外种植的话,虽然前3天植株有点打蔫,但一个月之后,法师多肉的根系发育得更好,整个植株也更健壮。这两种种植技术各有优劣,这就需要创业者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种植条件去选择合适的技术。
还有一种对比也很有趣,就是在不同的土壤配比下种植法师多肉。在江苏的苏州,有一个小型的多肉种植园。园主尝试了两种土壤,一种是泥炭土为主,还有一种是加入了大量珍珠岩和火山石的混合土。用泥炭土种植的法师多肉,开始的7天看着水分很足,但是到了15天,土壤就有点板结,影响了法师多肉的呼吸,叶片有点耷拉。而用混合土种植的法师多肉,在一个月内,根系一直很健康,生长也比较稳定。
在福建的福州,有个网友在家里的阳台种植法师多肉。他发现不同朝向的阳台对法师多肉的影响也不一样。他种的一株法师多肉放在朝南的阳台,在20多天的时间里,叶色翠绿,长得特别旺盛。而他放在朝北阳台的同样品种的法师多肉,就显得没那么精神,生长速度也慢一些。所以说,阳台种植法师多肉的时候,位置的选择也很重要。
再看看不同海拔地区的法师多肉生长差异。在四川的凉山地区,海拔不算特别高,有个当地的农民种的法师多肉和西藏林芝地区海拔较高地方的法师多肉就有差别。在海拔低的凉山,法师多肉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大概一年长几个叶片。而在林芝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环境特殊,法师多肉生长周期短一些,在同样的45天里,林芝地区的法师多肉会比凉山的生长状态更明显。
在种植法师多肉的时候,施肥也是个要点。在山东的青岛,有个家庭种植爱好者。他在给法师多肉施肥的时候,一开始按照网上说的每隔10天施一点肥,结果到了25天的时候,法师多肉出现了肥害,叶片边缘开始发黄发焦。后来他调整了施肥策略,每隔一个月只施一点点缓释肥,法师多肉又慢慢恢复了健康。这说明施肥要适量,要根据法师多肉的生长阶段和实际情况来调整。
另外,法师多肉繁殖的时候也有一些技巧。在湖南的长沙,有个园艺师发现,扦插法师多肉的时候,如果剪下来的插穗没有晾干就直接种到土里,20天左右就会烂掉。但是如果把插穗晾干3 - 5天,再种到疏松透气的土壤里,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插穗就能很好地生根发芽。
我们刚刚聊了很多不同地区、不同种植场景下的法师多肉种植情况。其实每个地方的环境、种植习惯和遇到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我们在养殖法师多肉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摸索适合的方法。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在你的家乡种植法师多肉,你觉得最大的挑战会是什么呢?是气候条件,还是种植技术的掌握呢?或者是有其他更特别的因素呢?